形意拳溯源
南宋愛國名將岳飛在朱仙鎮大破金兵,金兀朮被打敗北逃,岳飛也正欲乘勝直搗黃龍府救回徽、欽二帝以雪國恥,此時金兀朮派人找曾被俘後被趙構任為宰相的秦檜。
秦檜也說服宋皇趙構與金講和,趙構怕岳飛打到黃龍府,真要救回徽、欽二帝自己皇位不保,於是在1411年就用12道金牌將北進的岳飛調回杭州,並派秦檜(奸相)與金國談和。
金國的談和條件,「要講和必殺岳飛」,趙構與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與兒子岳雲、女婿張憲入獄一年多後在風波亭殺害。
20年後,趙構、秦檜相繼死去,宋孝宗繼位,查出秦檜叛徒、奸細的行徑,將其掘墓揚屍,也為岳飛、岳雲、張憲三人平反,並追封岳飛為「武穆」。
岳飛在獄中一年多的時間裡,自認為無罪,雖然槍、劍都被沒收,但每天仍以拳徒手習武,練習體會槍的路子,從而悟出了不拿大槍而又近似槍術的武功……岳飛將此拳術寫成書,後來知其不會被釋放,便托其獄卒將書帶走留給後人。
因獄卒怕奸相秦檜追殺,遠逃至終南山,並將遺書送給終南山道觀的道人。
因岳飛所練為六合槍法,其拳法也取名六合拳。
終南道人久練有健身強體甚至返老還童之功效,且具戰無不勝之功用。
明末有綠林強盜經常入農莊搶劫,姬隆風(姬際可,山西蒲城人)不敵,全家邂難於終南山,時得道人孫齊雲先師薪傳拳術,並贈以岳飛的武穆拳譜。
姬公習後武功大進,回蒲城大敗強盜,誅殺盜首,得武林人士敬仰。
姬公傳曹繼武和馬學禮及子姬壽,馬學禮傳河南一支,曹繼武傳山西祁縣戴龍邦、戴陵邦兄弟,戴氏兄弟復傳戴文英、戴文雄(二閭)兄弟及河北深縣李洛能。
戴龍邦傳於山西祁縣的稱為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用的也是側身弓箭步,但在技法上都強調了意識、呼吸、勁力和動作的內外相合。以丹田為本,以意領氣,手腳相合,攻防一體。動作從自然輕鬆入手,由慢而快,逐步練出內外合一的內勁來。
這種內勁發自丹田,運至周身,具有實效的爆發勁。從這些技法要領來看,戴龍邦由重視動作和招法的傳統拳術中已轉向對內意、內勁、神和氣的運用。這一較大的轉折,是戴龍邦先生的偉大貢獻。
目錄
第一章 形意拳溯源
第二章 形意拳基礎
一、三體式和鷹捉的練習
二、劈 拳
三、鑽 拳
四、崩 拳
五、炮 拳
六、橫 拳
第三章 形意拳養生
一、渾元樁
二、五行拳養生
三、內功練法
第四章 形意拳套路
第一節 羅漢八式
第二節 金剛八式
第三節 出洞入洞
第四節 十二拱錘
第五節 鷹捉十三式
第六節 十二形套路拳
一、虎 形
二、龍 形
三、馬 形
四、雞 形
五、燕 形
六、猴 形
七、鷂 形
八、鼉 形
九、蛇 形
十、鳥 台 形
十一、鷹 形
十二、熊 形
第五章 形意拳器械
一、連環刀
二、搖轉刀
三、連環劍
四、連環槍
五、武穆十三槍
六、白猿九棍
七、鹿角梳子鐝
第六章 形意拳實戰
一、習練五行拳 養生益長壽 實戰出真功
二、鷹捉實用三十二手
三、九宮圖上練習五行相生拳
四、五行杆
五、形意拳經常擊打的穴位
六、顫板的製作
附 錄
舉手投足間的儒風雅韻──傳統武術的文化屬性
形意拳的文化
傳統武術能實戰
什麼樣的武術能打
隨張世杰學拳小記
張世杰濱州之行
萬里獨行傳功夫 遍遊中國尋高徒
師承表
第二章 形意拳基礎
一、三體式和鷹捉的練習
二、劈 拳
三、鑽 拳
四、崩 拳
五、炮 拳
六、橫 拳
第三章 形意拳養生
一、渾元樁
二、五行拳養生
三、內功練法
第四章 形意拳套路
第一節 羅漢八式
第二節 金剛八式
第三節 出洞入洞
第四節 十二拱錘
第五節 鷹捉十三式
第六節 十二形套路拳
一、虎 形
二、龍 形
三、馬 形
四、雞 形
五、燕 形
六、猴 形
七、鷂 形
八、鼉 形
九、蛇 形
十、鳥 台 形
十一、鷹 形
十二、熊 形
第五章 形意拳器械
一、連環刀
二、搖轉刀
三、連環劍
四、連環槍
五、武穆十三槍
六、白猿九棍
七、鹿角梳子鐝
第六章 形意拳實戰
一、習練五行拳 養生益長壽 實戰出真功
二、鷹捉實用三十二手
三、九宮圖上練習五行相生拳
四、五行杆
五、形意拳經常擊打的穴位
六、顫板的製作
附 錄
舉手投足間的儒風雅韻──傳統武術的文化屬性
形意拳的文化
傳統武術能實戰
什麼樣的武術能打
隨張世杰學拳小記
張世杰濱州之行
萬里獨行傳功夫 遍遊中國尋高徒
師承表
序
感言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歷來重禮儀,重倫理,重道德。武術在漫長的歷史輪演變中,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血肉相連,具有民族獨特風格,是喜聞樂見的一項體育運動。武術是在長時期的勞動人民實踐中而形成,有自衛防暴,強身健體之功能,深受廣大國人青睞。習武不僅習拳腳功夫,更要學它深層次的哲學和倫理思想。武術發展沿革至今,有科學和哲學的內涵,其一招一式視之簡單,或曰無觀賞價值,但實質是技擊功防,凝聚了先輩智慧的結晶。
武術文化可謂精深已極,涵蓋面之廣之精湛,需武術愛好者研究、挖掘和探尋,擔當起弘揚國粹、承前啟後、開創發展的重任。
武緣普照之光,讓筆者相識了尚派形意著名大家張師國良門第高足世杰賢弟。世杰是尚派形意中佼佼者,受恩師悉心傳授,並得其真諦,著有十二形拳經秘笈,精通尚派形意精髓。
世杰雖得其真藝,非視為私有,誠揚國粹為本旨,盡綿薄之力,開山門,廣收徒,不辭辛勞,教授尚派形意技擊拳法。賢弟獲眾弟子認同,真乃桃李天下。世杰為傳播武術執著、無私的奉獻之舉,值武林眾者之共鳴,值愚兄敬佩。愚兄不才,望其共勉,為傳播弘揚中華國粹──武術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序
武術是關於搏擊的學問,但也不僅僅是搏擊的學問。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構成中國人的文化元素之一,是中國特有的體育形式。2009年7月,國家武術管理中心在河南登封召開的武術定義和武術禮儀研討會上,將武術重新定義為:「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格鬥、功法為主要運動形式的傳統體育。」我認為這個新定義比較準確,全面表達了中華武術的內涵,體現了中華武術與其他搏擊術的不同之處,更體現了中華武術的民族性、傳統性、獨特性和豐富性。
據最新統計,按此標準我國共有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拳種131個,並都各自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按著自己的師承關係延續著。
武術有著極其古老的歷史,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是主要的軍事技術,同時也是個人安身立命,建功立業的重要手段。到明清時期,中國武術發展到了最高峰,各拳種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實用練法,並產生了許多新的理論、技法和流派。這一時期,中華武林色彩紛呈,爭芳鬥豔,構成了中華文化最具形意拳養生與實戰特色的一部分。但無論其形式如何多樣,拳法怎樣變化,其追求的目標和境界是大體相同的,都強調德藝雙馨。其功能也大體表現在養生、技擊、表演三個方面,而三者以技擊為核心,以養生、表演為特色。武術功能的三位一體是其區別於其他搏擊術的本質所在。中國武術史上真正的大師一定是養生、技擊、表演三位一體的大師。社會發展到了今天,冷兵器時代已成為歷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將優秀的傳統中華武術繼承、發揚下去,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眾多拳種中,形意拳是中華傳統武術中最具特色的拳種之一。其拳理系統完整,拳法簡單實用,歷史上名師輩出,具有愛國愛民、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其中尚氏形意拳更是風格鮮明,獨步武林。但是由於形意拳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強調內外兼修,循序漸進,使其看似簡單,但要掌握要領,練出真功夫卻絕非易事。
要練好形意拳除了要遇到明拳理、有功夫的師父外,更需要自身有良好的悟性和持之以恆的苦練,並能深研、體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繼承和發揚老前輩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才能不愧對後人。
師兄張世杰與我相識三十年,是我輩中的佼佼者。世杰師兄自幼有緣於武術,不放過任何機會勤學苦練,後拜師伯張國良為師,鑽研尚氏形意拳近三十載,深悟真諦,重視實戰,總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練法,並經常到全國各地交流、授徒,成果顯著,現又將其所學及心得編輯成書,與廣大武林同道共用,確是一件大好事。
蒙世杰師兄厚愛,囑我為序,甚是恐慌,借此機會談一些自己的體會以為序,與大家共勉。同時祝世杰師兄在武學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願此書能為中華傳統武術的繼承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自序
關於形意拳的書籍,現在市面上已有許多,幾乎各支派都有,但仔細看起來,又都覺得很眼熟…… 我和弟子所寫的這本書與其他的版本有所不同,無論是練拳養生與技擊實戰都是先前不曾發表過的,過去老師未曾教過的。曾經出版過的或現在拳師正在教的,我只一筆帶過,不去詳細介紹。我們這本書裡融會了張定一、辛健侯、張東生、郎寶印這些尚雲祥早中期的入室弟子及張國良、楊俊秀、夏英久前輩的所學、所悟。本人曾受到李文彬、孫劍雲老先生的指點,又跟過付劍飛(付大劍客)學藝、切磋,再加上走出去在大世界、大世面裡學習、交流、探討,一併將獲得的經驗、心得寫到書中。這本書即講如何養生長壽之法,又講自衛實戰的功夫,並結合當今實際之需要,把表演的動作寫得非常清晰。
練武術有很多老師,老師們又有各種教法,都說自己教得對,又都是所謂正宗,名師傳承……怎樣區分與辨別對不對,那就要在實際應用上來驗證!實戰出真功,現在的功夫有的是養生,有的是表演。如果你學練的動作漂亮、瀟灑、大方,觀眾看得舒服,有美的感覺,比賽裁判員又能打出高分,能夠得獎牌,這樣的功夫是對的,非常好。
但是有許多人學武術不想參加比賽,只想遇事能夠防身自衛,那麼他所學的每個動作,就要由老師講清楚、講明白這個動作的基礎功、基本用法及怎麼發的力,怎樣變的勁,在什麼情況下換的勁,在那個角度或位置上贏的人,發力、換勁時是否能打傷人,是否能制服對方,讓對方懼怕等。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當年打死人(當年就贏人)」,這句話沒錯,一點不假!但是怎樣能練到贏人的地步:一是本人要有悟性;二是要有明師給講清楚,講透徹;三是自己的勤奮刻苦加汗水。練功要多問為什麼(不要傻練),過去老師學點東西不容易,老師又怕教錯人,有的老師吃這碗飯,所以很保守,但現在都是為傳承下去。所以現在學練功夫,最好是透過實際應用來檢驗所學的動作好不好用,和師兄弟經常切磋,最好再和生人切磋,實戰驗證一下。儘量不要閉門自修,在小圈子內練或比劃覺得很了不起,外面的天地很寬廣,拳法高手也很多,要經歷風雨見世面。過去很多大師如郭雲深、車毅齋、李存義等都是經過長年在外拜明師、訪高友,互相切磋,探討技藝來提高自己的,並做到了實戰出真功。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歷來重禮儀,重倫理,重道德。武術在漫長的歷史輪演變中,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血肉相連,具有民族獨特風格,是喜聞樂見的一項體育運動。武術是在長時期的勞動人民實踐中而形成,有自衛防暴,強身健體之功能,深受廣大國人青睞。習武不僅習拳腳功夫,更要學它深層次的哲學和倫理思想。武術發展沿革至今,有科學和哲學的內涵,其一招一式視之簡單,或曰無觀賞價值,但實質是技擊功防,凝聚了先輩智慧的結晶。
武術文化可謂精深已極,涵蓋面之廣之精湛,需武術愛好者研究、挖掘和探尋,擔當起弘揚國粹、承前啟後、開創發展的重任。
武緣普照之光,讓筆者相識了尚派形意著名大家張師國良門第高足世杰賢弟。世杰是尚派形意中佼佼者,受恩師悉心傳授,並得其真諦,著有十二形拳經秘笈,精通尚派形意精髓。
世杰雖得其真藝,非視為私有,誠揚國粹為本旨,盡綿薄之力,開山門,廣收徒,不辭辛勞,教授尚派形意技擊拳法。賢弟獲眾弟子認同,真乃桃李天下。世杰為傳播武術執著、無私的奉獻之舉,值武林眾者之共鳴,值愚兄敬佩。愚兄不才,望其共勉,為傳播弘揚中華國粹──武術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瀋陽武協副主席 董希昌
序
武術是關於搏擊的學問,但也不僅僅是搏擊的學問。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構成中國人的文化元素之一,是中國特有的體育形式。2009年7月,國家武術管理中心在河南登封召開的武術定義和武術禮儀研討會上,將武術重新定義為:「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格鬥、功法為主要運動形式的傳統體育。」我認為這個新定義比較準確,全面表達了中華武術的內涵,體現了中華武術與其他搏擊術的不同之處,更體現了中華武術的民族性、傳統性、獨特性和豐富性。
據最新統計,按此標準我國共有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拳種131個,並都各自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按著自己的師承關係延續著。
武術有著極其古老的歷史,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是主要的軍事技術,同時也是個人安身立命,建功立業的重要手段。到明清時期,中國武術發展到了最高峰,各拳種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實用練法,並產生了許多新的理論、技法和流派。這一時期,中華武林色彩紛呈,爭芳鬥豔,構成了中華文化最具形意拳養生與實戰特色的一部分。但無論其形式如何多樣,拳法怎樣變化,其追求的目標和境界是大體相同的,都強調德藝雙馨。其功能也大體表現在養生、技擊、表演三個方面,而三者以技擊為核心,以養生、表演為特色。武術功能的三位一體是其區別於其他搏擊術的本質所在。中國武術史上真正的大師一定是養生、技擊、表演三位一體的大師。社會發展到了今天,冷兵器時代已成為歷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將優秀的傳統中華武術繼承、發揚下去,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眾多拳種中,形意拳是中華傳統武術中最具特色的拳種之一。其拳理系統完整,拳法簡單實用,歷史上名師輩出,具有愛國愛民、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其中尚氏形意拳更是風格鮮明,獨步武林。但是由於形意拳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強調內外兼修,循序漸進,使其看似簡單,但要掌握要領,練出真功夫卻絕非易事。
要練好形意拳除了要遇到明拳理、有功夫的師父外,更需要自身有良好的悟性和持之以恆的苦練,並能深研、體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繼承和發揚老前輩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才能不愧對後人。
師兄張世杰與我相識三十年,是我輩中的佼佼者。世杰師兄自幼有緣於武術,不放過任何機會勤學苦練,後拜師伯張國良為師,鑽研尚氏形意拳近三十載,深悟真諦,重視實戰,總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練法,並經常到全國各地交流、授徒,成果顯著,現又將其所學及心得編輯成書,與廣大武林同道共用,確是一件大好事。
蒙世杰師兄厚愛,囑我為序,甚是恐慌,借此機會談一些自己的體會以為序,與大家共勉。同時祝世杰師兄在武學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願此書能為中華傳統武術的繼承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遼寧省武協副主席 田新
自序
關於形意拳的書籍,現在市面上已有許多,幾乎各支派都有,但仔細看起來,又都覺得很眼熟…… 我和弟子所寫的這本書與其他的版本有所不同,無論是練拳養生與技擊實戰都是先前不曾發表過的,過去老師未曾教過的。曾經出版過的或現在拳師正在教的,我只一筆帶過,不去詳細介紹。我們這本書裡融會了張定一、辛健侯、張東生、郎寶印這些尚雲祥早中期的入室弟子及張國良、楊俊秀、夏英久前輩的所學、所悟。本人曾受到李文彬、孫劍雲老先生的指點,又跟過付劍飛(付大劍客)學藝、切磋,再加上走出去在大世界、大世面裡學習、交流、探討,一併將獲得的經驗、心得寫到書中。這本書即講如何養生長壽之法,又講自衛實戰的功夫,並結合當今實際之需要,把表演的動作寫得非常清晰。
練武術有很多老師,老師們又有各種教法,都說自己教得對,又都是所謂正宗,名師傳承……怎樣區分與辨別對不對,那就要在實際應用上來驗證!實戰出真功,現在的功夫有的是養生,有的是表演。如果你學練的動作漂亮、瀟灑、大方,觀眾看得舒服,有美的感覺,比賽裁判員又能打出高分,能夠得獎牌,這樣的功夫是對的,非常好。
但是有許多人學武術不想參加比賽,只想遇事能夠防身自衛,那麼他所學的每個動作,就要由老師講清楚、講明白這個動作的基礎功、基本用法及怎麼發的力,怎樣變的勁,在什麼情況下換的勁,在那個角度或位置上贏的人,發力、換勁時是否能打傷人,是否能制服對方,讓對方懼怕等。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當年打死人(當年就贏人)」,這句話沒錯,一點不假!但是怎樣能練到贏人的地步:一是本人要有悟性;二是要有明師給講清楚,講透徹;三是自己的勤奮刻苦加汗水。練功要多問為什麼(不要傻練),過去老師學點東西不容易,老師又怕教錯人,有的老師吃這碗飯,所以很保守,但現在都是為傳承下去。所以現在學練功夫,最好是透過實際應用來檢驗所學的動作好不好用,和師兄弟經常切磋,最好再和生人切磋,實戰驗證一下。儘量不要閉門自修,在小圈子內練或比劃覺得很了不起,外面的天地很寬廣,拳法高手也很多,要經歷風雨見世面。過去很多大師如郭雲深、車毅齋、李存義等都是經過長年在外拜明師、訪高友,互相切磋,探討技藝來提高自己的,並做到了實戰出真功。
夢鄉居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9折$360
-
新書9折$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