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二○○八年秋天發生的事件來看,金融產業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當時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銀行與金融市場都處在危及關頭。然後,到了九月,整個金融系統幾近崩潰,金融機構一個接著一個破產或瀕臨破產。為了阻止經濟大恐慌,各國政府與央行進行大規模干預,儘管如此,經濟還是陷入「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譯按:當時美國失業率飆升到二五%,有的國家甚至高達三三%)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我們希望嚴謹地調查與討論金融產業出了什麼差錯,以及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危機重演,從這場金融危機中真正學到教訓;但結果令人失望,對於金融系統該如何降低風險,至今沒有任何嚴謹的分析。
許多人聲稱他們「知道」金融危機的肇因,也「知道」為了避免危機再度發生,該做些什麼、或不該做什麼,但這些解決方案的眼光不夠深遠。銀行家與他們的支持者主張,金融系統沒什麼大問題,他們再三表示,金融大改革會干擾現在的金融產業務,傷害經濟,他們要我們相信,如果我們希望銀行可以持續借款以支持經濟成長,就得接受金融系統是這副德行。
這種說法一點也不合理,大部分的討論似乎都對過去發生的危機視而不見,許多主張聽起來都錯得離譜。身為學者,我們一輩子都在研究金融系統——艾娜特.阿迪瑪特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馬丁.海威格則是德國波昂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以及普朗克研究院集體商品所所長——我們對市面上的研究報告與政策建議,使用誤導人的語彙、對基本原則的錯誤理解以及謬誤的主張深感震驚。金融專家們,包括許多學者在內,似乎都認為金融產業不同於其他產業,不適用一般的經濟基本原則。
我們並不意外,銀行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與需求而向國會遊說,當時他們的薪資與紅利就快不保,而維持現狀對他們有利。我們氣餒、也越來越警覺的是,那些漏洞百出的說法與主張沒有受到質疑,反而在大西洋兩岸的辯論中都獲得勝利。改革的努力因此熄火,各種計畫走錯方向,錯失了許多改善金融系統的機會。
本書要探討的,是提出我們需要金融改革的理由,並揭露那些反對金融改革的主張為何無效。然而,最重要的政策討論,往往在密室中進行,即便是尋求政策意見的監管單位,其意見來源也大多來自金融產業與它們的支持者,同時又要面對利益遊說團體對國會所施加的壓力。
我們發現,上述相關團體,沒有興趣參與金融改革的討論,不是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或不知道改革的重要性,而是他們「不想」知道。政治人物與監管單位寧可避免對金融產業提出質疑,他們偏愛省事的說詞,何況這些說法還能掩蓋他們政策失敗的責任。學者們則是陷在各種經濟理論當中,他們納悶,那些應該有效的理論怎麼都失靈了。因為這樣,那些錯誤的主張,才會在政策辯論上勝出。
我們也發現有許多人,包括參與政策討論的人,並未充分了解是什麼樣的潛在概念在左右他們的意見,或影響他們如何評估別人的意見。金融專家們故意使用別人聽不懂的行話,來混淆大眾與政策制定者,把金融改革的辯論變成一本糊塗帳。
我們非常擔心這種情況,因為金融系統既危險又被曲解,所以才想寫下這本書,向廣大民眾好好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更多人了解這件事,好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意見,以擴大參與的規模,提升辯論的等級。
政策制定者若忽視風險,最終所有的人都會遭殃。有個血淋淋的例子就是日本,在那裡,腐敗的監管單位與政治人物,與東京電力公司串通,一起忽視核能安全。當二○一一年發生三一一大地震,這種忽視終於引發了本來可以避免的核災。
軟弱怕事的監管法規與無效率的執行力,也助長了金融系統的風險程度,導致美國房地產衰退、進而引發金融海嘯。但儘管這些災難為改革金融法規的努力奠下基礎,卻還是因為利益團體對國會施壓與誤導改革方向,讓這些努力化為泡影。
金融產業其實不難了解,許多相關議題都很簡單易懂,只要學會某些術語的精確定義,例如「資本」(capital,譯按:也可指資方、資本家),就能幫忙戳破一些謬論。你不需要具備經濟學。金融學或定量學領域的背景,就能看懂這本書再說什麼。
在本書,我們會探討許多陳述與觀點,有時我們會使用某些名詞來泛指某一類人,如「銀行家」、「監管單位」或「政治人物」,來指涉與金融產業、公共政策相關的許多人,但不代表所有的銀行家、監管人員與政治人物。這當中有許多人為公共福利的改革辯護與努力,但我們所要探討的觀點,在每一種團體中都普遍盛行,對政策的討論有強大的影響力,使得我們覺得有必要壟統地概括這些團體,來為我們的觀點辯護。
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的情況已經比二○○七至二○○九年的金融危機改善許多,金融系統也已經變得比較安全了,千萬不要相信。現在的金融系統,儘管有人建議過該如何改革,但還是跟金融危機時期一樣危險與脆弱。
但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聚焦於正確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診斷,並馬上採取有益的行動。
想要實現更完善的金融系統,需要有效的監管法規與執行力,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政治上願意改採適當的衡量方式。我們寫這本書,是希望更多人了解這個議題,讓政治人物與監管單位向大眾負責。「銀行家的新衣」——那些漏洞百出又危險的主張,不應該獲勝。
二○一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