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零零零年,臺灣遠流出版社「遠流雙姝」之一問我,能不能在遠流公司架設的「金庸茶館網站」開闢一個專欄,談談金庸小說裡面出現過的詩詞。我在之前幾年大言不慚地自封「二十世紀金庸小說研究天下第二」,雖然不代表我應要在金庸小說研究領域裡面每一個環節都有天下數一數二的高明見解,但是對於金庸小說的任何話題,總不能說自己完全不懂而不予置評。凡是不特別冷門的相關事情,一旦有誰問起,都總得要有個尚算「體面」的意見,才不致於辱沒了我自掛的招牌。
好在那個時候互聯網已逐漸流行,要找出金庸小說裡面人物念誦過、或者作者引用過的詩詞已很方便。知道了出處來歷,做文章就容易了。我尤其要應該感謝一位署名「大老爺們兒」的網友,此公在網上發表了《金庸小說中的詩詞溯源》一文,介紹了泰半在金庸小說中出現過的詩詞。
我原本打算出版「解析金庸」系列,但是在千禧年之前出版了《解析金庸小說》、《解析射鵰英雄傳》和《解析笑傲江湖》之後,計劃就無限期擱置了。現在機緣巧合,可以將過去介紹《鹿鼎記》回目聯句的文章整理修訂,與讀者見面,算是《解析鹿鼎記》的替代品吧。
九州宇內,將「老查詩人」查慎行的詩,讀得比我熟的老師宿儒車載斗量,但相信當中沒幾人如我這樣精研《鹿鼎記》;而《鹿鼎記》讀得比我熟的讀者更多,相信亦鮮有誰比我更了解這部小說的回目聯句,而即使有,我也是第一個寫成評論推介的文字。
所以,現在自稱是海內外第一個真正懂得欣賞《鹿鼎記》回目的讀者,亦不為過。而身為《鹿鼎記》讀者而不懂得欣賞回目聯句,終究不能算是個合格的讀者。
金庸小說是中國傳統章回小說的一大結穴。別的不說,光是回目聯句、尤其是《鹿鼎記》的回目聯句,在中國小說史發展到今天為止,仍是「華山論劍」中力壓群雄的魁首!
「老查詩人」查慎行與「小查詩人」查良鏞隔代合作,是第一流的小說作家請祖上第一流的詩人撰回目聯句︵若按「小查詩人」的謙退說法,「老查」是一流尾、二流頭︶。為數千年中國文學史創造別開生面的一則美談。
值得大書特書!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有云:「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希望本書能夠從其中一個側面,讓廣大讀者明白,為甚麼金庸小說應該擁有現在的榮譽,為甚麼在中國文學史上獲得現在已公認的地位。
本書這一系列文章大概寫在二零零六年以前,有些在見過新三版之前發表、有些則在之後,現在一仍原貌。有甚麼補充都附在文後,為增添興趣,主要附加一些小玄子時代的典章制度。反正小查詩人下筆經常煞有介事,那就稍為認真一下。
是為序。
潘國森二零一三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