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蝴蝶:大聯盟蝴蝶球傳奇投手R.A.迪奇,逆轉生命困境,乘風再起的真實故事
- 作者:R.A.迪奇,威恩.考菲
- 原文作者:R.A. Dickey,Wayne Coffey
- 譯者:柯清心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3-07-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723815
- ISBN13:9789862723814
- 裝訂:平裝 / 35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或許你會擊中我的球,打得我七葷八素,甚至把球揮到場外。
但我總是會重新站起來,不斷朝你進攻。
我望著窗外,回顧我可悲的一生。
我在小聯盟裡翻不了身,我的職棒生涯是一串漫長的失望。
我是個兒時被性侵,無力面對創傷的男人。
我極欲埋藏往日的真相,卻找不到足以封埋過去的深洞……
我的自尊心低到無法度量,上帝賜予我健康的身體和聰敏的頭腦,以及一個美麗的家庭,但我卻把自己的人生,變成無藥可救的難題……
兒時父母離異,不幸遭遇性侵,無助與絕望占據他的童年;
因為缺少「尺側副韌帶」,讓他痛失首次進入大聯盟的機會,並一夕從「棒球神童」變成「棒球怪胎」;
十幾年的棒球生涯,數度站上大聯盟卻屢被下放,「不成氣候的右投手」的標籤始終緊貼著他……
面臨被球隊拋售、未來一片茫然,一夜情讓他的婚姻關係瀕臨破裂,揮之不去的性侵陰影更無止盡地折磨著他……
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打擊,讓他陷入黑暗深淵,甚至屢次萌生自殺念頭……
在生命的最低潮,他如何找回希望與勇氣,展現生命的韌性,一路面對心魔,克服恐懼傷痛,與自我和解?
並明白感恩與謙卑的力量,重拾信仰,擁抱當下?
同時,藉由精練「蝴蝶球」,逆轉困境,躍上職棒生涯高峰。
一段令人振奮的生命故事,誠實真摯的感人告白,
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第一位獲頒賽揚獎的蝴蝶球投手--R.A.迪奇(R.A. Dickey),
將向你投出溫暖的一球,等待所有對生命有困惑的人伸手接捕。
作者簡介
R.A.迪奇R.A. Dickey
曾獲選亞特蘭大奧運美國代表隊,職棒選秀第一輪就被德州遊騎兵隊選中,之後被檢查出右手肘缺乏尺側副韌帶,開始浮沉的職棒生涯。三十一歲才轉型為蝴蝶球投手,多年練習,總算站穩大聯盟。2010年至2012年為紐約大都會隊投手,2012年獲頒賽揚獎,同時是史上第一位以蝴蝶球投手身分獲得此殊榮者。目前效力於多倫多藍鳥隊。
威恩.考菲Wayne Coffey
《紐約日報》獲獎新聞記者,也是超過三十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The Boys of Winter》,這本書記錄了1980年美國奧林匹克曲棍球隊,同時是《紐約時報》暢銷書。
審訂者簡介
黃國洲
雲林北港人,政大政治系畢。《Hit!職棒迷》、《中時體育版》專欄作家,《寶島新聲電台》特約球評,北市健康國小棒球隊義務教練。
譯者簡介
柯清心
台中人,美國堪薩斯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現任專職翻譯。著有童書《小蠟燭找光》;譯有《白虎之咒》系列小說、《擁有未來記憶的女孩》、《鄰家女孩》等數十部作品。
推薦序一
一種「蝴蝶球」的哲學氛圍∕馮光遠
在我看棒球的經驗裡,一九九二年的一些鏡頭,永遠封存在我的棒球影像庫。
那一年,國家聯盟的冠軍系列戰由匹茲堡海盜對上亞特蘭大勇士,海盜隊有位投手投的是俗稱「蝴蝶球」的「彈指球」,他就是去年(2012)才從波士頓紅襪隊退休的提姆.魏克菲爾。
那一次系列戰,魏克菲爾主投兩場球,第一場球不但贏球,且完投九局;第二場他那飄忽不定的蝴蝶球依然犀利,最後也克敵致勝。記得當時電視轉播,導播用慢鏡頭從主審的角度抓進壘的蝴蝶球,就像酒駕車子似地左躲右閃飄進打擊區,只見一個接著一個的打擊者對來球一籌莫展,有些球不但揮空,而且差距之大令人好奇這就是職棒最高層次的打擊嗎?
那是我對蝴蝶球投手心生敬畏的開始,之前紐約洋基隊的老投手菲爾.尼克羅也因蝴蝶球出名,可是一直要等到電視上看著一顆球在縫線幾乎是文風不動零旋轉的狀態下前進著,才真的著迷。
然後就是R. A.迪奇了。
在紐約生活的那十幾年,我一直是紐約大都會隊的球迷,除非來紐約的朋友指定要看洋基,我才會帶他們去布朗克斯。一九九三年回臺灣之後,只要有機會關心美國職棒,當然還是以大都會為先,所以迪奇二○一○年換穿大都會球衣,從網路上也會偶爾讀到相關報導。
去年,迪奇二十勝的傳奇,不但讓蝴蝶球在魏克菲爾退休之後,依舊能肆虐大聯盟球場,更讓這個怪異的球種,首次成為一名「賽揚獎」得主(美國職棒投手最高榮譽)的主攻球路。
《不死的蝴蝶》是迪奇打鐵趁熱的一本自傳,可是讓我驚豔的是,書裡迪奇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一路走的,就彷彿他丟的蝴蝶球一般,是一條充滿轉折不可預料,然而最後還是落在好球帶的人生,這其實挺「蝴蝶球」的。
迪奇的決心,是這本書讓所有球迷眼睛一亮的主要原因,然而這本書並不把焦點擺在球賽而已,從書中,我們看到的,毋寧是一名竟然沒有「尺側副韌帶」的投手,他如何在意志力驅策下,讓自己並不順遂的職棒生涯終究走出一個名堂;當然,這裡讓這本運動傳記不同凡響的所謂「決心」,還包括傳主執意將自己奮鬥過程中一些不堪的鏡頭攤在陽光下的決心,而這些鏡頭的主角如果換做是其他人,相信都會將這些遭遇隱藏一輩子,只讓其成為暗夜獨處時啃齧自己心靈的毒蛇。
美國職棒有一百多年歷史,棒球不但是美國人生活重心,日積月累的棒球文化,也是美國文化的特色。臺灣的職棒球迷在王建民登板大聯盟之前,對於美國職棒文化,尤其是農場制度,並不熟悉,《不死的蝴蝶》對美國職棒小聯盟草根面的著墨,日後應該能讓大家更容易進入美國職棒文化。因為進入大聯盟固然是許多棒球員一輩子的夢,但是前進的過程,卻也是同一批人的夢魘,有些人,這個夢魘將跟著他一輩子,迪奇幾乎就要成為這樣的夢魘的背負者。可是他在球速掉下來的那一年(球速掉下來?這不就是洋基一直不把王建民從農場升上大聯盟的原因嗎?),毅然改練蝴蝶球,這個決定也終於讓美國職棒歷史多出許多精彩篇章。
蝴蝶球在棒球裡是個怪異的球種,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蝴蝶球速度都很慢,在陽剛的職棒圈裡,這種輕飄飄軟綿綿的球,根本上就是一種被輕視及歧視的球路,要一名投慣速球、練就漂亮弧線球的投手改練蝴蝶球,相不相信,最大的問題不在投球技巧,而在投手的尊嚴。可是迪奇的書讓我們看到,在美國的職棒圈,就是有幾位蝴蝶球投手,他們不但樂在其中,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有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也是讓這些「稀有物種」能夠互相扶持、彼此激勵的動力。當每個投手都小心翼翼地守著自己獨門秘訣的時候,我們看到前輩蝴蝶球投手對迪奇傾囊相授,這種不藏私的高尚人格,讓蝴蝶球投手更顯珍貴。
閱讀、收藏棒球書是自己非常專注的一個興趣,《不死的蝴蝶》讓我覺得特別,因為全書始終散發著唯有這個特殊球種才透露得出的一種其實挺哲學的氛圍,球迷將自己暴露在與棒球有關的鬥智過程中,絕對可以體悟很多事情,回想自己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始終揮之不去的一個觀念,竟然是老子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也的確如此,當一般投手善用旋轉的技巧讓棒球或下墜或橫移或上飄時,蝴蝶球投手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當天球場的濕度、風力,讓氣流與球面及縫線的摩擦,決定球飄落的位置,而這個位置,有時連捕手都抓不準,遑論打擊者,這也是為什麼打者在追打蝴蝶球時,常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
經常思考球的去向、命運,卻常落得個無能為力,可是投球一瞬間的修為,包含著人生的諸多堅持,這樣的投球哲學,也難怪會讓迪奇這樣有著文學慧根的蝴蝶球高手,培養出不同於一般運動員的思考模式,而這樣的鍛鍊,讓迪奇書中他面對另外一些奇特的人生境遇,如小時候的被性侵,也就更加從容了。
這本書的寫作期間,迪奇大概沒有料到,他在得了二○一二年的「賽揚獎」之後,竟然會被大都會隊賣給多倫多藍鳥隊。而這本書於臺灣翻譯、發行期間,迪奇當然更不可能想到,他竟然成為「臺灣之光」王建民的隊友,與王一前一後登板殺敵。每個球從投手手中釋放出去的那一刻,都可能締造紀錄,這本書,希望在棒球寫作還挺貧瘠的臺灣,也能在發行之後,綻放出她的異彩,讓球迷見識到棒球文化裡隱藏著的諸多可能性。
推薦序二
蝴蝶球到底是怎麼飛的∕朱宥勳
蝴蝶球到底是怎麼飛的?
棒球場上,總有幾個可以讓球迷爭論一輩子的問題,比如說,人們都說最好的快速球會「上竄」。棒球真的可以脫離地心引力上竄嗎?而有些問題,不只是球迷會爭論,就連最有經驗的教練和球員之間,都沒有個一致的說法。比如說,蝴蝶球。傳說這種變化球會在空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飄移。那些念過和沒念過流體力學的人無盡地在各個棒球論壇上爭論著:球離開投手的手指之後,就注定只能有一次轉彎機會,不可能飄來飄去;不,另外一個人說,如果在某種氣流環境下…--不知道R.A.迪奇會怎麼想?這是我翻開這本書第一頁起,就無法從腦中趕開的問題。
當然,這不是一本運動力學的書。它要有趣得多。或許是因為他出身於文學科系(美國球員的學業成績就算不是頂尖,也不會像臺灣一樣完全放棄讀書),也或許是和他合作的傳記作家筆鋒敏銳,這本書敘述往事的節奏跌宕起伏,充滿著情感的細節在每一頁當中閃閃發光,雖是傳記,但精彩程度不遜於一本好看的長篇小說。棒球比賽是一種漫長的運動,拍成電影已經不容易討好(近年的臺灣棒球電影就有一些失敗案例),形諸文字更是最忌拖沓繁冗,畢竟描述賽況的動詞名詞就是來來去去那幾個。然而《不死的蝴蝶》精準抓住了最能觸動美國大眾的意念,諸如家庭、信仰和夢想,讓它們貫穿在這個確實是非常曲折的投手的一生當中。
從各種角度來說,R.A.迪奇都不算是大聯盟史上的重要投手。然而,比起那些似乎生來就預訂了一席大聯盟先發位置的天才們來說,這樣的投手也許才是更貼近我們人生的。我們一樣有說不出來的陰影創傷,有一些勝過常人之處和更多不如人的地方;我們也曾非常靠近自己的夢想,但總是有些什麼讓我們與它錯身而過。我們認定了自己天命就是要去做某一件事情的人,可是很多時候,失敗與挫折的次數實在太多,多到你甚至會懷疑那些不曾懷疑過你的人。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會看見那樣不是天才的人們如何掙扎著碰觸太陽。在美國大聯盟這樣的地方,投手丘微微的隆起就幾乎跟天際線一樣高,一百多年來已經有不知道多少個伊卡勒斯墜海消失了。他們頂著全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的「競爭」烈焰,試著在翅膀上的蠟融解殆盡以前飛高一些,2A,3A,MLB...這麼說來,他們其實也並不完全跟我們一樣。起碼,他們承受了我們所不能想像,也不見得能夠堅持下去的,精神與肉體的打磨。在生涯低潮的時候,R.A.迪奇是一個平凡的、朝不保夕的大聯盟球員,可是,他畢竟是個大聯盟球員啊。他花了比常人更加煎熬的半生,才換取了那只對準了他的捕手手套。他一定知道的:
根據最新的運動力學研究,蝴蝶球其實從來就是堅定地沿某一個軌跡前進而已。如果有任何人以為它會不停轉彎,只是因為它畫出來的軌跡,幾乎是人類一輩子不可能重複見到兩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