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06年8月,允晨文化公司為拙著《詩從雪域來》舉辦新書座談會,我從瑞典赴台北出席。為本書作序的《聯合報》副刊主編陳義芝先生特地趕到開座談會的天開圖藝書坊。這是我與義芝先生初次謀面。在此之前,聯副發表過我多篇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的文章,後來收入《百年桂冠--諾貝爾文學獎世紀評說》一書。因此,義芝先生邀約我在聯副開個有關世界文學的專欄,寫些文章既能評介世界優秀文學,又能與世界大事或時事稍有聯繫。我欣然答應義芝先生的雅囑,一起開始醞釀專欄的標題,後來定為「讀文學看世界」。
回瑞典後,我立即清點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讀書筆記,選擇新的富於人文精神的作家作品。作為文學評論工作者,我力求比普通讀者多讀一些,先讀一點,然後復述一些有價值的故事,賞析一些有意味的詩歌,同時表達我的文學理念。文學可以以小見大,詩歌可以片言百意,文筆可以「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陸機《文賦》),因此,讀者可以跟著我一起讀文學看世界。有興趣的,可以循此頭緒,進一步旁涉博取。
是年八月底發表的第一篇專欄文章〈奧茲的牆紙能拯救中東?〉,可以說有開宗明義的意味。這就是說,我希望和讀者一起思考杜思妥也夫斯基提出的「以美拯救世界」的問題,或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提出的詩歌與坦克對峙的問題。
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當代社會,究竟是個什麼世界?我們不是處在現代甚至後現代的商業和科技高度發展的文明世界嗎?為什麼還有野蠻的戰爭,坦克的輾壓,恐怖的威脅?我在〈劃時代的「戰後鋼琴」--談布魯克斯的兩首十四行詩〉中指出:從大時代背景來看,我們仍然處在後奧斯維辛時代。可是,W.H.奧登寫於二戰爆發時的〈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一詩,卻喚起了讀者對九一一恐怖襲擊的「九月之殤」的聯想。從更近的時間距離來看,我們處在後九一一時代。至於當代中國,從本書論及的莫言的《生死疲勞》等小說來看,仍然處在前現代後文革或後毛時代。舊傷沒有癒合,新創接連不斷。因此,作家對世界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曹丕《典論.論文》云:「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對於這種古老的經邦緯國的文學要求,我們必須賦予新意。地球上從來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理想國家,相反,如奧茲所言,國家往往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邪惡」。即使是高度民主化的國家,也是不完善的。因此,文學的經邦緯國,絕不是為王者謀,絕不是歌功頌德粉飾天平,而是像索忍尼辛那樣,把文學作為道義上的「第二政府」來抗衡惡性的權力結構。儘管文學不能對國家統治者產生直接影響,但其潛行默化的力量可以間接影響一切人。
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也是藝術之道。如果膠著於具有強烈政治傾向的文學,或在嚴肅文學中始終一本正經,缺乏幽默,我們就會感到一種審美疲勞,因此同樣需要輕松的文學。古語雲:「經緯天地曰文。」(《左傳.昭二十八年》)。經天緯地,在隱喻意義上是經邦緯國的同義詞,但就其本義來說,還可以體現文學的宇宙學和人文地理學的意蘊,例如本書論及的萊辛的「太空小說」,有經天緯地、經山緯水的懷抱,可以體現天、地、人合一的理想,或現代意義上的人文和生態環保意識。此外,從紀念布雷克的〈東方與西方在這裡相遇〉和評論湯瑪斯的〈從湖畔到戰壕〉等文章中,都可以發現這種審美理想和詩詞的張弛之道。
我在〈佛洛伊德過時了嗎?〉一文中指出,這位精神分析學家是開掘人類心靈世界的文學導師。引導讀者向內看的文學,可以經身緯心。尤其是這類詩歌,與禪頗為接近。向內看,讀者可以像詩人一樣照見自己內在的天國虹霓,內心的淨土福田,也可以發現自己的心理暗角或心獄地牢,經過一番掙扎苦鬥,修持淨化,最後可以像米爾頓那樣「走出地獄」,像羅伯特.白朗寧(Robert
Browning)那樣步入天國,或化輪迴為涅槃,當下解脫。
本書論及的許多詩人,例如米爾頓、布雷克、湯瑪斯、葉慈、辛波絲卡、惠特曼、奧登、高銀、特朗斯特羅默,往往在社會關懷、山水之戀與個人靜修之間保持一種審美的張力,可以品味出佛學禪意。
在拙著《夢境跳傘--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歌境界》(即將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中,我把詩人的動中靜修稱為「跳傘禪」。特朗斯特羅默把詩歌視為「交會場所」,以一根紐帶把那些看似隔離的地方割裂的現象聯繫起來。他的靈感可能來自佛經的梵文詞「經」(Sutra)。「經」的詞根源於動詞「縫」,意即像針線一樣把不同事物縫在一起,因為天下萬物都有或隱或顯的聯繫。
「讀文學看世界」專欄,已經成為我與不相識的讀者的一個「交會場所」。專欄文章,加上筆者在其他報刊發表的評論和多篇首發的文章,輯錄成書,由聯副現任主編瑜雯女士引薦給聯經出版社,經與責任編輯商榷,改題為「地球文學結構」,這就是本書的緣起。在文學領域,結構原本指一部作品的謀篇佈局。書題之借喻,指各種語言的文學家和批評家在世界文壇共同營造的文學結構。文章之於地球,如錦繡有經緯,經緯相錯,成觀賞人文風景之線索。本書從中國文壇發端,一路看世界,只能從步步生景的宏觀風景中采擷一枝一葉。但願借此篇幅進一步與讀者神交,共同領悟人類的生命之樹。
本書最初由現已喬遷的林雲負責編務,後由黃崇凱先生擔任責任編輯,並約請楊顯慧小姐為每篇文章撰寫了作家簡介,附錄文末,謹此深表感謝,同時謹向義芝先生、瑜雯女士和聯經出版社副總胡金倫先生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