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假如要用幾個字來說明京劇是什麼,很多人會同意,它是「中華文化的標誌(icon)」;我讀了《京劇六講》,現在會加一個說法:它是「美的教育」。
讀這本二○一二年寫成的書,剛是我從事文化藝術推廣發展工作的五十周年。一九六二年,我有幸在香港的首個綜合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參加開幕籌備工作,也開始特別關注有關香港表演藝術的言論。當時,我經常閱讀的一個專欄,是《新晚報》的「樂迷手記」。不久,我就有機會認識它的作者吳維琪,也就是鑒治兄(George)。跟著的數十年,不斷有機會看他的藝術介紹評論文章,包括七十至九十年代刊在陳浩才先生創辦的《音樂生活》和《音樂與音響》(筆名包括茱迪),及後來在《信報》的專欄「樂樂集」(筆名孔在齊)。前幾年我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期間,更參與了《樂樂新集》用(CD-ROM)出版。此後,George的藝術評論,更擴展至文學〔《樂文集》〕及戲曲(《顧曲集》)。而他這本新作,可以說是他六十年來不懈地推廣文化事業上的一個高峰,同時並帶出一個新的思維:京劇實在就是美的教育。
很多西方學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應包涵四個C,cognition(認知)、communication (交流)、culture (文化)、creativity (創意)。藝術教育,恰恰就可以達到所有這四個目的。藝術教育實質上也是美的教育,即是培養對美的追求。受了美的教育,就會感受到並能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會逐步完善自己、由衷地領悟世界的美妙,形成關愛的品格。
難題是用什麼教材,什麼教學方法效果最好。《京劇六講》在解答這些問題方面,給了我很多的啟發。
這本書的娓娓道來、興趣盎然、引人入勝的格調,可以使一個講廣東話的門外漢,暸解並接受這綜合表演藝術中的精華。內容也包括上述4C的教育因素:認知-它有豐富的資料,也有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如應該用氣來唱,不要用會改變音質的擴音器;文化-借助京劇的歷史傳統,解釋中,獨社會人情世故的情境和特色;交流-描述京劇怎樣用視聽感官身體語言的配合與觀眾溝通,超越一般表演的界限;創意-指出在只有幾個曲牌板式音樂的限制下,用板腔、唱腔的個人風格,配合身段、水袖等虛擬動作,發揮無限的表達。結論則是:這一切的共通點,就是美的追求:無論是唱、念、做、打,或行當、臉譜、起霸、圓場,都要做到盡善盡美。
京劇的一個起源點,崑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二○○○年審定的首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二○一○年,本身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京劇,也入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說明了國際文化界對京劇藝術的重視。所以,京劇實實在在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標誌。而《京劇六講》,則無疑是美的教育的好教材,是非常值得我們藝術教育工作者細心研讀、借鏡,藉以發展出更多有同樣影響力的新教材、新教學方法。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陳達文
二○一二年中秋
自序
二○一○年十月和十一月之間,承香港中文大學余少華教授推薦,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我以孔在齊的筆名在香港文化中心作了六次京劇欣賞講座,並由主辦者當場錄像,作為資料保存。事後承香港三聯書店李安女士青睞,認為有出版的價值,本書就是根據現場錄像整理編輯而成的講座記錄。
我自己認為這六次講座有幾項特色:
首先是內容方面,由於主題是京劇欣賞,所以我不講京劇歷史,更不談理論,而是把個人從觀看到喜愛京劇的一些心得說出來,與出席講座的朋友們共享。因此我對六次講座的內容頗用了
一些心思,雖然說不上是別出心裁,但自信還不落俗套。從各次講座的現場反應來衡量,似乎總的效果還不錯。閱讀文字當然和在現場聽講座不一樣,但是我希望本書的內容還是可以讓讀者們有份新鮮感其次,這一系列講座並不是按照預先擬訂的講稿當眾宣讀,而是根據一個簡略的大綱即興描述。我雖然只是業餘的京劇喜好者,但年輕時還學過一些和唱,所以在適當的地方可以用一些聲腔和動作來示範。同時我還選擇了不少著名演員的錄音、錄像以及京劇音配像系列的資料,在講解過程中播放,讓在場的朋友們通過我的講、唱、念、肢體動作以及多媒體的形式,對京劇藝術發生興趣,從而有所了解。
再者,由於我覺得京劇的音樂極具特色,而一般京劇講座似乎較少觸及,因此把在其中一次講座中專談音樂,並且盡量以錄音和錄像示範。由於本人學識和條件的限制,內容難免有所不足,但是希望能幫助大家對了解和欣賞京劇起到一定的作用。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這次講座的題目雖然是京劇,但我卻用粵語講述。據我所知,有關京劇的講座在香港並非新鮮事物,不過以往的主講者們大都是京劇專業人士 ,他們都不擅粵語而用北京話或國語演講,對大部分以粵語為母語的香港人來說難免有一些隔閡。所以,我以粵語演講,對聽眾來說可能有一份親切感。但是經過文字整理,這一點已經不成為特色了 。
京劇是一項綜合性的表演藝術,而我的講座又採用了多媒體形式,所以單憑文字來表達當時的實況難免有所不足,因此我把輔佐演講而在講座中播放的錄音和錄像的名稱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列明在附錄中,有心的讀者們如果能盡量設法聆聽及觀看,將不但提高閱讀時的興趣,同時更有助於對京劇藝術的欣賞和了解。
同時,我必須指出,京劇只是我的愛好,並非我的專業,因此在講座中必然有不少疵漏,而這些疵漏必然也出現在這本書中,還要請方家原宥及指正。
最後,我要感謝香港文化藝術界前輩、多年好友陳達文兄慨允為本書作序,又承三聯書店的副總編輯李安女士以及張俊峰、陳曦成等各位先生在編輯過程中精心籌劃、設計及一再提出寶貴意見,致以無限的謝忱。
沈鑒治
二○一一年中秋節於美國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