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六講

京劇六講
定價:440
NT $ 348 ~ 440
  • 作者:孔在齊
  • 出版社:三聯
  • 出版日期:2012-11-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0432975
  • ISBN13:9789620432972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現在的人不喜歡京劇,因為──京劇的鑼鼓嘈;聽不懂演員在台上唱些什麼;看不懂舞台上的演員在做什麼。

  其實,正是憑藉聲量洪大的音樂、通俗的唱詞和念白、簡單的道具、虛擬性的演出方式、獨特的化裝,京劇使歷史人物的傳奇重現於舞台並深入民間。帝王將相,販夫走卒,在京劇的魔力下如癡如醉。

  《信報》前總編輯沈鑒治從三十年代起在上海和北京親歷了京劇在民國時期的黃金年代,他用筆名「孔在齊」所寫的京劇評論讓京劇研究者吃驚。在本書中,他從對京劇的陌生感講起,講到京劇的舞台講究、演員的唱念做打、京劇產生於民間卻又自然抽象的藝術形式之美。京劇的魔力在他的文字中復活。 

  長年致力於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陳達文博士評價說:「藝術教育實質上也是美的教育,即是培養對美的追求..難題是用什麼教材,什麼教學方法效果最好。《京劇六講》在解答這些問題方面,給了我很多的啟發。」

  此書其中一個設計特色是每頁左下角書口也有一張圖,連起上來就是京劇基本動作的Flipping Animation,包括三個基本動作:1)起霸(京劇武將出場時的步法)、2)趟馬(上馬的動作)、3)水袖(旦角做手)。

作者簡介 

孔在齊

  為《信報》榮休總編輯、《信報》專欄作家沈鑒治之筆名。

沈鑒治的中文著作包括:
  《君子以經綸──沈鑒治回憶錄》(香港三聯)
  《中國經濟論文集》
  《政經縱橫》
  《我看日本》等

  他同時也是電影、古典音樂、京劇的資深評論人

著有:
  《樂樂集》四卷
  《樂文集-你傲慢,我偏見》
  《樂文集-啊呀,好厲害的女人》
  《顧曲集:京劇名伶藝術譚》等作品

 

  假如要用幾個字來說明京劇是什麼,很多人會同意,它是「中華文化的標誌(icon)」;我讀了《京劇六講》,現在會加一個說法:它是「美的教育」。

  讀這本二○一二年寫成的書,剛是我從事文化藝術推廣發展工作的五十周年。一九六二年,我有幸在香港的首個綜合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參加開幕籌備工作,也開始特別關注有關香港表演藝術的言論。當時,我經常閱讀的一個專欄,是《新晚報》的「樂迷手記」。不久,我就有機會認識它的作者吳維琪,也就是鑒治兄(George)。跟著的數十年,不斷有機會看他的藝術介紹評論文章,包括七十至九十年代刊在陳浩才先生創辦的《音樂生活》和《音樂與音響》(筆名包括茱迪),及後來在《信報》的專欄「樂樂集」(筆名孔在齊)。前幾年我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期間,更參與了《樂樂新集》用(CD-ROM)出版。此後,George的藝術評論,更擴展至文學〔《樂文集》〕及戲曲(《顧曲集》)。而他這本新作,可以說是他六十年來不懈地推廣文化事業上的一個高峰,同時並帶出一個新的思維:京劇實在就是美的教育。

  很多西方學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應包涵四個C,cognition(認知)、communication (交流)、culture (文化)、creativity (創意)。藝術教育,恰恰就可以達到所有這四個目的。藝術教育實質上也是美的教育,即是培養對美的追求。受了美的教育,就會感受到並能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會逐步完善自己、由衷地領悟世界的美妙,形成關愛的品格。

  難題是用什麼教材,什麼教學方法效果最好。《京劇六講》在解答這些問題方面,給了我很多的啟發。

  這本書的娓娓道來、興趣盎然、引人入勝的格調,可以使一個講廣東話的門外漢,暸解並接受這綜合表演藝術中的精華。內容也包括上述4C的教育因素:認知-它有豐富的資料,也有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如應該用氣來唱,不要用會改變音質的擴音器;文化-借助京劇的歷史傳統,解釋中,獨社會人情世故的情境和特色;交流-描述京劇怎樣用視聽感官身體語言的配合與觀眾溝通,超越一般表演的界限;創意-指出在只有幾個曲牌板式音樂的限制下,用板腔、唱腔的個人風格,配合身段、水袖等虛擬動作,發揮無限的表達。結論則是:這一切的共通點,就是美的追求:無論是唱、念、做、打,或行當、臉譜、起霸、圓場,都要做到盡善盡美。

  京劇的一個起源點,崑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二○○○年審定的首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二○一○年,本身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京劇,也入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說明了國際文化界對京劇藝術的重視。所以,京劇實實在在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標誌。而《京劇六講》,則無疑是美的教育的好教材,是非常值得我們藝術教育工作者細心研讀、借鏡,藉以發展出更多有同樣影響力的新教材、新教學方法。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陳達文
二○一二年中秋

自序

  二○一○年十月和十一月之間,承香港中文大學余少華教授推薦,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我以孔在齊的筆名在香港文化中心作了六次京劇欣賞講座,並由主辦者當場錄像,作為資料保存。事後承香港三聯書店李安女士青睞,認為有出版的價值,本書就是根據現場錄像整理編輯而成的講座記錄。

  我自己認為這六次講座有幾項特色:

  首先是內容方面,由於主題是京劇欣賞,所以我不講京劇歷史,更不談理論,而是把個人從觀看到喜愛京劇的一些心得說出來,與出席講座的朋友們共享。因此我對六次講座的內容頗用了 一些心思,雖然說不上是別出心裁,但自信還不落俗套。從各次講座的現場反應來衡量,似乎總的效果還不錯。閱讀文字當然和在現場聽講座不一樣,但是我希望本書的內容還是可以讓讀者們有份新鮮感其次,這一系列講座並不是按照預先擬訂的講稿當眾宣讀,而是根據一個簡略的大綱即興描述。我雖然只是業餘的京劇喜好者,但年輕時還學過一些和唱,所以在適當的地方可以用一些聲腔和動作來示範。同時我還選擇了不少著名演員的錄音、錄像以及京劇音配像系列的資料,在講解過程中播放,讓在場的朋友們通過我的講、唱、念、肢體動作以及多媒體的形式,對京劇藝術發生興趣,從而有所了解。

  再者,由於我覺得京劇的音樂極具特色,而一般京劇講座似乎較少觸及,因此把在其中一次講座中專談音樂,並且盡量以錄音和錄像示範。由於本人學識和條件的限制,內容難免有所不足,但是希望能幫助大家對了解和欣賞京劇起到一定的作用。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這次講座的題目雖然是京劇,但我卻用粵語講述。據我所知,有關京劇的講座在香港並非新鮮事物,不過以往的主講者們大都是京劇專業人士 ,他們都不擅粵語而用北京話或國語演講,對大部分以粵語為母語的香港人來說難免有一些隔閡。所以,我以粵語演講,對聽眾來說可能有一份親切感。但是經過文字整理,這一點已經不成為特色了 。

  京劇是一項綜合性的表演藝術,而我的講座又採用了多媒體形式,所以單憑文字來表達當時的實況難免有所不足,因此我把輔佐演講而在講座中播放的錄音和錄像的名稱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列明在附錄中,有心的讀者們如果能盡量設法聆聽及觀看,將不但提高閱讀時的興趣,同時更有助於對京劇藝術的欣賞和了解。

  同時,我必須指出,京劇只是我的愛好,並非我的專業,因此在講座中必然有不少疵漏,而這些疵漏必然也出現在這本書中,還要請方家原宥及指正。

  最後,我要感謝香港文化藝術界前輩、多年好友陳達文兄慨允為本書作序,又承三聯書店的副總編輯李安女士以及張俊峰、陳曦成等各位先生在編輯過程中精心籌劃、設計及一再提出寶貴意見,致以無限的謝忱。

沈鑒治
二○一一年中秋節於美國加州

 

內容連載

第一講 為什麼不愛京劇

第0講
為什麼不愛

鑼鼓太噪、音樂刺耳

各位,我們為什麼要先來一段這麼大的音量的京劇鑼鼓呢?因為京劇向來是這樣開場的。但是,一向以來,就有許多人一聽到如此喧鬧的聲音就被嚇跑了。譬如說,我們唱京劇的朋友想租一個地方聚會,可是人家一聽說我們要打鑼,就不肯借了,因為鄰居要投訴。這說明了 一般人不喜歡京劇,就是因為它的鑼鼓太噪了。其實,音樂的音量太大,並不限於京劇,例如有時候我們坐在汽車裡,會聽到旁邊一輛車子發出震耳欲聾的「蓬蓬」之聲,以為機器快要爆炸而大吃一驚,原來是人家在聽流行音樂,而把低音盡量開響,據說這樣聽才過癮!

所以,聽見京劇的鑼鼓而覺得很噪,因而對京劇望而卻步,其實是不暸解,和不習慣而已。這說明了任何東西都需要一個暸解和克服困難的過程,許多人能夠適應某些流行音樂那種特強的低音,是出於愛好以及習慣;有人不欣賞西方古典音樂,理由之一也是有時候音量太大,但是當你適應而對它暸解之後,就會欣賞它的美妙了。京劇也是一樣,對鑼鼓聽得習慣了,就不會覺得它太噪。我希望不喜歡京劇的朋友們,能夠忍受和克服一下,在對鑼鼓的聲音聽得習慣以後,不但會覺得它不是太噪,還可以漸漸體會到它的美妙之處。

其實,京劇鑼鼓為什麼這麼噪,是有它的理由的。記得我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說英國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3)於一九三三年來中國,要求看梅蘭芳演出的京劇。他看了京劇和梅蘭芳會晤,說非常欣賞京劇的藝術,但是他問梅蘭芳,為什麼京劇的鑼鼓這樣噪而使人很難接受?梅蘭芳便這樣解釋:京劇是一個民間藝術,藝人們到鄉下去表演,既沒有宣傳工具,又沒有擴音設備,如何才能吸引觀眾呢?唯一的辦法是把鑼鼓敲得震天價響,於是鄉下人聽到了,知道有戲班子來了,便被鑼鼓聲吸引而來看戲了。當時的情況就是,大聲浪的鑼鼓是一種宣傳手段,尤其是當這個聲浪有節奏感的時候,才更能吸引群眾的注意。所以,京劇的鍵鼓音量特大是有它的歷史淵源的。可以這樣說,如果京劇沒有既大聲又具有節奏感的鑼鼓,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京劇的鑼鼓聲音大,我們知道其中有歷史原因就夠了,我不想在這裡講京劇歷史,因為歷史可以從書本中去找。我只希望把自己喜歡京劇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所以,我在這裡提到一些歷史,不過是想說明京劇鑼鼓為什麼吵鬧、樂器為什麼刺耳而巳。

京劇不但鑼鼓聲音大,伴奏的樂器〔主要是胡琴)也讓聽不慣的人覺得刺耳,甚至表演者的發聲也會讓人受不了,其實這也有一個歷史因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相對於崑劇的被稱為「雅部」:京劇是「俗部」。大家或許知道,在中國的戲劇史上,四百多年前的崑劇是很文雅的,它由詩、詞、曲一脈相承,是文人雅士的所好,受到士大夫階級和王公貴族的欣賞。但是崑曲雖然文學值很高,它在佈景、服裝、道具等方面卻愈來愈鋪張豪華,以致一般平民缺乏財力物力等資源來演出而漸漸式微了。於是,中國的戲劇就分為雅部和俗部,而大部分民間戲曲則歸入俗部,京劇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它繼承了崑曲的部分藝術,更從其他民間劇種汲取營養,形成了這麼一個既細膩又不乏粗曠的術和演唱方式。你說它的鑼鼓、胡琴和演唱太噪嗎?那你不妨去接一下陝西梆子(或稱秦腔),就會知道他們的演出更為火爆,不懂的人會覺得演員人人好比在拚命叫喊,又吹鬚、又蹬腳,還有一個稱為「木梆子」的樂器在重拍上大聲敲擊,不習慣的人會被嚇跑,喜歡的人則聽得興奮莫名。京劇也吸收了不少梆子的元素,許多京劇源自梆子,並且還保存了 一些梆子的風格。簡單的說,京劇的噪,其實是它的特色,許多人在初次接觸時會不習慣,這是以理解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48
  2. 新書
    82
    $361
  3. 新書
    9
    $396
  4. 新書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