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
- 作者:安妮.米柯萊,摩里茲.普克豪爾
- 原文作者:Anne Mikoleit,Moritz Purckhauer
- 譯者:洪世民
- 出版社:行人
- 出版日期:2012-09-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823641
- ISBN13:9789868823648
- 裝訂:平裝 / 1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別再低頭走路了!
停留在路邊的都是觀光客?遛狗的都是當地人?下午時段走路比較不容易被撞到?不要再當漫不經心的路人甲乙丙!觀察現在開始,你會發現這些習以為常的場景,其實都是城市運轉的邏輯!
《城市密碼》以美國紐約市蘇活區為例,是一部城市觀察心得。作者最初的用意是製作一部以紐約蘇活區為場景的日常生活紀錄片,作為城市觀察課題的分析對象,同時也是一場展覽使用的作品,之後作者以影片為基礎,擷取出一百個日常街頭場景,藉以闡釋場景背後的一百個隱性規則。每個規則上繪製速寫圖樣,幫助讀者理解,也讓歸納出的規則更為具體。另外,為了保留現場的真實性,書裡截取影片素材的都市實景,讓讀者更能體會觀察現場的都市空間與街道氣氛。
位於曼哈頓中心的蘇活區,是個不斷進化的地區。蘇活區中街廓和建築的嚴謹架構簡化了城市生活、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此經營生活、多彩多姿的購物機會和數之不盡的路邊咖啡館,讓蘇活區成為生氣蓬勃的城市經驗。它之所以特別吸引人,是因為它卓然體現了一個活絡城市地區該具備的種種特質。
這一百條觀察心得來自蘇活區,但這些場景適用於任何城市風情。這是一本給城市使用者的指南,城市知識的入門書,更是一把鑰匙,獻給所有喜歡在街道及人行道上頭享受都市生活的人。
得獎紀錄
2011年德國建築博物館建築書籍獎(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 Architecture Book Award)
作者簡介
安妮.米柯萊(Anne Mikoleit)
1983年生於德國德勒斯登,現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 DARCH)研究員及博士候選人。2009年獲得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建築學位,曾獲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卓越獎學金和機會獎學金、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獎學金以及數項海外交流獎學金,並曾於(土反)茂歐洲建築師事務所(Shigeru Ban Architects Europe)及阿迪萊爾珍諾維巴黎設計工作室(Atelier Jean Nouvel in Paris)擔任建築師。其研究探討房地產市場、城市經濟和制度架構不斷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摩里茲.普克豪爾(Moritz Purckhauer)
1985年生於德國德勒斯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 DARCH)前科學研究員,現於蘇黎士卡魯索聖約翰建築師事務所(Caruso St. John)擔任建築師。曾於蘇黎士吉貢古耶(Gigon Guyer)等知名事務所服務,在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 Lausanne)和德勒斯登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研究建築學和城市設計,並獲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的歐洲卓越獎學金和艾銳赫狄根基金會(Erich Degen Foundation)的海外交流獎學金。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涵蓋各領域。
導讀
【從行人的觀點,觀察解讀城市空間】
觀察、解讀、營造空間並非專業者的專利,而是市民的權利。日本在七○年代後,藝術家與建築學者目睹大地震後都市的毀壞與再造,發展「考現學」與「路上觀察學」的學問。針對都市生活進行有系統的觀察蒐集與記錄,開啟一陣趣味觀察之風。其長處在於對外在事物與行為的描述統計與分類,例如觀察街道人孔蓋、張貼之廣告宣傳單、捷運乘客的髮型與坐姿、女子高中制服等。美國則在六○年代後,基於對建築與都市規劃專業中使用者缺席的反省,以及批判二次戰後空間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危害,而有環境心理學的興起。針對使用者的空間認知與體驗,出版建基於使用後評估(POE)的設計準則(如Housing as if People Mattered、Safe Cities等書)。
《城市密碼》這本書深受《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小都市空間的社會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等書籍的啟發,延續環境心理學空間體驗書寫(如People and Places)的傳統,以紐約市蘇活區為演練的田野,描述空間使用者的都市經驗,也提出規範性的設計準則建議。
從書籍出版的順序來談。凱文林區的《都市意象》(1960)從都市規劃師的角度,將使用者的空間認知帶進專業,揚棄規劃師的專業獨斷,尊重使用者的心理,整個改變了都市與地景規劃設計的思維與表現方式。後繼者在他的研究基礎上延伸,除了認知圖的複雜化之外,更從靜態的認知圖進而探究認知的改變歷程(包括認識新都市,以及兒童的發展)。《城市密碼》一書中,都市意象的五大元素:地標、通道、節點、邊緣、區域這些術語,不時出現,讓人感到熟悉。
珍.雅各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1961)展現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之姿,作者以建築雜誌編輯以及紐約格林威治村居民的身分,對當時的快速道路開拓、大街廓開發、都市更新等提出反擊,並且成功抵擋了計劃穿越格林威治村與中國城的快速道路。她在書中提出街道之眼、人行道安全、街道芭蕾、提高密度與多元土地使用的概念與看法,至今仍然有如暮鼓晨鐘。《城市密碼》從格林威治村轉至其南邊的蘇活區,多元異質的街道芭蕾仍然是空間活力的重要展現。
克利斯多福.亞歷山大等人的《模式語言》(1977),從以人為本的建築永恆之道的體悟,對於城鎮、社區、建築、小空間等不同空間層級提出模式建議,環環相扣(更建議讀者自己創立新的模式)。每一個模式都是由標題、照片、簡介、社會研究成果、簡圖、與其他模式關係等部份組成。《城市密碼》書中每一則的呈現方式為標題、說明、簡圖、照片,明顯受到《模式語言》的影響,不過城市密碼雖說是語言,也前後連結,但仍缺少其間的層級與相互指涉的關係。
與珍.雅各同樣,懷特也是一位熱愛城市的人,他於1980年以長期研究紐約開放空間的成果,出版了與《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書名對應的《小都市空間中的社會生活》。他指出影響行人使用開放空間的元素,有陽光、風、可坐的空間、食物攤、人看人等。同時間發行的同名紀錄片,更是探究空間觀察方法的經典教材。1990年將上述研究擴充深化,出版了《城市》(City)一書,將開放空間尺度延伸至城市。《城市密碼》採用一些懷特的設計建議,但相對比較注重休閒消費的活動,《城市》書中的「不受歡迎」的「他者」,如遊民、發傳單的人則沒有提及。
蘇活(SoHo,South of Houston的簡寫,這裡的街名要讀成豪士頓,而不是休士頓)位於紐約下曼哈頓,大約在格林威治村南邊,中國城北邊。曾經是農田、劇院、妓院、商場與旅店、印刷廠等,以鑄鐵建築與石板路聞名。六○年代此區域差點遭計劃興建的快速道路摧毀。鑄鐵建築興建容易,比石頭與銅來得便宜,又可以創造開闊的室內空間。七○年代在工廠外移之後,藝術家進駐,建構了我們所最為熟悉的蘇活意象:藝術畫廊區。
八○年代末期,我在紐約留學,這裡就是我從宿舍(時報廣場附近)到中國城採買覓食的必經之地。我在此看過攝影師Andres Serrano頗受爭議的作品「尿中的基督」與「血液與精液」、以手指頭演出的劇場、用白遼士幻想曲當配樂的大型水族箱的水表演;曾經在街頭巧遇從事紀念壁畫的Chico,在知名街頭藝術家WK Interact的工作室與他聊天;更不用說街頭隨處可遇見的藝術創意市集與塗鴉。因地利之便,這裡也是藝術科系青年學生課後聚集之地,一起磕牙打屁創作的聚集效應,造就了無數未來的劇場與美術館明星。只可惜近年在縉紳化之後,地價攀升,塗鴉遭市府清除,畫廊因負擔不起昂貴的房租紛紛外移,取而代之的是跨國連鎖品牌商店。如果不是仍有過去豐富的歷史殘留,則現在的蘇活將只是一個無聊的高級購物區而已。
《城市密碼》以紐約蘇活區一百個場景為例,教我們從都市行人的觀點來觀察、解讀城市空間。讀者從閱讀國外案例進而觀察自己生活的城市,一定可以獲得許多啟發與創意。其重點不在於具體內容,而是觀察瞭解城市的方式。例如第一則:人們會走在陽光裡,在台灣恐怕剛好相反。
在都市中行走觀察,除了看到什麼,也要問沒有看到什麼。例如遊民,是我們視而不見,還是社會利用各種排除手段,讓他們無法在都市中生存。塗鴉的清除是提高城市的競爭力,還是反映了都市無趣的秩序?我們也可以嘗試擴大觀察的空間範疇,例如觀察公共廁所的區位、設計與數量,可以推測此社會性別平等的程度;觀察公共座椅愈來愈多bum-proof(遊民無法躺臥)的形式,可以得知此社會進行的社會排除。
很樂見《城市密碼》這種城市觀察書籍的出版,也冀望在此類書籍的帶動下,讓市民對都市空間的生產有更為深厚的理解與參與。
延伸閱讀:
Cooper Marcus, C., & Sarkissian, W. (1986). Housing as if people mattered: Site design guidelines for medium-density family hous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這本書也深受「模式語言」的影響,寫作格式很相近,而其設計準則(254條)剛好比模式(253個)多了一個。)
Farbstein, J., & Kantrowitz, M. (1978). People and places: Experiencing, using and chang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ekerle, G., & Whitzman, C. (1995). Safe cities: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Ontario: Nelson.
Whyte, W. H. (1981).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video]. Los Angeles: Direct Cinema Limited.
Whyte, W. H. (1988). City: Rediscovering the center. New York: Anchor Books.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畢恆達
前言
城市是由場景構成,而場景是有語法的。本書將藉由闡釋場景背後的意義來譯解這種語法,包括隱藏的相互依賴性、看不見的力量,以及決定人們何以在城市裡那樣移動、聚集、停留,和表現種種行為姿態的不成文規定。這些場景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早已將它們視為既定的行為準則和熟悉的生活模式。經由解構一百個場景的語法,我們希望能揭露城市內蘊的邏輯──破解城市密碼。《城市密碼》包含了一百個觀察紐約市蘇活區的簡短心得。在這裡,來自各種文化和出身的人們過著他們的生活。購物、用餐、做蝴蝶餅、叫計程車、等紅綠燈、跟朋友約在咖啡館、走進地鐵、在公園溜狗,以上種種,連同其他許許多多的場景,造就了生意盎然的蘇活風情。但到底是什麼賦予蘇活區這樣的特色?
藉由呈現一百個直接觀察、分析而得的場景,《城市密碼》試著化被動為主動:不僅被動地欣賞這些場景,更鼓勵大家「觀察」其真義──了解形塑一個地方的力量,以及這些力量是如何營造其特殊的氛圍。這一百個得自蘇活區「現象學研究」的場景,可經由研究其他城市來驗證。或者,你也可以把它們拿來印證你自己的城市本能──下一次,當你在城裡的街上行走,你會發現自己正不自覺地走向有陽光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