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和平對話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最新趨勢。隨著ECFA的簽訂以及文化交流的密集展開,有關和平共存與相互理解的論調,已迅速地在兩岸社會中散佈開來。

  作者們試著提出 「civility」 的概念,作為大家集思廣益、共同思考兩岸和平對話的可能方向。在英文的語境裡,「civility」 同時意指「文明性」與「公民性」。扼要地說,前者攸關文化的精神性資產,後者涉及政治的行動與制度,而道德則是連結兩者的橋樑。從「文明性」出發,我們將被迫回到歷史與情感的面向,透過共享價值與同情理解,來求索和平之深層的文化根源;從「公民性」來看,我們則需扣住公民與政府的面向,藉著公民社會與政府政策,來探詢和平之可行的實作管道。

  收集在本書中的八篇論文,大抵上即是在「歷史」、「情感」、「公民」與「政府」這四大軸向上,進行相互詰問與交錯論證,但求增進學界對於兩岸和平之路及其障礙的理解範圍。沿著「文明性」與「公民性」的思維理路,本書論文雖然各具特色並有獨立的中心論旨,但整體而言,它們約莫呈現出了以下四點共同特色:

  第一、重視價值信念:本書的作者一致認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所需具備的共同基礎,並不在於經濟利益,而在於價值信念;同樣地,對於兩岸和平共榮造成最大挑戰的問題癥結,也不單單涉及「讓利」與否的爭議,而是來自於歷史、情感、制度與公民認同上的嚴重分歧。

  第二、重估西方理論:本書所收集的論文固然大多藉助西方價值與理論觀點,來反思兩岸和平的共同基礎,但在論證上,這些論文均避開了西方中心主義的限制,而以文明性與公民性在兩岸特殊歷史情境中的體現,作為問題焦點與陳述主題。

  第三、開展多元觀點:雖然不同的作者對於兩岸共存共榮的前景,懷抱著不同的期望與憧憬,但每位作者都勇於提出自己探索和平基礎的可能方案,從而豐富了這場對話的素材與內容:從自由主義的道德對話、價值多元論的積極和平論述、共和主義的國家理念、懷疑主義對強權政治的批判、兩岸情感結構的同情理解、第三種中國想像、公民論壇與審議民主、到風險管理,在本書中,作者所提及的理論觀點,既多元且深入。

  第四:開拓對話空間:順此,本書的另一特色是:超越「狹隘的中國地域主義」與「天真的西方普遍主義」。也因此,在本書中,讀者處處可見作者們力圖擺脫極端民族主義的僵局,以另謀兩岸和平對話之空間的努力。


作者簡介

曾國祥: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助教授
徐斯儉: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
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汪宏倫: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范雲: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陳明通: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

 

目錄

序  「文明性與和平對話」國際學術會議開幕致詞--黃煌雄
導論  從衝突對抗到和平對話--曾國祥
第一章  人性尊嚴與道德對話:尋求兩岸社會的價值聯繫--曾國祥
第二章  國際關係主流理論夾縫中的兩岸「和平」思考:一個價值多元論觀點的理論嘗試--葉浩
第三章  兩岸正在走向「穩定和平」嗎?尋找兩岸公民社會的共同政治價值--徐斯儉
第四章  賤民宣言,或者,台灣悲劇的道德意義--吳叡人
第五章  淺論兩岸國族問題中的情感結構:一種對話的嘗試--汪宏倫
第六章  「台灣共識」如何可能?一個來自公民社會的觀點--范雲
第七章  中國因素與兩岸公民社會對話--吳介民
第八章  兩岸政治安全困境的風險管理與和平共存基礎的價值創造--陳明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2
    $199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84
    $270
  6. 新書
    85
    $272
  7. 新書
    88
    $282
  8. 新書
    88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