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產品的充足供給是保持社會安定和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基本條件。要保持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必須建立一套符合客觀經濟規律要求的農業生產經營制度。
當中國的農業經營制度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時,農業生產就停滯甚至倒退;而當農業經營制度符合客觀經濟規律時,農業生產就得到迅猛發展。
為建立一個有效的農業經營體制,我們進行了反覆的探索,新中國農業經營制度變遷的過程也就是在實踐中逐步找到一條正確發展道路的過程。
農業經營制度是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與管理制度的總稱。農業經營制度決定了農業生產各種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以及相應的分配制度。能否有效地發揮各種資源的效率,是檢驗農業經營制度優劣的標準。
中國農業經營制度的變遷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個體分戶經營向集體統一經營的演變,第二個階段又從集體統一經營回歸到個體分戶經營。前一階段有近30年時間,後一階段到目前為止已實行了約40年。
本書只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制度變革問題進行系統性探索的開始,我們希望並相信本書能夠引起更多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尤其是相關經濟、管理學界的學者的關注,從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制度變遷的縱深研究,為社會制度變革和創新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論依據和決策支持。因歷史資料搜集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書中的觀點和方法還有許多不完善、不成熟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