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孩子健康的6大環境毒素:快速了解毒素來源與防範之道
- 作者:莉碧.瑪唐娜
- 原文作者:Libby McDonald
- 譯者:曾育慧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2-06-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721790
- ISBN13:9789862721797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關心子女健康必讀!
看不見的環境毒素,不僅危害你的健康,更會讓你的小寶貝氣喘、過敏、罹癌,甚至影響孩子將來的智力發展!本書幫你迅速掌握六大危害孩子健康的毒素重點知識,並提供簡易防範之道,讓孩子遠離環境毒素。
你知道嗎──
*不論男女老幼,國人體內的鉛、汞、塑化劑等環境毒素濃度,都較歐美先進國家高出數倍!
*女性在少女時期攝入體內的鉛,仍會在懷孕和哺乳時傳給小寶寶,嚴重影響孩子智力發展!
*全台20多個燃煤發電廠,排放的汞廢氣會造成孩子學習障礙與行為問題!
*濫用塑膠製品,會影響男嬰生殖系統的發展,讓女孩過早發育、肥胖、甚至誘發乳癌!
*儘管多氯聯苯已禁用多年,依然會透過大氣、母乳、肉類產品,傷害孩子的神經系統!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胎兒和身體防禦系統尚未完備的孩子?
本書針對鉛、汞、塑膠、多氯聯苯與阻燃劑、空氣污染、殺蟲劑等六種孩子最無力抵抗的環境毒素,綜合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結果,並納入醫學、毒物學、環境學等方面頂尖學者專家的見解,為讀者提供最精簡的毒物資訊與防範之道。每章亦附有與台灣相關的毒物資訊與查詢網站,有助讀者快速掌握國內的最新毒物消息。
為了讓下一代更健康平安地成長,請當孩子的毒物捕手,一同為家人監督政府與廠商,守護你我賴以生存的寶島!
本書特色
1.以身為人母的角度撰寫,文字平易近人。
2.內容精簡實用,忙碌的現代父母而言很容易進入。
3.除了國外資訊,亦會適時補充與台灣相關的資訊。
作者簡介
莉碧.瑪唐娜 Libby McDonald
身兼作家、紀錄片導演和母親等多重身分的莉碧.瑪唐娜(Libby McDonald),與丈夫和四個孩子住在艾迪倫達山。她的紀錄片作品包括新校規(New School Order,日舞影展開幕片)和恐怖小鎮(Terror Town)。瑪唐娜女士是兒童權益的行動倡議者,曾經創設二所學校,一所名為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y),位於紐澤西州的澤西市,為專門提供弱勢孩童另類教育的公立學校;另一所是位於上紐約州,提供華德福教育的湖濱幼稚園(Lakeside Preschool)。
譯者簡介
曾育慧
雲林人,台大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國際衛生、貧窮與社會體系之間的關聯。課餘從事翻譯,作品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自傳《窮人的銀行家》、揭露製藥產業不當經營的《藥廠黑幕》、英國BBC電視節目文字版《食物的真相》等十餘本譯著。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第一章 揭開真相--一年來的調查研究
第二章 鉛--根本「沒有」所謂安全的門檻
第三章 汞--受汞汙染的魚類
第四章 塑膠--丟掉不好的塑膠製品
第五章 多氯聯苯與防燃劑--新舊致癌物質
第六章 空氣汙染--髒空氣會損害孩子的腦部
第七章 殺蟲劑--哪些食物才安全?
第八章 一個比較安全的未來--為何我們能抱持希望,以及為何需要隨時保持注意
十個關鍵步驟
給你的小兒科醫師與牙醫師的問題
譯序
曾育慧
翻開近代台灣環境與食品安全史:五十多年前全台大量使用致癌DDT做為殺蟲劑和頭蝨藥;四十多年前美商RCA在公害污染後延續至今的職業災害;三十多年前因食用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讓兩千多名油症患者身心受創,遺毒禍延下一代;廿多年前引起社會恐慌的輻射屋,輻射兒慘遭排擠;十幾年前因燃燒廢電纜造成環境戴奧辛污染;到最近震驚全台與國際社會的塑化劑事件和瘦肉精使用規範爭議…,每一頁不但令人膽顫心驚,毒害殘留體內的陰影更是揮之不去。
台灣從成衣紡織等輕工業,進入石化塑膠到電子產業時代,奉經濟成長為至高無上的價值,每個階段都伴隨著環境污染、國民健康惡化,以及差距愈來愈大的社會不平等。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們再也不能安全地走路上下學、放學後不能在家門口玩耍、家長們為了加班賺錢把小孩交給安親班和保母照顧、大人小孩總是處在緊繃的競爭環境?、政府為了拼GDP強徵農地,截取水源豢養更多工業區…我們犧牲的豈只是健康而已!
在近幾起公衛事件當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持不同於官方立場的專家有可能失去專家身份;另一方面,財勢雄厚的企業可以收買學者發表符合商業利益的研究成果。這兩種可能都令人失望,但是《危害孩子健康的六大隱形殺手》的作者提供了第三個可能,那就是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專家,而且這並不難。疼愛小孩和關心居住環境是天生的,光是這麼簡單的動機就足以讓一名家庭主婦寫下一本精彩易懂的作品。從學術角度來看,這樣的研究也許不夠嚴謹,部份結論(比如完全不吃魚)可能過於激進,但事實上許多環保規範確實是基於預防和事前預警原則所產生的。況且書中提到的各項食品、用品與環境問題在號稱石化王國的台灣,依然是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議題。
本書鼓勵包括媽媽在內的一般人,為家人守護環境,確保下一代得以健康地成長。即使只是單純的消費者,在經歷這些事件後,我們也不能一再遺忘過去的教訓,輕易相信賣場上擺出來的商品是安全的。除了寫書之外,我們可以做的事還很多,包括養成有意識的消費習慣,透過社區與社群網路形成集體壓力,聲援消費者權益與環保團體,以具體的行動監督政府與廠商,要求落實訊息揭露並建立嚴謹的物質管理系統,重新取得我們做為消費者和地球公民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