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國的基礎,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繫乎教育的良窳成敗,是以古今中外的政治領袖,莫不以設教興學為先務之急。如就個人言,教育在啟發個人的潛德潛能,使其心智人格均能向上向善發展,而成為一個「全人」或「完人」。宇宙生物何其多,唯獨人類才有教育活動,才成為萬物之靈。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教育始自家庭,家庭是人生最早接觸的教育環境,而父母是人生第一位老師。孩子繼而要接受幼稚園教育、各級學校教育,更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社會教育。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才是理想完美的教育,而五育以德育為首要,蓋人以德為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學》)「修身」就是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品德倫理教育,是長久潛移默化的過程,宜自童蒙開始。「蒙以養正,聖功也。」(《易經》)重視童蒙養正,才可有聖人教化的功德。
最佳的教育,應該是心靈的教育。心靈的教育,表面上看起來微不足道,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可要知道,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為改變孩子一生的轉折點,其影響甚至決定孩子能否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孩子的心靈比身體更需要呵護。
我們要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來引導孩子,用高尚的品德來啟發孩子,使他們都能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社會未來的中堅。所以,在孩子張開臂膀高飛之前,父母及老師必須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教育不只是知識的灌輸,只有知識的灌輸,已經無法滿足國家社會對人才培育的需求,良好的倫理道德教育,才是今天所要關切的熱點。
自古以來啟迪童蒙有許多讀本,諸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昔時賢文》、《聖訓廣諭》、《開蒙要訓》、《童蒙須知》、《童蒙訓》、《童子禮》、《小兒語》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是啟蒙教育的教科書。
自從新式教育出現以後,蒙書曾經沒落好長的一段時間。今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大倡品格教育與讀經教育,這些蒙書又重新被重視。讀經教育是一種文化傳承,也是一種語文教育,更是一種倫理道德教育。因為這些經典都是先聖先賢所編撰的,歷久而彌新。
自90年代起,兒童讀經在兩岸三地,乃至海外華人社會,已蔚為風潮,在國民小學更是風起雲湧,甚至在社會上也有許多讀經的團體。《弟子規》是一本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重要讀本,它確實是一本「聖人訓」,可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它是一本重要的啟蒙教科書,不但國民小學用它,很多企業團體、監獄,也用它當倫理道德教材。
筆者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發現大陸有關《弟子規》的書很多,臺灣反而不多見,於是不揣譾陋,撰寫《細說《弟子規》》這本書,思為啟蒙教育與倫理道德教育略盡棉薄而已。至望博雅宏達教正為幸。
劉昭仁 序於實踐大學
2011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