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期許家將躍上國際舞台
屏東慈鳳宮肇建於清朝乾隆二年,距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歷史。天財自民國八十九年起接掌主任委員,九十七年委員會改制為財團法人組織,再續任董事長。與阿猴媽祖結緣將近十一載。
十一年來,我們念茲在茲的是,如何善盡寺廟管理者對信徒對社會大眾的責任。我們都知道,天上聖母是台灣民眾最普遍最虔誠的信仰,遠從施琅領軍登陸台灣屯兵開墾,在全台各地興建廟宇,媽祖一直扮演離鄉背景移民社群的精神支柱。也因為這箇原因,各地媽祖廟同時也擁有廣大的信徒與信徒感戴媽祖回饋媽祖的資源。
屏東慈鳳宮遠在國境之南(舊稱阿猴),就歷史久遠與宮廟規模,我們並非其中翹楚。但我們致力於推動本土文化,發揚傳統藝術,善用寺廟資源,回饋社會的目標清晰明確。
這之間,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辦理的全國青少年八家將官將首大賽,接續已達八屆,投入資源甚鉅。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家將文化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最能代表台灣廟會活動的特色。
我們樂見此項活動可以結集成書,公諸大眾,也希望小將們更在技藝上精益求精,更進一步躍上國際舞台。
是為之序
郭天財 財團法人屏東市聖帝廟慈鳳宮 董事長
推薦序二
家將文化新美學
二百多年來,慈鳳宮巍峨的廟宇建築及壯嚴聖像,在屏東人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之一,但這座終年香火鼎盛的百年廟宇不只是民眾心靈寄託,近年還積極扮演民俗文化與地方教育的推手,以另一種形式發揮宗教大愛。
二○○六年慈鳳宮結合了全台十二間大媽祖廟主辦「全台五州媽祖大會香」活動,我有幸參與這場宗教盛會,活動過程中看到慈鳳宮動員統整圓滿執行各項流程細節,成功打響阿猴媽名聲,這才開始與慈鳳宮結緣,進而了解他們對文化的用心。
除此之外,慈鳳宮長年來照顧屏東學子,每年都頒發獎學金,平均一年至少要發出一百七十萬元的獎學金,但慈鳳宮不僅僅是曇花一現的捐助,還從長遠角度為弱勢家庭學子們設想;設立高職優秀學生長達三年的助學金,扶植孩子們直到畢業。
尤難可貴的是,慈鳳宮創新舉辦「全國青少年八家將、官將首大賽」,把過去易招致誤解的家將文化變成全國性民俗藝陣文化盛事。
將,是台灣特有的民俗文化,專司捉邪驅惡、鎮煞安宅,但青少年八家將一張張油彩妝容底下,往往是一顆顆血氣方剛、易感的心,需要開導、關懷,慈鳳宮透過比賽,為這些青少年哪叱提供一個舞台揮灑青春精力,正如傳說中媽祖為大海迷航的漁人點燃明燈般,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家將賽事舉辦近十年來,規模一年勝過一年,不僅僅是民俗交流盛會,每次活動都吸引許多民眾參加,扭轉家將的負面形象,而青少年家將則從喝采中獲得肯定尊重及建立自信,無形中發揮社會教化功能,這項賽事意義何其不凡啊!
「就是要將」這本書蒐羅調查家將文化,訪談文史工作者、將團、陣頭劇坊、台客搖滾樂團到大專院校文創商品開發,經由不同層面探討,呈現家將文化在時代演進下多元面貌及發展為台灣新美學的可能性,讓民眾認識不一樣的家將文化。
「歡鑼喜鼓咚咚隆鏘,鈸鐃穿雲宵,范、謝將軍站兩旁,叱吒想當年…」,這是人人朗朗上口的民歌「廟會」,其中的范、謝將軍指的就是家將之一,家將文化早已融入庶民生活,下回如果您看到廟會陣頭,不妨停下腳步,換個角度欣賞,您會看見新的感動。
屏東縣副縣長 鍾佳濱
推薦序三
將團是無形文化資產的寶庫
家將和官將首是台灣廟會中經常可見的宗教藝陣,他們總是威風凜凜地走在神轎前,擔任駕前侍衛隊、負責開道、驅煞的任務。將爺面譜鮮豔的色彩,韻律的舞步、誇張的動作,十分引人矚目,但一般人對家將或官將首團體,卻又大都抱持負面的觀感,認定他們是幫派組織,跳將的孩子是不良少年,這種錯誤的印象,使得將團的形象被污名化,許多家長也嚴禁孩子加入將團組織。
但其實,家將或官將首,可說是所有表演藝術種類中,規矩最嚴、禁忌最多的一種。因為跳將源自古代的「大儺」,自古以來即充滿神秘的宗教色彩,將團出陣的過程,從請神、開面、淨身、喊班、領令、出將到繳令,過程嚴謹繁複,保存了古代大儺的神秘性,而將爺的造型、肢體動作、科儀也顯得非常莊嚴、神聖、肅穆而威厲!
家將與官將首的造型、人數、動作都不相同,但均屬於「陰差」性質,負責執行緝凶驅煞的工作,除了神聖又神秘的特質之外,跳將同時更是一種表演藝術,其中,將爺的面譜屬於彩繪藝術,行進的台步身段是民族舞蹈,武打動作是國術,服飾裝扮屬民俗工藝,因此是融合各種民間藝術於一體的表演藝術,兼具了神聖與世俗的特性。
將團是台灣特有的宗教藝陣,一般認為家將形成於台南白龍庵,官將首則是創自新莊大眾爺廟,南部地區以家將居多,北部則以官將首為主。台灣將團組織由於各自組團、成員重疊,且因多數將團均未立案登記,因此將團數量難以估計,但其總數粗估可能高達一千團之多,是台灣民間最普遍的藝陣團體。
家將和官將首的成員多半屬業餘性質,且無可諱言,許多將團成員都是由中輟生或學業不好的學生所組成,他們可能也只有在畫上臉譜、穿上將服時,才能盡情揮灑自我,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在扮將時恢復了自尊、建立了自信,得到民眾的尊敬和掌聲。
而一般若對將團有負面印象,大多是源自對將團的誤解,或觸犯了出將的禁忌──例如見到青少年聚集、揮舞法器就以為他們是不良幫派;或在出陣遶境時任意、莽撞地穿越將團隊伍,造成「破陣」而不自知,而年輕氣盛的孩子,更因人多勢眾,非常容易擦槍走火與民眾發生衝突!但若因此認定將團喜歡打架滋事,這根本是倒果為因的偏見!因為所有的將團都是希望自己扮相莊嚴、表演精彩,贏得民眾欣賞與肯定的。所以,讓更多人真正瞭解、打破誤解,確實是保存並進一步發展將團文化的重要工作!
屏東慈鳳宮媽祖廟,自九十一年起舉辦家將、官將首匯演比賽,藉由競技方式提升跳將的技藝,同時也標定了家將與官將首的藝術地位,至今,慈鳳宮「全國八家將、官將首大賽」已成為將團指標性比賽,且成功塑造了慈鳳宮阿猴媽祖的文化特色。
《就是要將!──家將美學疾風迅雷》,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台灣的將團,使用E世代的語彙,讓現代的年輕人認識家將、官將首的內涵,藉此扭轉社會大眾對將團的錯誤認知之外,也希望讓跳將的青少年瞭解家將、官將首的深層底蘊,及台灣將團發展的狀況,更期待此書能讓扮將的青少年,繼續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而得到自我肯定與自信!因為,出將是神聖的宗教科儀,跳將是精彩的表演藝術,將團是台灣特有的民俗總體藝術,將文化是獨步全球的非物質文化瑰寶!
林茂賢 台中教育大學副教授
文建會無形文化資產中央審議委員
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