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村落

垂直村落
定價:650
NT $ 335 ~ 585
 

內容簡介

  本專書是〈垂直村落〉撥動城市界線的階段性紀錄,裡面完整收錄了現場展示的內容,以及各種研究思維在過程中的起承轉合。

本書特色

  群樓攻擊(Block Attack)正在東亞!讓這些城市一夜之間豬羊變色。巨量的塔狀、版狀與塊狀大樓橫掃著已經過好幾個世紀進化而成之傳統村落-社區。塞滿像一個模樣的住宅單元,這些沒形沒狀的闖入者以人們負擔得起的價格提供西方標準的生活方式,卻犧牲掉差異性、彈性與個體性的表現。

  是否有能替代這作法的方式?我們是否能為亞洲城市想像一個新的開發模式?我們是否能將這些地區密集化但傳統村落之非正式性仍得到保存的方式?我們是否可以創造垂直的村落,一個三向度的社區,可以把個人自由、多樣性、彈性,與鄰里生活帶回到亞洲,甚至是西方的城市?

  在這本書,MVRDV與The Why Factory一齊探索這個夢,並感謝貝拉罕建築學院與其他多的貢獻者的協助。垂直村落是The Why Factory有關未來城市系列第四本著作的主題,也是台灣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之明日博物館2011展覽的主題。

 

目錄

1.策展宣言 4
Winy Maas

2.群樓攻擊 10
MVRDV

3.社區特質 38
MVRDV

4.亞洲都市村落的生與死 66
MVRDV∕The Why Factory

5.未完成之生活想望 132
MVRDV 與 出日頭音像農場

6.造屋主 168
MVRDV 與 Axis.fm

7.夢想 194
MVRDV

8.Google 網路搜尋 206
The Why Factory

9.演進測試 220
The Why Factory∕Berlage Institute

10.專家訪談 264
Samia Henni 訪談: Alfredo Brillembourg & Hubert Klumpner, Lieven De 
Cauter, 張盈智, Winy Maas, Peter Trummer, 曾嬿芬, Jaap Wiedenhoff

11.超級聚落 294
The Why Factory∕貝拉罕建築學院∕塔魯瑪迦大學

12.五個村落 376
The Why Factory

13.村落製造器 420
MVRDV∕The Why Factory

14.生活在……的一天 470
MVRDV 與 Wieland&Gouwens

計畫大事記 496
MVRDV 與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附錄∕垂直村落展區照片精選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前言

垂直村落的完成。未完成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如果有一個夢想可以持續多年不墜,那必然是因為這個夢想總是完成在未完成之上。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脫胎於投入建設業二十多年的母公司忠泰集團,它的存在是來自對建築本質一個極為簡單的探究:建築是生活的載體。許多人建造房子,然而更應當有人去開發生活的想像,讓人們對「環境」的定義,從家的侷限提昇到城市的尺度,也讓城市對「生活」的關懷,從個體擴散至群體。城市的大夢打造不易,我們何其有幸擁有無數的夥伴,那是來自城市各處的不同的詮釋者及閱讀者們。

  〈明日博物館〉計畫是這個概念的第一項嘗試,從2007年至今。基金會以母體企業現有的土地或空間資源為基礎,媒合設計、藝術、建築等不同介質,使空間成為催化觀點轉變的種子,不論是販售生活價值的心靈超市、藝術家歸回土地及心靈故鄉的稻田,或是與自然力量寧靜對話的風車及水池,不同的展示情境裡,人們作為參與的客體,也作為這些時代與空間議題的構成主體。

  在走入第五年的此時,第四檔展覽〈垂直村落〉用勇敢且奔放的態度,為〈明日博物館〉創造了新的節點,這自然與策展人荷蘭建築團隊MVRDV及T□F對東亞都市的大膽破題與耗時三年的踏實研究有關。最初的兩年半間,〈垂直村落〉持續朝向興建展覽建築的目標進行思考,原先設定在松江路上的老舊街廓中融合原有房舍搭建真實的垂直村落,卻因基地現存的加強磚造建築結構安全問題,一度移轉基地至大直美麗華後方的千坪空地,其後在環境條件、空間尺度與論述深度的反覆評估下,〈垂直村落〉於是從展覽提案、建築案,進而轉型成最後呈現的研究計畫模式。

  歷經兩次基地變更,〈垂直村落〉最後與基金會一起重新落址在「中山創意基地URS21」,這裡原是1930年代建成的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送、零售倉庫,1999年隨專賣制度廢止而沈寂後,一度成為社區居民心目中蕭瑟詭譎的異世界,2011年起,由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納入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計畫,忠泰基金會取得經營權,當她以中山創意基地的身份再出發時,要轉換的不只是空間意象,更是地方上的社群組構關係,以及城市對生活與環境的想像,同時也給予〈垂直村落〉一個真正與城市生活、城市人毗鄰的機會。

  明天總是一個未完成的夢想,每一場展覽也都不應有句號,本專書是〈垂直村落〉撥動城市界線的階段性紀錄,裡面完整收錄了現場展示的內容,以及各種研究思維在過程中的起承轉合,這個展覽開始於一個問號,也止於一個問號,2008年垂直村落前,MVRDV問台北:「What's Next?」,2012垂直村落後,我們站在新的界線上,將仍舊繼續這樣反問自己。

 

內容連載

【策展宣言】
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數百年來,東亞城市的紋理是由許多小尺度、非正式,且經常是「輕簡的」建築物構成,如北京的胡同,或小巧且幾乎全是木造的東京町屋,新加坡的村落,雅加達的聚落,與台北透天厝的屋頂增建。 這些都市村落形成一些社交緊密,但其強烈的個體性與差異性仍得以維持的社區。因為它們大部份是,或曾經是低下階層的居所,也因為這裡地價低廉,改變就相對容易……

從第二個千禧年開始以後,這些城市在人口成長與經濟力量的驅使下快速地改變。在無情的群樓攻擊下,厚重的塔狀、板狀、塊狀等大樓,挾著重複再重複的居住單元、樓層平面、立面大肆入侵,將已有好幾百年歷史的都市村落秋風掃落葉般刮個乾淨。這些外來的建築型態帶來西方標準的生活,卻在過程中徹底摧毀本土的社區型態。新的做法既妨礙創新,也阻斷差異性、靈活性,與個體性等概念。 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來開發這些地區?我們是否可以將都市村落的密度提高卻無須犧牲它們的非正式性?我們是否可以運用這些非正式性的原則,進而產生新的鄰里社區?如果我們能將都市村落垂直化地成長,是否能夠提供單調的群樓之海之外的另一種方案?


這樣的做法可以讓擁有露台與屋頂花園且適合休閒活動的住宅類型得以出現。這種舒適的生活方式甚至連中產階級與上層階級都能被其所吸引,進而引領社會更加融合並更不具隔離性。住宅可以和小型辦公室、工作室結合。與群樓不同的是,這新型態的村落能使立基於個人表現與突顯個性的建築得以存在。不妨想像一下……這是每個人獨有且獨特的「別墅」! 而這新型態的村落是否能以漸進的方式打造?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可行的模式讓都市建築自行組織建構?它是否能隨著時間成長、縮減與隨時間改變,就像史上記載的都市村落那樣?簡單來說:非正式打造的垂直村落是否可行? 這樣的建構需要建立一個架構與一套原則作為規範,以及在確保安全、採光、環境衛生與居民所有期望時,能照顧到每個元素的個別性。我們會需要哪些技術?關於健康的法規與空氣的權利該如何談論?防火規範呢?又是否可以分階段發展? 我們需要提供一個可行的模式,一個讓都市建築可以真正自行建構的方法,將個體性、差異性、集體性與密集化結合其中,作為群樓以外的替選方案。這模式能夠蘊育出垂直的村落,一個三向度的社區,將個人自由、多樣性與鄰里生活等,帶回亞洲城市,甚至是西方城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2
    $335
  2. 二手書
    72
    $465
  3. 新書
    85
    $553
  4. 新書
    9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