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從書名看來,「台灣抗日團體在大陸的活動」這個議題是一個政治史的討論,內容似乎是要說明台灣抗日團體的英勇事蹟?這個議題在民族主義史學的討論下,可以出現各種不同的歷史解釋。以書中的主角李友邦為例,不同的時空、立場就會對他形塑出不同的形象,產生不同的歷史評價。一種是強調李友邦在大陸的抗日活動,而將其描寫為台灣的抗日英雄。另一種是強調戰後及二二八事件中李友邦的遭遇和他的「死因」,還有白色恐怖時期李友邦家屬的遭遇,而將李友邦描寫為二二八事件中台灣的受害者,進而成為國民政府統治下遭受迫害的台灣英雄。第三種是強調李友邦共產黨員的身份,而給予負面的評價。至於大陸方面則是將他描寫為熱愛祖國的台灣志士,所以李友邦成為對岸政治宣傳下「一國兩制」的代言人,也成了中國政府描寫下熱愛祖國的台灣英雄。歷史與政治的關連錯綜複雜相當耐人尋味。歷史人物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中被後人論述,在不同的政治氣氛或不同立場的描寫下,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可以出現不同的歷史形象與評價,出現極端不同的歷史解釋。
從書中討論的團體來看,這些團體正好涉及台灣史與中國現代史兩種論述的交疊處。台灣史與中國現代史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兩者間有著不同的論述主軸。「台灣抗日團體在大陸的活動」這個議題正好涉及這兩個領域。問題不在於涉及兩個領域,而是夾雜在這兩種不同歷史主體及研究脈絡下的歷史事件或人物,我們怎麼解釋它、論述它。在中國現代史及台灣史的研究領域中,研究的場域間有著不同的區隔,兩者皆有其論述的主軸和脈絡。而二者在時代中的關係,也非單一軸線的歷史陳述能解釋。這個議題在現在的研究分類架構中,很難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這本書所探討的便是一個夾雜在兩種論述中間的議題,是一個重要但卻被長期忽視的課題。過去研究日治時期台灣史的學者多將注意力集中於島內的反抗運動,忽略海外台灣人風起雲湧的抗日活動;而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又僅從中國角度著眼,視台灣人抗日運動為中國抗戰的一環,二者的論述脈絡都有很大的侷限,對這一議題也都有邊緣化的傾向。
一九三○年代後,台灣島內的抗日運動受到日本政府的壓制與分化,逐漸分裂瓦解。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戰時體制下台灣的政治運動也逐漸消聲匿跡。沒有放棄抗日運動或者未被殖民政府收編的台灣抗日人士,唯有以「間接射擊」的方式轉移陣地到大陸繼續從事抗日運動。二戰期間在大陸的台灣抗日團體相繼成立,這批在大陸從事抗日運動的個人或團體,不僅是國民政府瞭解台灣情勢的主要管道,對國民政府處理台灣問題亦產生重要影響,更再戰後台灣接收及政局安排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這本書主要討論的是二戰期間在大陸的台灣抗日團體,說明二戰期間台灣抗日團體在大陸的處境及其與國民政府的關係。並嘗試於歷史解釋的過程中,分析台灣及中國兩種不同的主體論述,避免淪於單向的歷史觀。主要透過爬梳大量原始檔案史料,譬如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典藏的《台灣革命同盟會活動》、《台灣善後問題》、《台灣聯繫》、《台灣問題》、《台灣問題參考資料》,以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所藏《朱家驊檔案》中的《台灣黨務》等資料,對這些問題做深入分析。
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歷史。這本書從寫作到出版到再版,經過十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我的人生經歷了許多曲折路途,心境上也有很大改變。說來有趣,我當時的出發點並不是要討論政治,更不想討論抗日,我只是想去探討當時台灣人在時代中如何尋找一個出口。老實說,我寫文章討論的對象,多數都是從自身出發。我想瞭解我自己,卻無法從自身下手,只好藉由另一個時空的另一群人,來看看他們的遭遇,好瞭解自己的困境。我找不到自己生命的出口,所以想看看另一個時間與空間中的人群,如何尋找自己的認同,瞭解自己的遭遇。這本書是寫完了,然而我的困境依舊沒有解決。所以這本書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因為尋找自己的故事將會繼續下去。
這幾年來我的研究開始轉向到台灣基督教史,討論十九世紀台灣基督教徒的改宗過程。「在大陸的台灣抗日活動」與「十九世紀的台灣基督教徒」,看似兩個完全不同的議題,不同的時空背景。研究的領域似乎有很大的轉變?事實上,我在這兩個主題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討論主軸,都在探討時代的洪流中,個人或群體如何尋找生命的方向與意義。說明個人或群體在面臨的社會處境下,如何調適與轉變。兩個不同的主題中,共同的議題都是在探討人在社會中如何尋找方向、在時代環境中如何掙扎,找尋自我認同的過程。當然尋求不一定尋見,掙扎不一定掙脫。有的故事是悲劇,有的是喜劇,更多的是沒有結局。
感謝主,在我人生的路途上,總是為我預備道路,教導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得著智慧的心。這本書的完成及再版得到許多師長、同學、朋友的鼓勵與支持。謝謝許達然老師如同父親般的帶領看顧,謝謝古鴻廷老師在課業上給予方向,在生活上也讓我有很多的學習。謝謝王成勉老師在我寫作及出版過程中給與最大的鼓勵和支持。特別謝謝楊維真老師,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所給予的幫助,謝謝你在我失眠的夜裡,陪我談人生、討論問題。另外,還要謝謝呂芳上老師、李南海老師、胡春惠老師、高純淑老師、陳鴻圖老師、劉維開老師、賴澤涵老師等,在許多會議上給予的意見。更要謝謝吳文星老師、李國祁老師、張瑞德老師在課堂中所給的意見。再者,感謝許聶德寧老師,在我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給予的協助。多年寫作過程中,謝謝家人陪我一同渡過,謝謝團契弟兄姊妹,黃哥、美英、家麟、周得,彼此間的相互扶持與代禱;也要謝謝保潔、詩盈、宜秋、相文及求學各階段的同學、學長姐、學弟妹,他們在漫長人生中,適時給予許多鼓勵和啟發。最後,謝謝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提供圖片,謝謝五南機構台灣書房,讓此書得以再次出版。
王政文書於大度山
二0一一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