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盧序
林毅夫醫師:多謝你為台灣寫了這麼一本讓人深思的書。
你超越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踏入民間故事的領域!
動機當是關心故國—台灣,而集結心血完成這一本《鴨母王—台灣人翻身自主的願景與掙扎》。
在「五都選舉」的熱戰中拜讀,從專業和關心交織互動而成的這本書,一方面讓我舒鬆緊(糸朋)的情緒,一方面卻讓我有「痛」的感覺。台灣這國度,有著被稱呼做「美麗島」的美麗,深綠的山林,肥沃的土壤,培育出無數優秀的人才。然而長年得忍受異族的統治,經歷殘酷爭鬥的民族,在困難中掙扎脫困而形成集體的「受虐性格」,患上了失去集體記憶的症狀。這就是我說的「痛」。
前天,在台南宏偉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應該是「台灣國立文學館」吧。統治者硬是要矮化台灣),和讀書會的會員分享「我的兒童文學觀」。我講起英國「鵝媽媽的童謠」,從十八世紀已經開始有人收集他們的祖先留下的傳承的童謠五十六首,到二十世紀已經收集到八百首,且有專注的辭典。成為英國人父母要唸給小孩聽的兩本書、除了聖經以外的一本。然而在台灣,傳承的囡仔歌、祖先傳下來的故事,一百多年來受到統治者對本土文化的壓制甚至消滅,更加引進輸入的文化,刪除台灣人對鄉土的記憶,喪失對台灣的認同。格林兄弟在拿破崙攻打德國,德國人對自己的民族失去信心的時候,下鄉找尋德國的故事。他們說:「從故事可以聽到祖先血液的脈動、可以喚起民族共同的感情、培養出對鄉土的愛。」
我在「國際基督教大學」專攻兒童文學的時候,教授說:「每一個民族有他們自己的民族英雄。當社會遇到困難或災害的時候,會出現不顧自己的安全,甚至生命,勇敢地面向社會需要的人。」他要我們在暑假寫一篇「英雄故事」。大學裡有從韓國、美國、瑞典、印尼來的留學生。他們都有他們的民族英雄。而我呢?我在台灣,從沒有聽過台灣的民族英雄故事。我找出《鴨母王—朱一貴的故事》,加以改編。這篇故事還得了『A+』。是《台灣歷史童話》裡〈鴨母王朱一貴〉故事的原形。
你在〈7-2-3
命運寄託毀滅者的鴨母王〉裡,論到我寫的這篇故事。你慶幸我的朱一貴打倒了台灣人願景的毀滅者王珍,卻遺憾於將命運寄託在另一個毀滅者,康熙皇帝。誠如你說的,我的「鴨母王」是從二二八起義得到靈感。二二八事變中,台灣人的代表聽信陳儀的虛與委蛇、更沒有覺醒在其背後蔣介石準備的血腥屠殺。事後,不知讓多少台灣人咬牙切齒於他們的欺騙、暴力;自身間的分裂、憎恨。我就是不願意台灣人重演如此的歷史。在《台灣歷史童話》,從荷蘭人盜取「熱蘭遮城」的土地開始,我一次再一次地寫下台灣人聽信「毀滅者」的甘言陷入陷阱的故事,為的是要台灣人記取教訓,重組集體記憶。同時,我用文學的方法哀弔這些屬於台灣的英雄,不甘願他們被統治者雕塑成嘲笑的對象。我要台灣的英雄重取生命,讓他們的氣節、浩氣,成為台灣小孩自尊心的來源。
在兒童文學的學習過程中,聽說過故事能讓精神病患從苦境脫身,或從走進死胡同似的狀態,克服困難找到出口。你用科學家實事求是,正視事實的態度,分析朱一貴的故事。我用想像創造出非現實的世界,寫出欺騙、暴力、分裂、憎恨,毀滅了台灣人英雄的故事。與你似有觀點上的交鋒。無論如何,你已經替台灣人寫出回顧過去,展望將來的作品了。
盧千惠
自序
寫本書的動機原出於想了解朱一貴起義事件中,他與杜君英兩人鬧翻的真實原因,這是作者在寫《台灣人症頭:受虐性格的精神分析》一書時,接觸到朱一貴的歷史資料而起的好奇心。然而,歷史資料稀少,不足從事實面對兩人做心理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收集資料過程中,翻閱到幼時聽過但忘了的鴨母王傳說,反而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心理資料,它是在描寫台灣人翻身自主、超越自己的普世性課題。在檢驗各種版本的鴨母王故事中,更發現它們顯現台灣人在「中國黨—中華民國」統治者下對翻身自主這課題的掙扎。本書就從心理的角度對鴨母王故事的意義與演化加以探討。
前言的部分轉述幾位心理學者對故事中「象徵」與「情節」的解釋,指出它們如何代表心裡的各種慾望、感情與思想,又如何描寫其間的衝突、掙扎與解決辦法。其中兩位學者指出這些課題與故事形態是普世性的,更說這是人類「集體潛意識」給我們的訊息,它引導我們的人生旅途,描述我們如何發現與發揮潛能,又告訴我們人與社會、世界的關係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介紹鴨母王故事的歷史背景、故事的可能年齡,又一字不漏的轉刊1936年朱峰執筆的經典作〈鴨母王〉。然後,以上述的解釋原則來分析鴨母王故事,解釋它如何以象徵與情節表達出台灣人的自我甦醒、翻身自主、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在失敗主義下的自卑與自賤。
第二部從心理學的觀點詳細分析與解釋朱峰之後所出現的經典型鴨母王故事,陳述它們在毀滅者(統治者)的陰影下如何保存、同時又踐踏願景。在這部的後段,本書列舉與分析一些新出現的、進取性的、維護台灣「翻身自主」生機的故事,指出它們不再受困於將願景拿來與外來毀滅者討價還價,反而轉向往內心尋找解決方案,它們將生機的空間放在價值觀、價值與路線(可能是未開拓的)的選擇上。
在總結的部分,作者回顧、整理前面的分析與討論,以歷史傳說為「被統治者」的歷史的角度,說鴨母王的故事反映出台灣人在「被統治者」心態下的社會、政治行為,點出一些鴨母王故事作者的「失筆」是台灣人的「集體潛意識」對翻身願景的提醒,又說那些往內心尋找答案的故事,它們所傳達的信息也反映在今日台灣人「尋找靈魂」的社會、政治行為上。至於今後自我甦醒、翻身自主的鴨母王故事的演化,作者認為就是台灣獨立建國進展情況的鏡子。
附錄刊載有兩篇論文,第一篇〈普世性的台灣故事:蛇郎君—美女與野獸〉,這篇以對照比較的方式展示了台灣故事的普世性,它原置於鴨母王故事之前,原意是用它來襯托並強調鴨母王故事的普世性。但後來認為鴨母王故事本身的陳述與分析就足於顯現這特性,因此將之轉納於附錄。第二篇〈有如童話的杜君英〉是根據本就稀少的歷史資料,質疑歷史記載所稱朱、杜兩人決裂理由的真實性,又嘗試從心理運作的角度來推測其意義。
本書得以完成,作者非常感謝下列人士在各方面的熱心幫助(按筆劃):吳清桂、許幹男、劉宏章(各處尋找、收集文獻);王震昭、林甘甘、林志明、林英鶯、林邦夫、林健一、林健次、林瑞淇、許世模、陳東榮、劉宏章、簡忠松(他們熱心閱讀,從編輯、評論者或讀者的角度率直的提供他們的寶貴意見與鼓勵)。
作者更是感謝內人陳秋葺,她多年擔當起理家的總負責,讓作者在業餘有充分時間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