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經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套用魯迅的話說:「監獄本來是挺可怕的,但坐的人多了便沒有什麼可怕。」近期以來,中文互聯網上活躍的網友接二連三離開電腦到一個雖然地點不同但名稱相同的地方「度假」去了,一時之間,這種「度假現像」引起了人們的一片恐慌。因為這個全國連鎖店式的「度假地」的共同名稱叫監獄。(秦耕,《中國第一罪》)
作者於1989年以「反革命煽動罪」被捕入獄,一年後刑滿出獄。作者題記:「反革命罪是中國《刑法》中刑事犯罪的一種,而且是最為嚴重的一種……反革命罪列為《刑法》罪行分則的第一節,在《刑法》準備懲罰的全部414種罪名中,反革命罪作為一個罪類排在第一,也就是中國的『第一種罪』。97新《刑法》把罪的名稱從『反革命罪』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罪』.但位置仍排在第一。」
作者在獄中期間就想要把獄中這段生活寫成一本書,但出獄後的十二年中從未動筆寫過一個字。直到他在網上看到余杰說「我們要戰勝內心的恐懼」、杜導斌的「勇敢說」及任不寐的「專制是對人民心內怯懦的懲罰」時,他才突然明白他必須寫這段經歷。他要告訴人們:「監獄並不可怕,我是面帶微笑進去,又面帶微笑出來的。中國人只有首先戰勝對監獄的恐懼,才能擺脫監獄的囚禁;只有不迴避監獄,然後才能得到自由;監獄也是中國人通往自由之地的門檻。」
本書特色
《中國第一罪》是「勞改基金會」所發行的「黑色文庫」系列的第十六集。從2001年起,勞改基金會開始出版《黑色文庫》系列。從第一集徐文立的《我以我血薦軒轅》至最新出版由查建國撰寫的《鐵骨柔情》,勞改基金會已出版將近三十本著作。這些勞改倖存者的個人回憶錄及訪談錄涵蓋了五零年代遭整肅的地主及反右運動中受害的知識份子至九零年代在互聯網上發表文章的異議人士。從北京到西藏,從上海到夾邊溝,這些勞改倖存者的故事刻畫出中國歷史跨世紀的大悲劇。
作者簡介
秦耕
1961年生於陝西省丹鳳縣,1981年大學畢業。《零八憲章》簽署人,獨立中文筆會會員。在20歲前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後停止文學創作轉入學術研究。20歲至30歲之間的10年閱讀,完成了從一個專制主義的「情感憎恨者」向專制主義的「思想批判者」的轉變。1989年曾以「反革命煽動罪」被捕入獄,關押將近一年。從1989年開始罷筆,2002年在互聯網上開始恢復寫作。現居海南島,在民營企業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