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崛起:知識份子打造的城市

倫敦的崛起:知識份子打造的城市
定價:420
NT $ 190 ~ 378
  • 作者:賀利思
  • 原文作者:Leo Hollis
  • 譯者:宋美瑩
  • 出版社:貓頭鷹
  • 出版日期:2011-04-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206418
  • ISBN13:9789861206417
  • 裝訂:平裝 / 3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一個海島國家的城市,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首都?
倫敦如何牽動世界,影響時代?既掌握全球金融脈動,又是創意產業中心?

  走在時尚潮流尖端的倫敦,展現的現代化、閃亮的外表和繁忙的交通,都呈現著未來的意象。這個國際貿易的大熔爐,各種思潮在此碰撞匯集凝聚,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偉業。然而,倫敦有著很多層面,鋼鐵、玻璃帷幕背後,還留存著許多過往的歷史。

  其實十七世紀中葉的倫敦已瀕臨崩潰,古老的建築結構無法負擔急速成長的人口,內戰使社會分崩離析,瘟疫來襲還奪去十萬條人命。一六六六年九月二日晚上,布丁巷一間烘焙店竄出火苗,接著蔓延倫敦城,狂燒四天四夜。大火驅走了黑死病,也燒盡倫敦舊城的繁華,吞噬一萬三千兩百棟房屋、八十七間教堂,包括聖保羅大教堂與所有主要建築。作家艾佛林嘆道:「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可是只不過短短的六十年,倫敦猶如浴火的鳳凰,從灰燼中崛起,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國際貿易的風爐。

  倫敦是怎麼辦到的?本書作者翻掘龐雜的史料,發現倫敦重建史裡五個傳奇的角色,他們分別是:建築師雷恩、作家艾佛林、科學家胡克、思想家洛克,以及地產商巴蓬。透過這五個人的視線和經歷,我們重新走過一次倫敦重建史,以及整個英國社會的重生和轉型。我們也看見從十五世紀以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如何透過思想的洗禮,影響了一個世代的知識份子,最後改變一個偉大城市的發展路徑。

  本書核心雖在倫敦,實則寫整個英國的重大演變,及如何牽動世界。除了大時代的動盪外,我們從中看到倫敦如何在過往古蹟上重新建立未來。再也沒有比這一段艱困且輝煌的時期,更適合介紹英格蘭的政治與文化。

作者簡介

賀利思(Leo Hollis)

  賀利思,一九七二年出生於倫敦。曾就讀石林學院,並於東安格利亞大學修習歷史。畢業後回倫敦,花了許多時間以行走的方式探索倫敦城,著有兩本關於倫敦與巴黎歷史行腳的書籍。本書是由他長久以來對十七世紀的興趣發展而來。他經常在「獨立報」、「今日歷史」、「週日電訊報」、「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及評論,並曾在BBC、國家地理頻道與英國第五頻道現身說法。現與妻子和兩個小孩居住於倫敦。

  歡迎光臨賀利思的網站:www.leohollis.co.uk

譯者簡介

宋美瑩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藝術史碩士,諾丁罕泉河大學英文與藝術史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著作包括《陳第──文武雙全的古音學家》(台北幼獅,1995),英文學術著作《布雷克與版畫藝術(William Blake and the Art of Engraving)》(Pickering & Chatto,2009);已出版譯作《推理莎士比亞》(貓頭鷹,2007),《食滋味》(貓頭鷹,2010)。

 

目錄

推薦序 在知識運動浪頭上出現的城市──讀《倫敦的崛起》 楊照
給台灣讀者的信 世界第一座現代城市──倫敦
前言

第一部 內戰時期的孩童
一、有史以來英格蘭年輕人的最大危難
二、無聲的革命

第二部 復辟時期倫敦的興衰
三、復辟與復興
四、雙城記
五、「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第三部 我將再起
六、丈量城市
七、勘測司令

第四部 現代倫敦的形成
八、投機城市
九、古老與現代
十、政治的對立
十一、革命前夕

第五部 倫敦再生
十二、徹底摧毀,重新再造
十三、倫敦革命
十四、鳳凰崛起
十五、終點

注釋
參考書目
中英對照表
圖片來源

 

推薦序

在知識運動浪頭上出現的城市──讀《倫敦的崛起》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倫敦當然也不是一天造成的。

  造成羅馬最主要的力量,或說羅馬這個城市顯現的主題,是帝國的榮光,和一份自覺的文明驕傲。在羅馬逐步建造的過程中,跟隨著帝國的擴張,有愈來愈多不同地方的資源匯注到羅馬來,也有愈來愈多不同社會的工匠參與建造,羅馬不斷長大,大到超過了其自身,轉變為帝國的中心,蓋起了「條條通羅馬」的大道,羅馬才算真正成立。

  而且羅馬的風華,明確依隨著希臘城邦,尤其是雅典的美學經驗發展出來的。那是羅馬的文明指導原則,帶給羅馬城統一的價值判斷依據,摒除了混亂,凸顯出羅馬的偉大。

  羅馬如此,那麼倫敦呢?作為另一個帝國──大英帝國的中心,倫敦得以塑造產生的背後力量又是什麼呢?這是《倫敦的崛起》試圖要解答的問題。

  而《倫敦的崛起》提供的答案,極其特別、極其有趣。倫敦是在十七世紀洶湧的知識潮流中興起的。在實體倫敦崛起之前,先有了想法,不是直接關於城市建設、城市生活的想法,而是更龐大的,關於整個世界如何構成的想法。

  《倫敦的崛起》從克倫威爾的革命和皇家學會的成立,兩件看來和城市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開始講起。順著書中敘述的開展,我們才慢慢理解了這中間的聯結──表面上間接、卻具有深遠影響的聯結。

  克倫威爾的革命,尤其是後來將國王查理一世處死的戲劇性場面,摧毀了一個過去習以為常的環境,同時也打開了英國人重新思考、重新認識生命基本狀況的機會。

  一套思考方法─演繹與歸納構成的邏輯─刺激出了新的哲學方向,更刺激出了新的科學探索。這是革命之前就在英國社會醞釀著,剛好應和了時代探索的需求;反過來說,革命打開的空間及革命創造的驚慌,又提供了這些形成中的知識可以派上用場的機會。

  從幾個站在知識前沿的人士開始,他們各自不同方向開發出來的興趣,在這段關鍵時間裡得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非正式的討論團體,再進一步轉化為固定、正式的「皇家學會」。學會的成立,是個重要的歷史里程碑,因為那不是一個團體、一個協會的開端,而是一整個知識運動的契機。

  十七世紀中葉,成了英國最具創造爆發力的一段黃金年代,也是英國從傳統走出來,戴上近代面貌的時代。今天我們看到、認識的倫敦,是在這樣一個激昂的歷史浪頭上推前而來的。

  人類很早就有了城市與城市生活,但近代城市是很不一樣的一種東西。近代城市聚集了空前眾多的人口,城市內部這些人口之間有著頻繁密集的互動,讓城市隨時在波動著,人與物在移動,進行交易與群眾活動,每樣東西都不會停留在原有的樣態上。城市外部,因應這些人口的短期及長期生活需求,必須和周圍廣大的鄉間土地組構出一個複雜網絡來。

  自然生長擴張的城市,不足以處理這樣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除非進行改造,否則很快就會陷入運作失靈的困境。

  《倫敦的崛起》書中敘述開始時,倫敦就在這樣的困境邊緣,尤其和法國新打造的巴黎相比,倫敦是個令人尷尬的歷史遺物;然而到書末結尾處,倫敦就算沒有超越巴黎,至少也能和巴黎,或任何歐洲大城平起平坐了。這個浴火重生的城市,這時已經準備好迎接工業革命與大英帝國肇建,未來兩百年令人目不暇給的變化了。

  「浴火重生」不是一個比喻的形容詞,而是對倫敦崛起的忠實描寫,至少是部分描寫。先是遭逢一場讓教堂鐘聲都為之沉默的大瘟疫,接著又有一六六六年的大火。大火延燒好幾天,倫敦變成了一座大烤爐,火燒過後,倫敦的建築毀壞過半,更重要的,整個城市喪失了其居住的機能。

  倫敦必須重建!多麼幸運,知識運動的浪潮已經培養了足夠的想法,來進行倫敦的重建。不是在火後的廢墟上,隨機任由時間去長出另一個倫敦來。新的倫敦,既靠著之前查理二世復辟後,寬鬆的氣氛鼓勵的許多新觀念,給予基礎的規劃;新的倫敦,同時也是一個試驗誕生更多新觀念的溫床。

  《倫敦的崛起》因而講的,不是一個城市的故事,而是人類思考、知識力量發揚發達的故事,用這種方式,讓我們換個角度欣賞倫敦,領受倫敦的普世意義。

楊照 作家、評論家

 

內容連載

前言

走過倫敦縱橫交錯的街道與鄰近地帶,整個城市所展現的現代化、速度以及閃亮的外表和繁忙的交通,在在呈現著未來的意象。然而,倫敦有著很多層面,鋼鐵、玻璃帷幕的背後,往往還留存著許多過往的歷史。黎登霍市場裡有個理髮廳,地下室還保留著發掘出的一世紀古羅馬廣場石塊;倫敦市政廳前院底下,還有羅馬人在五世紀留下的圓形露天劇場遺蹟,此處一度是盎格魯‧撒克遜族人的「民眾議會」,也就是當時公民集會的場所。君臨其上的市政廳,自十二世紀以來即已是倫敦舊市區的權力中心。倫敦的歷史從其街道名稱也可略窺堂奧,如古城牆裡面的中心市集齊普賽街,中世紀英文稱為 Cheapside,其中 cheap 在中古英文裡指的就是「市場」,時至今日齊普賽街左右還有麵包街和牛奶街,順著齊普賽街還可通到雞農和菜農做買賣的「雞鴨路口」。

當我們揭開一層又一層倫敦的歷史,這座城市就益發顯得複雜多元。倫敦是個在古蹟上重新打造的城市,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起一六六六年倫敦大火後的十七世紀,更能讓人看到這項嘆為觀止的事實;也沒有其他建築物比重建後的聖保羅大教堂更輝煌、更有象徵意義。倫敦此番史無前例的大重建,重建的不僅是城市的磚石,更遠遠含括了機構組織和街道的規畫,這些熙來攘往的市集和活力旺盛的公司行號,至今仍是金融中心「平方哩」的主要景觀。

十七世紀所體現的不只是倫敦的重生,同時也預示了現代城市的樣式,重建的倫敦成為全世界各大城市複製或轉化的學習模範。這個時代人初次觸及的問題,至今仍是我們深思的課題,如:政府是什麼?我們要如何判斷某件事的真偽?世間是否存在一種普世的基本法則?如何權衡利益是否符合道德規範,或者上帝是否存在?《倫敦的崛起》講述的就是這個現代都會的種子,當初如何播下的故事。

十七世紀中葉的倫敦是個充滿了不安的城市,人人都很焦慮,到處都是關於上帝的預言。乘馬車來的外來訪客,投宿在城外眾多旅店,他們一下車就被淹沒在洶湧的人潮裡;隨著泰晤士河混濁潮水乘船而來的人,一路在霧氣瀰漫的空氣裡看到的,是北岸雜遝的中世紀屋頂和高聳的哥德式尖塔。水岸邊的木造房屋緊臨河岸而建,水手和商人在碼頭和倉庫之間忙碌穿梭,這些倉庫存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優雅的倫敦大橋前上岸的旅客,將被迫捲入那些等待通行的推擠人潮,並馬上體會到大城市生活的混亂喧囂。

離開河岸,進入舊市區的中心,街道上也是擠滿了人群、馬車,一切都在移動。下垂的屋簷幾乎遮蔽了天空,看起來就像是彎腰禱告的僧侶。空氣中瀰漫著煙塵,就如作家艾佛林假借一位法國遊客的語氣,所寫的《英格蘭之特色》裡所述:「居民呼吸的盡是污濁濃重的霧狀空氣,空氣中夾雜著滿是煤灰的污穢蒸氣,使他們的生活暴露在種種不便與不快中。」步行時既緩慢又危險,雖然部分主要街道都鋪設好了,但大部分街道鋪設的卻是尖銳的肯特碎石,較小的巷道則鋪上土壤,因此一旦下雨就變成泥濘不堪的灰泥沼澤。路上到處丟滿垃圾,靠雨水把它們沖到泰晤士河裡去。無雨的夏季,整座城簡直臭氣沖天。

十七世紀下半葉,倫敦瀕臨瓦解邊緣。舊市區變得太過龐大,導致中世紀的行業公會機構、市府官員和一年一選的倫敦市長無法再掌控。鄰近的新興區域繞著「平方哩」的城牆迅速擴張,城牆對古城雖有防衛功能,卻也限制了它的發展。到了一六四○年代,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已經散布在新興的外圍市郊。當時,在舊市區裡享有市民權而不再是學徒的職業人士,稱為自由工匠,他們除了有公會的保護,也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對公會也有責任和義務;相對於自由工匠,在郊區營業的商人,當時稱為「無主之人」,他們不屬公會管理,既非學徒也非自由工匠,拒絕承擔與自由工匠相同的責任與義務,這些人的興起對首都的政治經濟形成一種威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5
    $190
  2. 新書
    9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