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常見的地衣(圖解版)

身邊常見的地衣(圖解版)
定價:290
NT $ 261 ~ 360
  • 作者:柏谷博之
  • 譯者:郭寶雯
  • 出版社:晨星
  • 出版日期:2011-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74629
  • ISBN13:9789861774626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6.5 x 2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路旁隨處可見的那種白朵雲狀的植物
真面目是什麼?

  到底什麼是地衣類?有哪些常見的種類?除了可以拿來吃,還可以拿來當染料和檢驗空氣污染,製造出來的化學物質也能應用在現代藥物及基因資源上。

  你是否看過舞台或電影院的布幕、拉門畫上的老松樹或老梅樹,可以發現上面常常畫有地衣漂亮的圖案,它的生長地點侷限在天然林木或老樹上或水泥建築物上。

  吳哥古蹟建築物的表面蓋滿了白色和橘色的地衣類。如果沒有這些地衣著生,這個歷史建築物的氣氛一定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印象。

  醋醃小菜、天婦羅、味噌湯裡,都可以加入石耳地衣食用,聖經中摩西帶領被埃及人奴役的色列人逃出埃及時,天亮後,帳篷周圍的沙漠,露水散去後,留下如霜一般的小薄片,呈白色扁平狀,嚐起來像放了蜂蜜的麵包,這就是後來稱為「嗎哪」的食物。

作者簡介

柏谷博之

  1994年生於兵庫縣,廣島大學大學院博士。理學博士。原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教授(兼任),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名譽研究員,專精植物分類學。著有《多樣性的植物學(共著)》(東京大學出版會)、《圖解微生物學手冊(共著)》(丸善)等。

譯者簡介

郭寶雯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學生。從前曾經學畫,轉而鑽研日語。翻譯上注重傳達作者語意和顧及讀者需求之間的平衡。喜歡閱讀,不限於文學,廣泛涉獵各領域的書。最近想學電子繪圖和音樂。譯有《從0開始學水墨畫》、《守護牙齒和牙齦的新常識》(晨星出版)。

 

目錄

第1章 何謂地衣
何謂地衣?
製造地衣的菌類在所有菌類中占有多少比例
地衣的共生藻

第2章 常見的地衣
地衣的常見種
代表性的地衣

第3章 地衣的生物學
根據地衣體的特徵分類
葉狀地衣
枝狀地衣
固著(殼狀)地衣
地衣特有的附屬結構
地衣的無性生殖
地衣的有性生殖

第4章 地衣的成長
地衣的大小
地衣體的成長量
耐於乾燥、高低溫的機制

第5章 地衣的化學分類與地衣物質的分析法
地衣的顏色
地衣物質
化學分類
地衣物質的分析法
器材
試劑
呈色反應法
微量化學分析法

第6章 地衣與人類的關係
松蘿使樹木枯萎?
學名與俗名(日文俗名)
松蘿鳳梨與橡苔
可食用地衣
嗎哪之瓣
先鋒植物
列為天然紀念物的地衣
南極松蘿(Usnea sphacelata)
皇居的庭園──地衣的綠洲
睽違100年再次發現的珍奇物種
地衣瀕臨危機
瀕臨絕種風險的日本產物種
地衣與石造文化遺產
地衣染
Papelillo的真面目
空氣污染指標植物

第7章 調查地衣與製作標本、拍攝照片的方式
第一次參加海外調查──成為南極觀測隊員
現實嚴苛─每日操勞身體
撰寫論文十分困難
絨衣
小於地衣的樹木
索諾蘭沙漠的地衣調查
沙漠是地衣的寶庫
夏威夷群島的地衣調查
我心故鄉
標本的重要性
採集地衣與製作標本的方法
拍攝照片與特寫的訣竅
學校教育與地衣

 

透徹了解地衣的真實

  地衣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它不是單一生物,而是一種共生體,由分類系統上天差地別的藻類和菌類組成。岩石上的灰綠色斑點、樹皮上如拼圖般的紋樣、纏繞樹枝的絲狀團塊,大多是地衣。地衣有灰綠色、黃色、橙色等,色彩繽紛,即使冬天也不會枯萎。雖然人們常常不會注意到原野山林中的地衣,但它其實是隨處可見的生物,要找到沒有地衣生長的地方反而比較困難。

  人們普遍認為地衣很少跟人類生活有直接關係,不過地衣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它供給大氣層氧氣、將空氣中的氮氣固定在土壤、養育森林土壤。另外眾所皆知的是,地衣也能作為空氣汙染的指標。理科實驗中使用的石蕊試紙,也利用了地衣製造出來的化學物質,知名香水的材料中也利用了地衣。在藥物的應用及基因資源上,地衣也提供了高度的可利用性。

  儘管有人會將地衣和苔蘚植物歸類在一起統稱為「苔類」,卻很少有人將它本身看作地衣。

  歐美近年來陸續出版了地衣圖鑑,附有正確解說和詳細照片,促使地衣的相關知識更加普及。雖然在日本地衣圖鑑出版已久,但若要有效地利用書本,必須具備專門的基礎知識。可惜的是,現在市面上幾乎沒有一本簡易的圖鑑可讓一般人輕鬆利用。

  本書的目的並非在於普及專門知識。筆者想從拍攝收集的地衣照片中,選出具有話題性的地衣,向各位介紹不可思議的地衣世界,一窺地衣的真面貌。

  演講及野外觀察時最難回答的問題是,「請告訴我簡單分辨地衣和苔蘚植物的方法」。地衣是菌類,苔蘚植物是綠色植物,所以要列舉二者在生物學上的差異並非難事。但是地衣和苔

  蘚植物經常一同生長在相似的環境,如地面和岩石上,光憑文章和插圖很難說明二者的差異。而且因為地衣的俗名(日文俗名)中,有將近70%命名為「╳╳苔」,如梅樹苔(中文俗名:大裸緣梅衣)、睫毛苔(中文俗名:白腹緣網裂梅衣),所以說明時很容易造成誤解。例如說,「雖然它叫作╳╳苔,但不是苔蘚植物」,「雖然它在分類學上是菌類,但因為它和藻類共生,所以稱為地衣」。這種不清不楚的說明,也只會使提問者感到混淆。

  筆者在剛開始研究地衣時也很困惑,無法分辨採集來的標本究竟是否為地衣。不知如何判斷時,最好是順手將標本切成薄片用顯微鏡觀察。因為我以前也是在顯微鏡下確認有藻類和菌類的細胞後,才將它判定為地衣。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不熟悉地衣的人很難區分地衣和苔蘚植物。根據不同物種,地衣具有獨特的形態、色澤、細胞構造。所以只要累積經驗後,即使不做切片,也能簡單地用肉眼看出地衣和苔蘚植物、蕈類之間的差異。話雖如此,初學者還是很難正確地區分地衣和其他植物。

  接近地衣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位熟悉地衣的人一起去野外實地觀察。博物館和大學也準備了許多觀察計畫,請專家來詳細解說,推薦各位積極地參加。如果參加了野外觀察,請別客氣儘量問問看「這是地衣嗎?」。然後,詢問熟記代表性地衣的特徵,以及區分此物種和相近種的重點。雖然身邊有各式各樣的地衣生長,常見種很有限。大裸緣梅衣、石蕊、黃紅橙衣、文字衣的同類等,只要能夠認識十幾種常見種,地衣的世界也會成為更加親近的存在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61
  2.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