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宣言

永生宣言
定價:220
NT $ 174 ~ 477
  • 作者:潔瑪.莫利
  • 原文作者:Gemma Malley
  • 譯者:王寶翔
  • 出版社:晨星
  • 出版日期:2011-01-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74718
  • ISBN13:9789861774718
  • 裝訂:平裝 / 24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百年後的世界裡,
掌握長生不死的秘密,
但伴隨而來,卻是人類彼此信任的瓦解…

  二十二世紀裡人們醫療科技進步,大幅延緩老化癥狀,因此隨之而來就是資源緊縮、人口過剩的警訊。各國政府為了避免人口超出土地負荷,遂聯合簽署了一紙宣言,名曰:「永生宣言」。

  凡是不願意簽署這聲明的人民,皆不得接受官方最新的「防老化藥物」治療,意即必須承受舊時代中自然的生、老、病、死等痛苦。唯有不簽署《永生宣言》的公民,才能夠合法的生兒育女(意即「一命換一命」,人口成長方能受到抑制)。話雖如此,仍然有大量表面上簽署了《永生宣言》,卻仍私下產下子女的人們,這些人的後代,就被稱為所謂的「多餘者」,本書女主角十五歲女孩「安娜」─就是眾人所稱的「多餘者」。

  安娜住在一所受到國家組織嚴密控管的「多餘者」莊園學校內;在那裡,他們唯有服從命令,並被灌輸「他們的存在是對國家和人類的一種罪惡」。學校也會教育他們成為「有價值資產」,為未來雇主服務。安娜在校用心學習,完全服從學校守則,致力成為學校改造成功的「資產」,好等候學校審核通過,進入成人世界的指定地工作。

  這天學校裡來了一位新同學彼得,他和安娜年齡相仿,很少有「多餘者」到這麼大年紀才被送來莊園學校。彼得帶給安娜一個驚人的祕密,將改變安娜的未來。

作者簡介

潔瑪.莫利 Gemma Malley

  本名為潔瑪.湯利(Gemma Townley),在瑞汀大學研讀心理學、擔任過學生報紙的副編輯,並於亨利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她做過記者、公務員、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通訊長,也是皇家藝術學會成員。她出版過數本浪漫喜劇小說,第一本是二○○五年的《當我在羅馬……一段披薩與激情的故事》,《永生宣言》則是她以筆名創作的第一本青少年小說。她和丈夫、家人正定居於西倫敦。

譯者簡介

王寶翔

  兼職譯者,長年從事科幻小說翻譯,並於個人部落格上發表;近期譯作有《方舟浩劫》、《替身天使》、《青春鑰三部曲》等小說。

 

推薦序
因為有限 ,而更懂得去愛
文字工作者.國語日報副刊組長.湯芝萱

  當髮絲染白,眼角魚尾歙動,或是目睹親人溘然長逝,「想讓時光停駐」的心情總不期然浮現。然而地球兀自近乎無情的理性規律轉動,平凡人只能一邊咀嚼遺憾,一邊品味那樣帶著悲劇色彩的淒美感受,試著「痛,並且快」地活到生命最後一刻。

  是否有不老不死的可能呢?大腦活動特別頻繁的作家們苦思--於是東方有嫦娥、有徐福覓不死之藥,西方有卓古勒、有青春之泉……的種種奇妙故事。最近從不死角度寫凡人最簡白透徹的是《永遠的狄家》,從小女孩眼中,看見無法死亡,被迫永恆停留在生命某狀態中的痛苦,她從害怕死亡到擁有一瓶珍貴的不死之水,但最終仍堅定選擇成為大自然生命循環的一部分。結局令人惆悵,但也為她的選擇深深感動。

  上述故事,都發生在只有單一人物或極少數族群身上。如果人類不死,照現在醫學發展越來越發達的情形,成了普遍存在的現象,世界會是什麼模樣呢?此即《永生宣言》為我們揭示的世界,人們從服下永生藥那天起,再也不會變老或生病、死亡,沒有退休問題,只有人口過剩問題--人們不需要讓出空間給新生兒,孩子不再被需要,除非是--「一命換一命」。

  女主角與《安娜的日記》中猶太女孩的名字相同,命運也相似,被視為當時代的「多餘者」。她生活的那個世界,合法人的任何作為都只考慮到他們自己,而從小被洗腦的她,認份的接受不合理的訓練與不人道的待遇,只為將來成為「重要資產」--合法人的僕役。

  直到少年彼得出現,才終於將外面世界廣大而且自由的空氣,帶進她的生活,讓她開始思考:「為什麼先到世界的人可以留下來,後來的人卻不行?」、「合法者才是賊,偷走其他人的生命」。

  除了值得深思的生死問題,故事伴之以祕密、監禁、逃亡、搜索、犧牲,情節精采刺激,環環相扣,在他們跌跌撞撞,有如踏上無望無邊的冰原之際,最終因為「愛」--真摯的友情及無法撼動的血脈親情,而為生命照進溫暖的光線,融雪成一片希望的草原。

  正如最後那封信說的:「你若曉得事情有結束的一天,你就會更懂得領會,更珍惜每一刻。」唯有世界生生不息,我們才能學會珍惜,愛才得以存在。我想,這也是《永生宣言》這個故事真正要傳達的!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二一四○年一月十一日:

我的名字是安娜。

我叫安娜,我不應該在這裡。我本來不該存在。

可是我還是被生下來了。

我會在這裡並不是我的錯;我沒要求他們把我生出來過。但即使那樣也不會讓我自己的存在更有意義。不過他們很早就找到了我,這算是個好預兆--至少賓森女士是這麼說的。她是莊園學校的管理人,我們都叫她舍監長。我住在莊園學校裡,像我這樣的人會接受訓練並變得有用,賓森女士說那是最壞情況下的最好結果。

我不像賓森女士有別的名字。賓森女士的全名是瑪格麗特.賓森,有些人叫她瑪格麗特,大多數人叫她賓森女士,我們則叫她舍監長。我最近也開始叫她賓森女士,不過不會當面說--我可沒那麼笨呀。

合法人通常至少有兩個名字,有時候還更多。

但我沒有。我就叫「安娜」。賓森女士說,像我這樣的人只需要一個名字;一個就很夠用了。

賓森女士其實不喜歡安娜這名字。她告訴我,她在我剛來學校時試過幫我改名,不過我太頑固了,不願對其他名字有所回應,她最後只好舉白旗投降。我很高興--畢竟我喜歡安娜這名字,儘管給我取名的人是我的父母。

我恨我父母。他們違反了「宣言」,只想到自己,根本沒顧慮其他人。他們現在進了大牢;我不曉得在哪裡,我們這裡再也沒有人聽說過自己父母的事。但我能接受--反正我也不想對他們多說些什麼。

這裡的男生跟女生頂多只有一個名字。賓森女士說那就是我們跟別人不同的原因,但是我知道,那不是主要原因--只有一個名字不過是芝麻小事。雖然有時候又感覺不像件瑣碎的小事;有時我很想要有第二個名字,即使再難聽的都好--我才不在意叫什麼名字。我有一次甚至問賓森女士我能不能當安娜.賓森,讓她的名字接在我名字後面;但那讓她氣壞了,非常用力打我的頭不說,還罰我一星期不准吃熱食。我們的縫紉老師拉森女士後來解釋,若像我這樣的人能擁有賓森女士的名字,彷彿在暗示我們有親屬關係 ,那對賓森女士其實是種侮辱。

事實上,我算是擁有其他名字,只是接在前面,不是在後面,而且這裡每個人都有一樣的這個名字,所以感覺起來一點也不像真實的名字。在賓森女士隨身攜帶的名單上,我被寫成:

「多餘者」安娜

不過「多餘者」與其說是名字,更像是描述;莊園學校的所有人都是「多餘者」。需求的多餘者。人口容量的多餘者。

其實我很幸運能身在此處。假如我夠努力、能夠受到雇用,就能彌補我父母的罪行。賓森女士說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機會;在某些國家,「多餘者」會像牲畜一樣被撲滅。

這裡的人當然不會這麼做。英國的人會協助「多餘者」變成對大眾有用的人,所以我們被生下來其實也不算很壞的事。由於合法人的人力需求,他們設立了莊園學校,所以我們得非常勤奮工作,好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意。

但人們沒辦法設立夠多的「多餘者」學校,容納這世上誕生的所有「多餘者」。賓森女士說那就像駱駝背上的稻草,每一位「多餘者」都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那根;畢竟,「多餘者」被撲滅可能是對所有人最好的結果--誰想當壓垮大自然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我才這麼恨我父母。我會來這裡都是他們害的。他們自私的只顧慮到自己。

我有時會想著那些被撲滅的孩子,心想當局是怎麼撲滅他們、過程會不會痛苦。我也會想那些國家會怎麼照料女僕、管家或雜務工。我的朋友席菈說當局有時也會撲滅這裡的孩童,不過我不信。賓森女士說席菈的想像力太過頭,那會害慘她的;我不曉得席菈的想像力是否太過豐富,不過我想她會胡謅一些事情,就像她剛來這裡時對我發誓她父母沒有簽「宣言」,她是個合法人,這整件事是個大錯,因為她父母「選擇放棄永生」。她一直堅持,等她父母把事情擺平,就會過來接她。

當然,他們一直都沒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74
  2. 新書
    79
    $174
  3. 新書
    88
    $194
  4. 新書
    9
    $198
  5. 新書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