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怕死。人都難逃一死。
我是為了那些終將失去的東西而心有不甘……
「也許我們一直都太亂來,所以不配擁有這麼一個世界。」
英國小說家內佛.舒特令人心碎的末世經典,隆重登場!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扮演了重要角色,讓讀者感知核戰帶來的威脅。我們凝視著無底深淵,得以自邊緣退後一步。」——《衛報》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等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史學博士翁稷安、小說家陳育萱、詩人吳俞萱 專文導讀賞析。
★特別收錄:音樂策展人dato 專書氣氛歌單。攝影師陳藝堂精選寫真。
★延伸閱讀!Podcast節目《閱讀夏lala》、《逗點學校》單集討論。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核能武器在短短一個月摧毀了世界,北半球的生命死盡、歸於沉寂,而輻射塵正以死神的腳步慢慢飄向南方的澳洲。
美國艦長杜威特的潛艦蠍子號於深海中流落至澳洲,他讓自己不去意識家國已滅,而妻小也不在的事實;他遇到了熱情聰慧的莫依拉,笑看餘生而縱情享樂的女子,彼此袒露出脆弱的心境,擦出哀艷無聲的火花。澳洲海軍少校彼德才剛迎接女兒誕生,便接獲委派令,必須離家在蠍子號上擔任聯絡官,與美軍出海探查來自西雅圖不明的微弱摩斯密碼訊號——但生命滅絕的北半球,真有可能有倖存者嗎?
再幾個月,輻射塵就要飄抵澳洲。這些地球上殘存的人們,如何在最後的這段日子,重新體會原有的日常:海灘、帆船、派對、酒吧、親友、教堂、園藝、釣魚、打字課、賽車、牧牛、耕地……然後,與這一切訣別?
奇蹟,是否會降臨呢?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是內佛.舒特最有力量的小說,為世界帶來最難以忘記的末日景象。
原文書名On the Beach為海軍術語,意指卸任退休,也與小說開端艾略特〈空心人〉一詩的意象相映,其殘酷與溫柔並置的筆法,帶著無數讀者走過二戰原爆的陰影,在淚眼中洗滌心靈,迎向可貴的明天。
本書特色
◎尺寸小巧,內含大量洋蔥點!建議搭配面紙閱讀!
◎新增內頁攝影、情境歌單與延伸閱讀。
◎讀完有好多想法?全新導讀、賞析、特別附錄陪你互動共鳴。
各方創作者含淚推薦!
全方位藝人 夏宇童
小說家 劉芷妤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向鴻全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陳巍仁
詩人導演 盧建彰
詩人 潘家欣
一人出版社社長 劉霽
國際重要媒體一致好評!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扮演了重要角色,讓讀者感知核戰帶來的威脅。我們凝視著無底深淵,得以自邊緣退後一步。」——《衛報》
「半個世紀後閱讀,依舊深深感動。」——《經濟學人》
「對於核戰後人們因輻射塵染病而死的景象,最為逼真的召喚。」——《紐約時報》
「適時、諷刺。難以抹滅的傷痛結局,將令你淚流滿面,深受撼動。」——《洛杉磯時報》
「近年來我讀過最為震撼的小說。令人震撼處有二,一是主題,二是舒特先生發揮出來的天才創意。」——《舊金山紀事報》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是舒特最為細膩的作品。」——英國《每日電訊報》
「探討核戰餘波的類型小說中,最令人感同身受的一本。」——《泰晤士報》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拭淚推薦
「我希望《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只是幻想就好永遠不要實現。在這小說開展前的那一個月的戰爭在2013年仍然可能發生。這書著墨於五個人如何和家人面對接下來的種種難題。我建議年輕讀者準備一條毛巾擦眼淚。我今年七十八歲我要一條海灘巾才行。」——讀者R J Crymes
「我五零年代的時候在中學做了這本書的報告,而到了八零年代,我女兒也在學校報告這本書。而我剛剛買了這本書給我的孫女。很高興能擁有一個新版本。 」——讀者rwing
「我在高中讀這本書的時候正是俄國坦克入侵布拉格(編按:1968年),我還記得當時我父母對這事件的恐懼。書中描述這世界所發生的事情觸及了我的痛處,而多年後,我終於可以重讀這本書,也用一種新的方式體會。」——讀者Sunny Lorraine
「雖然情節在他的創作年代讀起來會更合理,但舒特是非常擅長編織故事的。他的天才之處在於讓我們慢慢地瞭解書中許多角色,跟著他們一起死去,而那些敘述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其中並沒有實質的悲痛,只有我們生來終須面對的死亡。我們可以在那樣的生活圈裡看見自己,而且會相當震驚,因為我們尚未擺脫核能巨獸的陰影。這是一部永恆的小說。」——一名讀者
「我之所以那麼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不是在談論怎麼拯救地球,或是要炸掉襲擊而來的彗星還是打敗外星人。它的重點是對於生存堅持的絕望掙扎,還有在艱難處境中人類的種種反應。非常震撼人心!」——讀者Jerry Jeff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