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思考,你贏定了!:45個讓你站穩立場的論證法則
- 作者:安東尼.威思頓
- 原文作者:Anthony Weston
- 譯者:王志弘
- 出版社:所以文化
- 出版日期:2010-12-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572444
- ISBN13:9789868572447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不只適合研究者,也適合所有想要訓練獨立思考與論辯能力的一般人。對於社會上歪理充斥感到憤怒,進而苦思對策的人,更是不能錯過。──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你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嗎?
想說服別人時,你可以說出充份的理由嗎?
對自己所相信的事物,你有足夠的理由嗎?
報章雜誌、電視媒體、名嘴,甚至朋友的論點,你能判斷對錯嗎?
你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而動搖自己的想法嗎?
什麼樣的見解才能使人更信服於你?
~ 獨立思考及論辯能力,決定個人社會競爭力 ~
●你很需要這本書!
.如果你想表達意見,讓人心悅誠服。
.如果你不想再被人左右、人云亦云。
.如果你正在為簡報、論文苦惱如何下筆。
.如果你想弄清楚政客、商人,還有老闆的言談有沒有道理。
.如果你不想訴諸暴力及情緒,只想尋找快樂生活的各種可能……。
●本書能給你的遠遠多於這些!
.6大法則讓你說服力無懈可擊
.4個步驟讓你因果關係不會傻傻分不清
.5個概推法則,是你找出事實真相的好朋友
.說話如何面面俱到,讓客戶、聽眾跟著你走
.捍衛好前提,反對者就無法反駁
.一針見血寫出論證清晰的文章
本書特色
★作文、演講、說話、簡報,終身受用!
★已譯成八國語言,Amazon網路書店邏輯類暢銷榜第一名。
★台灣制式教育缺乏的思考、推理、分析、論證和判斷能力,本書完整交給你。
★哈佛、劍橋、台大……文理工商學生必讀,各界一致推崇:「這本書很重要,人人都需要!」
作者簡介
安東尼.威思頓 Anthony Weston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艾隆大學(Elon University)哲學系哲學與環境研究教授,並兼任加拿大卑詩省皇道大學(Royal Roads University)環境教育與傳播碩士學程。
威思頓著述甚豐,除本書外,在創意思考方面的著作還有《批判思考者的創意》與《倫理學創意解惑》。其學術專長為環境倫理學,撰有《回到地球》、《環境哲學導引》、《倫理學實用指南》、《二十一世紀倫理工具箱》、《如何重新想像世界》等書。
《學會思考,你贏定了!》是威思頓教授享譽士林、廣為流傳的代表作。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曾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現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翻譯作品集中於都市研究、人文地理學與文化研究領域,近年譯有《資本的空間》、《無法統馭的城市》、《騷動的城市》、《城市世界》、《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新帝國主義》、《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社會認同》、《與柯司特對話》、《人文地理概論》、《性別、認同與地方》、《地方》等書。
推薦序:你需要的邏輯基礎在這裡 蔡清田
推薦序:論證有力,歪理無所遁形 畢恆達
譯 序:生活中不能缺少這些能力 王志弘
給中文版讀者的信 安東尼.威思頓
自 序
前 言
第一章 6大通用法則,說服力無懈可擊
法則1 區分前提與結論──邱吉爾的妙語
法則2 依自然順序衍生你的想法──為下一個句子鋪路
法則3 從可靠的前提出發──世上沒有人真正快樂?
法則4 具體而簡潔──避免抽象、模糊
法則5 根據事實,避免暗示──不要貼標籤
法則6 用詞要保持一致──追求嚴謹而非花俏
第二章 5個概推法則,立論有條有理
法則7 使用一個以上例子──所有速食都不健康?
法則8 使用有代表性的例子──難怪高民調會落選
法則9 還要詢問發生率──你沒射中的次數有多少?
法則10 統計數據要仔細檢驗──別把你的大腦關上!
法則11 反例也要考慮──找出真相的最佳朋友
第三章 使用類比論證,發現義大利
法則12 類比需要相關的類似例子──我們身上沒有輪胎
第四章 5種方法,不愁找不到資訊來源
法則13 引述資訊來源──要完整
法則14 採用訊息充足的來源──合資格
法則15 採用公正的來源──無利害
法則16 交叉檢驗來源──須記得
法則17 謹慎使用網路資源─得小心
第五章 4個步驟,不會搞錯前因後果
法則18 因果論證從相關性出發──電視是否正在摧毀道德?
法則19 相關性可能有其他解釋──番茄的價格跟宇宙何干?
法則20 朝最有可能的解釋邁進──911事件另有陰謀?
法則21 對複雜度要有心理準備──因果傻傻分不清?
第六章 7個必須學會的演繹論證
法則22 肯定前件式
法則23 否定後件式
法則24 假言三段論
法則25 選言三段論
法則26 兩難困局
法則27 歸謬法
法則28 多步驟演繹論證
第七章 5個讓思考更周延的延伸論證
法則29 探索議題──其他行星有生命嗎?
法則30 用論證形式表達基本觀念──請準備好紙跟筆
法則31 用論證來捍衛基本前提──讓說服更加生動
法則32 考慮反對意見──很多時候情況並非只有一種
法則33 考慮其他替代可能──讓反對者無法反對
第八章 6大法則,寫出論證清晰的文章
法則34 一針見血──正確的範例
法則35 提出清楚的主張──要夠具體
法則36 你的論證就是大綱──你要去哪裡?
法則37 迎頭面對反對意見──你將更具說服力
法則38 取得回饋,加以利用──透過別人眼睛看得更清楚
法則39 務必要謙虛──專家也會犯錯
第九章 6大法則,讓你說話面面俱到
法則40 靠近你的聽眾──這樣可以創造臨場魅力
法則41 要完全現身──讓聽眾迎接你的目光
法則42 標明你的論證──準備好讓聽眾跟著你走了嗎?
法則43 提供正面訊息──還記得「我有個夢想」嗎?
法則44 慎用視覺輔助──切忌淪為幻燈片之旅
法則45 結尾要有風格──這樣就會留下深刻印象了
後 記
附錄一:常見的謬誤
附錄二:定義須知
延伸閱讀
推薦序
你需要的邏輯基礎在這裡
蔡清田(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本書作者安東尼.威思頓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艾隆大學哲學系哲學與環境研究教授,專長為環境倫理學,他在此方面有許多知名的學術著作。除此之外,威思頓在寫作、論證、創意思考等研究領域的著述豐碩也頗負盛名,特別是他所撰寫的這本書。
本書豐富而嚴謹,內容包含:一、簡短論證;二、概推;三、類比論證;四、資訊來源;五、因果論證;六、演繹論證;七、延伸論證;八、論證式論文;九、口頭論證;以及常見的謬誤、定義、延伸閱讀。
其中第八章〈6大法則,寫出論證清晰的文章〉,有如醍醐灌頂,提醒讀者進行論證式論文要能一針見血、宣稱或提議要清楚、論證就是你的大綱、詳察反對意見並迎頭面對、取得回饋加以利用、務必謙虛等等,這是從事論文寫作非常重要的論證策略。
尤其令讀者眼睛一亮的是,本書舉出不少生動、活潑、有趣的實例,以說明口頭或寫作用詞常犯下的混淆不清、似是而非的邏輯謬誤,並能適當地指引讀者避免發生這些謬誤,協助讀者找出論點的破綻,以及如何加以因應克服,可以有效地協助學生建立邏輯和辯論的基礎。
本書不僅是大學生通識課程的重要讀物,也是哲學、文學、科學與相關系所學生的重要參考書籍,更是研究生論文寫作的入門之徑,可與拙著《論文寫作的通關密碼》相互輝映。
整體而言,本書內容能夠引導讀者學習如何簡單明瞭、有條有理、合乎邏輯地表達個別論點,再由個別論點的陳述,擴展到整篇論文的舖陳、排列、組合,不僅要經過精心設計,在論證上也要能運用具說服力的理由和豐富證據來支持結論。書中提供具體的法則,每個法則都有明確清楚的範例,以及嚴謹可靠的詳盡解說,是許多學習領域及學科尋找論證與建立論證的有力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已經譯成八種語言,是流傳相當廣泛、聞名於學界的一大傑作。尤其是這個新版本(第四版)提供了全新的範例和主題、用更簡潔清晰的焦點來探討延伸論證,以及深入淺出地探討口頭論證的新章節,都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譯者王志弘是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翻譯過許多有關都市研究、人文地理學與文化研究領域的名著,因此由王教授來翻譯這本名著,可說是最恰當的不二人選,能與原著相得益彰,值得推薦。
推薦序
論證有力,歪理無所遁形
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許多研究生撰寫論文時,對於研究方法的命名歸屬有著深層的焦慮,於是沒有讀過胡賽爾就企圖使用現象學方法、不理解高達美的著作就標榜使用詮釋學方法,或者用到資料編碼就宣稱是扎根理論研究。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他們閱讀本書,告訴他們,與其使用花俏的命名卻名不符實,倒不如札實地(從簡單到複雜的)把論證說清楚。
本書通篇以生動的實例,篇幅雖短卻又深入而有系統地告訴讀者論證的種種。首先討論何謂論證,作者認為提出論證就是「提出一組理由或證據來支持結論」,並且以實例來說明前提、理由與結論。接著教導讀者如何從可信賴的前提開始,避免抽象複雜的語言,進而建構論證。第二到第六章討論各種不同的論證形式,包括歸納論證、演繹論證、因果論證、類比論證。中間的第四章特別說明如何引用公正、充足的資料來源,進行交叉檢驗,還特別警告讀者小心使用網路資源。第八與第九章則按部就班地利用許多實例、建議與提醒,分別討論口頭報告與撰寫論文如何提出論證。附錄有兩部分,包括常見謬誤與定義,雖然是附錄,其實與正文同等重要。
這本書的核心就在於鍛鍊批判思考,不只適合研究者,也適合所有想要訓練獨立思考與論辯能力的一般人。社會存在許多具有爭議的議題與政策,例如死刑是否該廢除、通姦是否該除罪、流浪動物是否該結紮、女性專用車廂是否該設置等。這些決策與我們息息相關,任何人都可以表示意見。然而,我們要避免情緒用事、人云亦云,就要提出有力的論證。
讀者可以參照本書試試,首先用詞與定義要具體而清楚,並且前後一致;搜尋公正、充足、具代表性的經驗證據,並進行交叉檢驗;嘗試各種可能的解釋與替代可能;考慮反例,並針對反對意見給予正面回擊,同時態度要謙遜;適當地使用類比或比喻;檢查是否出現邏輯謬誤(如循環論證、過度概推等);提出具體而清楚的宣稱與提議。
本書不會是研究方法課程唯一的教科書,但卻是每位研究者應該隨時翻閱的參考書。對於社會上歪理充斥而感到憤怒,進而苦思對策的人,更是不能錯過此書。
譯序
生活中不能缺少這些能力
希望這篇譯序吻合本書精神:論點清楚而簡潔。在此先說明兩點:第一,這是一本重要的書,人人都需要;其次,這本書的翻譯是個眾志成城的過程。
本書作者設定的讀者群是大學生,因為他引介的法則,正是協助大學生理解和探索知識的基本技能:澄清思路、提出與評價論證、撰寫條理分明的學術論文,以及有效的口頭發表。同類型的書籍不少,但這本言簡意賅的作品,顯然廣受歡迎。自一九八六年出版第一版以來,歷經一九九二年第二版、二○○○年第三版,以迄目前二○○九年的第四版。在極度市場導向的美國出版界,有機會持續增訂改版,顯示該書擁有穩定銷量,也受到不同世代讀者(包含大學生和授課教師)的歡迎。我們可以推測,輕薄短小、簡明扼要應該是它受歡迎的重要因素。雖然,略有基礎的有識之士,或許覺得太過簡單,許多法則只是老生常談。但是,簡單正是入門指南的關鍵,而老生常談往往富含易受忽略的真理。
當然,銷售數量不足以確證這本書的重要性,以及人人都需要它的理由。我們必須回到本書的廣大用處來考察。如前所述,有效的推論、修辭、寫作與表達,都是理解、探索和傳達知識的基本技能。然而,這些技巧不僅適用於理解、探索和傳達知識,還有助於批判性地檢視各種思想言論(包括自己的想法,因而具有反思性),並在建立、分辨和評價論證的過程中,持平地考慮各種不同意見和可能方案,從而提出更合理的思想,以及解決問題之道(這正是作者的主張)。
易言之,本書並非只是大學生的寫作指南,還是培養具備批判意識的公民的導引。就此而論,讀者群自然包含了全體公民。早先的版本中,作者將此書歸類於「非形式邏輯」,後來則定位於「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這不僅是學術和教育風潮的轉變,也意味了有條理的思辨並非深奧的學院技巧,而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需要的基本能力。
台灣十餘年來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正是以基本能力的培養為教學目標,並據以建立課程結構與內容(註: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列舉的基本能力包括:「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規畫、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這些能力中有許多直接與本書所論有關,也幾乎都以此為基礎)。晚近各級學校「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多元文化」和「性別教育」等新興領域,莫不強調要以反思自省和批判對話的精神,揀選分辨繁雜多樣的媒體訊息、了解異質文化的生活風格與觀點,以及體察不同性別和性傾向(以及年齡、族群、階層和身心狀態)人士的特殊處境和需要。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具備批判思考和合理表達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跟家人討論假日該去哪裡玩、想弄清楚談話性節目來賓的發言有沒有道理、寫一封抗議信給報社編輯;或者,尋思達到快樂生活的各種可能,我們也都需要訴諸暴力、定見及情緒以外的論理技巧(這並未否定在某些情況下,暴力、定見和情緒的重要影響與需要),來構想妥善的行動方案。因此,這本簡潔易懂的書不僅適用於大學,也合乎各級學校的教學所需(中學生或可自行參閱,小學則可以由教師善加運用),更是一般人可以輕鬆參考的指南。它的簡潔明瞭,對各類讀者都是個善意的邀請。
當然,譯文是否通暢,是善意邀請能否奏效的重要因素。這本書裡頭有些邏輯和修辭術語,甚至陌生的拉丁文。不過,這些術語只是慣用標籤,每個觀念都有清楚解說;讀者只要循序漸進,從前言開始讀,應該不成問題。
本書翻譯的因緣始於二○○○年,當時我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任職,面臨了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的任務,苦於缺乏可以給學生參考的基本思考與寫作技巧材料。我的同事陳信行教授隨手取出了本書的英文第二版,說是美國普遍使用的書籍,應該有幫助。我翻閱後,深表同意,但考慮學生的吸收能力,打算譯為中文。當時我另於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攻讀,為求時效,遂與幾位翻譯所的同學在很短時間內分工譯出。她們是余佳玲、王玥民,以及李向慈,目前都是有豐富經驗的譯者了。雖然目前的第四版經過大幅增刪,換掉了約八成範例與主題,更動文字幅度近七成,但這些同學的初稿,其實是目前譯文不可或缺的基礎。
由於當初譯稿只是當成補充教材,在自己的學生之間流傳,並未多想正式出版之事。二○一○年,所以文化主動邀約此書翻譯工作,我即刻應允,很高興這本人人需要的書得以出版。本書始譯雖經數人之手,但由我總攬最後譯文的責任。
給中文版讀者的信
從我開始收集到最後成為你手上這本書的法則算起,幾乎已經過了三十年。最初的用意只是為了我的學生、還有我自己能夠組織更好的論證提供一本指南,代替大多數在我看來太強調批評的批判思考教科書。這些教科書專注於找尋和揭露謬誤,卻不利於提出良好論證的建設性工作。
我完全沒想到有那麼一天,本書會繞行大半個世界,變成中文版。我深感榮幸,也很高興。在各位開始研讀本書技巧,並善加運用之際,我要深切祝福每位中文版的讀者和學生。
這三十年裡世界改變了許多。無論在政治上、文化上或環境上,我們關係日漸密切,彼此依賴甚深。民眾和民族之間似乎更有文化覺察、更好奇,有時候更相互尊重,但偶而也會因為歧見和爭議而四分五裂,這些歧見往往根深柢固、充滿情緒,使得嚴謹討論或尋求妥協變得十分困難。然而,當今的關鍵議題,像是氣候變遷、食物、神與宇宙、國際關係和全球安全,以及其他課題,都亟需審慎的論證,也需要其他人的仔細聆聽和分析。
同樣的,日常課題的論證也是關鍵所在,讓我們得以朝更加警惕與建設性的方向前進。當然,我所講的「論證」並非打倒對方的意思,而是本書一開始就指明的意義:用批判且開放的心靈,導引自己或對方的思路,用好理由來支持深思熟慮的結論,讓人心悅誠服。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也從來不會完善,但在這種意識下的論證,會帶給我們最佳的指引。
也許有那麼一天,在某個地方,你我會在觀念與論證的交流中相遇,論點有建設性又出色,既前瞻未來又能彼此合作。我深切期盼這一天的來臨!
安東尼.威思頓,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杜倫,二○一○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