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在意「夢」揭露什麼奧祕,
或者夢裡的喻象是什麼?
也不必去解夢,
只是把夢當做是生命的經驗,
生命就可因而立體化地豐富起來。
夢不是用來當工具的,夢是生與死之間的生活,入夢的意思是把白天的日子結束,讓白天的生命死去,而讓生命在另一個幽冥的世界活過來;夢醒時分,則是在幽冥世界死去,到另一個意識的世界活過來。每天就這樣死去活來,活來死去,輪迴不已。
夢是「生命的睡屋」。生命裡頭一切的記憶與情緒,都在睡覺裡被關在夢裡頭。入眠的時候,就好像把睡屋的門上了鎖,外在世界的風風雨雨就留在外頭,而生命裡曾經走過的一切全部依著腦幹的指揮棒,跌跌撞撞地闖入那能夠看、能夠想的腦海裡。
作者簡介
余德慧
台灣屏東人,民國四十年生,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也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諮詢顧問召集人,現任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他是台灣心理學界最喜歡把人「逼到底線」的心理學家,他說「人生就是一場破局」,要把這個破局當成站立點;人要懂得「下身落命」,把自己放到最低點;要「為失敗而活」,在崩毀感中過日子;他引導我們在「情色」的世界大步前行,而不是寸步難行。
他是台灣心理界的異類─ 像個素樸的偵探,在日常生活裡無可置疑之處尋找疑點,在人生圓滿之處捕捉隙縫。讀他的文章很痛苦,因為他常常反轉了我們舊有的思考方式,打翻了我們原來熟悉的生命圖象;讀他的文章很爽,因為他往往逼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在卡住的地方慢慢找到一個鬆口。
他是張老師月刊的催生者、作者、總編輯、顧問,也是嗅覺敏銳的書探子,「金賽性學報告」、「海蒂報告」、「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清貧思想」等重量級出版品皆帶領話題,蔚為風潮。
他早年從事臨床心理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二十餘年,之後因覺人的世界跟文化、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在加州柏克萊大學開始埋首於心理、醫療人類學,同時也浸淫在詮釋現象心理學、宗教與臨終照顧等研究領域。
一九九○年代,他已看出心靈學是未來的趨勢,因為這門學問將引領人類了然人生的根本態度,教導人如何建立一個真誠的生活;一九九二年,他與楊國樞教授在台大心理系開設了國內第一門「生死學」課程,當時,每一堂課都大爆滿。
一九九七年他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擔任志工,開始接觸臨終病人,親身體證生死,並在慈濟大學重新開設「生死學」課程,以海德格、齊克果的思想為經緯,二○○六年八月自東華大學退休,轉任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近幾年在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的學術表現及貢獻如下:
二○○五年:探索癌末處境聖世界的形成的研究。發表於《生死學研究》。
二○○六年:臨終啟悟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臨終啟悟的生發機制。發表於《生死學研究》。
二○○七~二○○八年:心靈療癒的非技術探討。提出柔適照顧的概念:虛無縹緲的幻想、夢思與無目的性的塗鴉、無調的音樂(頌缽)與無心捏陶等活動,對臨終者的療癒作用。發表的文章有「柔適照顧導言」、「相遇與凝視」,研究論文有「頌缽者療癒機制初探」。
二○○九~二○一○年:「人文臨床與療癒」教研社群的建立。計畫目的在於激發人文社會學者願意走入苦難現場,並將苦難處境做為知識再生產的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