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探險家:發現新世界的壯闊之旅
- 作者: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
- 原文作者:Felipe Fernandez-Armesto
- 譯者:黃中憲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3-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23321
- ISBN13:9789866723322
- 裝訂:平裝 / 54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打從採集文化開始到二十一世紀肇始的漫長過程中,人類一直在試圖找出世界的盡頭,描繪世界的輪廓,不斷地幻想著既有邊界之外,還有更遼闊綿延的內陸,其中有大盆地和錯綜複雜的河流網路,或是更一望無際的大洋,其上有南方大陸和星羅棋布的島嶼,然後透過實地的探索,舊有的幻想破滅,而新生的幻想又冒出。
在這部以全球為範圍的人類探索史中,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講述了遠古以來人類分流(因四處移棲而在各地紛紛冒出人類社會)與合流(因為發現「新世界」而開始將那些社會再度連結)的壯闊歷史。透過「舒展」「伸出」「走動」「躍起」「跳越」「圍繞」「連接」「深化」「全球化」九個階段,費南德茲—阿梅斯托揭露了史上實有其事的探索壯舉、探險家不可一世的自負、以及激勵他們出外探索的傳說與幻想。
作者簡介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1950—
塔夫斯大學歷史系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講座教授,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資深研究員,出版多本暢銷歷史書,包括《文明的力量》《食物的歷史》《改變世界的觀念》《我們人類》。目前是《泰晤士世界探索地圖集》的主編。定期在西班牙與英國兩地從事新聞記者、廣播員的工作。在英國,是BBC第四電台「分析」節目拿主持棒最久的主持人;在美國,被紐約時報喻為「與布勞岱爾、湯恩比等量齊名的歷史學家」。1997年榮獲國家海事博物館「凱爾德獎章」(Caird Medal),1999年受頒「約翰卡特布朗獎章」(John Carter Brown Medal),兩個獎項都是頒發給對航海史與殖民史有傑出貢獻的研究者。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專職翻譯。譯作包括《歷史上的大暖化》、《成吉思汗》、《貿易打造的世界》、《破解古埃及》、《蒙娜麗莎五百年》、《法老王朝》、《項塔蘭》等。
內文插圖一覽表
獨立插圖一覽表
地圖一覽表
第一章 舒展---從採集文化到大帝國時代的最早一批探路者
開始分流.冰人降臨.開始合流.早期地圖之謎.不同文明間的溝通.從地中海到大西洋.絲路.季風探索者.合流的範圍
第二章 伸出---到約一千年前為止的海洋探索
最後一場分流:玻里尼西亞人的太平洋探索.大合流:北冰洋與大西洋.印度洋:擴展、發展季風區路線
第三章 走動---上古晚期和中世紀時的陸上探索
延伸絲路.蒙古效應.橫越乾草原.內部探索:日本與歐洲的例子.基督教世界的邊界之外.非洲.美洲內部的路線
第四章 躍起---中世紀晚期的轉向海洋和深入大西洋
為何是伊比利半島.轉向大西洋的起源:熱那亞與馬霍卡島的開啟先河.伊比利人登場.葡萄牙人在非洲大西洋的探索.繞過非洲的突出部.世界其他地方的轉向海洋.歐洲奇蹟.背風
第五章 跳越---一四九○年代的大躍進
哥倫布.卡博特.達伽馬.卡布拉爾、維斯普奇、安達盧西亞航海家.以哥倫布為中心的世界:大西洋以外的探索
第六章 圍繞---連接全球路線,約一五○○-約一六二○
揭開太平洋的奧秘.想像太平洋:「大小的問題」.深入太平洋:麥哲倫的遠航.解開風的奧秘:烏達內塔的遠航和其時代背景.摸清太平洋的大小:孟達尼亞和基羅斯.印度洋.畫出美洲的輪廓.從內部探索美洲.土著嚮導
第七章 連接---全球再度合流,約一六二○-約一七四○
航海革新.海圖的興起.迷思的歷久不衰.美洲:亞洲的撲朔迷離.想像的陸地、虛構的海峽:太平洋探索.橫越西伯利亞:冰天雪地裡的黃金國.非洲:掠奴與探索.世界地圖.地球的形狀
第八章 深化---提升全球視野,約一七四○年代-約一八四○年代
迷思的歷久不衰.經度.對付壞血病.太平洋:風廊的另一頭.重回西北航道.南極洲.澳洲.美洲.通往浪漫主義之路.非洲:白人的墳墓.前路.回顧與前瞻:這時代的機會與侷限
第九章 全球化---愈來愈窄的地平線,約一八五○-約二○○○
非洲:書籍的戰爭.東南亞:慢船到中國.澳洲:通往無望山之路.新幾內亞:「真正新的地方」.阿拉伯半島:禁地的挫折.西藏:錯置的地平線.蒸汽的路徑:為工業世界而探路.極寒之境:北極、南極路線.新相遇.天大冒險
作者序
這本書談的是相遇---不同文化間的相遇---和使那些相遇得以發生的野心、想像、努力、創新這四者馳騁的範圍。這本書也是眾人交會激盪的結晶。從我開始編纂《泰晤士世界探索地圖集》,我就想寫一本類似這樣的書,那念頭在我腦海裡翻湧已至少十五年。但我從未想到自己有機會或有能力去找到務實可行的辦法,處理這個涵蓋廣大時空的棘手題材,後來,緣於與友人卡洛斯.馬提內斯.德.坎波斯(Carlos Martinez de Campos,西班牙地理學會會長)和維吉利歐.奧涅特(Virgilio Onate,西班牙地理基金會會長)的餐間閒聊,才讓我付諸行動。他們鼓勵我動筆,還助我找到方向。
決定性的影響來自拉斐爾.德爾.皮諾.伊.莫雷諾(Rafael del Pino y Moreno)。他是工程師、實業家、傑出的慈善家。與他見面時,他已利用自行設計的一艘快艇,沿著過去偉大航海探險家的足跡,親自走了一趟。他說,「我希望在死前看到你寫本全球探索史。」那叫人難以抗拒的提議裡,透著叫人心頭為之一驚的幽默,因為那時他雖已八十多歲,但身體硬朗,精神钁鑠,性情爽朗。但我忙於這本書的初期工作時,他突遭可怕意外,幾乎全身癱瘓,這一出書計畫,對我而言,隨之變成刻不容緩且非完成不可的心願。拉斐爾先生以無比的堅毅忍受痛楚的折磨。我要感謝他的激勵,使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還要感謝他的關心和他所提供的見解,使這本書得以茁壯豐實,得以不致夭折。掛他名字的基金會給我研究補助,後來又針對地圖與插圖的開銷給我另一筆豐富的補助,在此,我要對那基金會致上幾乎同樣深摰的感激:沒有那慷慨的資助,我不可能抽出時間完成這本書。在這整個期間,皮諾基金會的會長阿馬迪歐.佩提沃(Amadeo Petitbo),不斷給我幫助、支持、諒解。我撰寫時,他和維吉利歐.奧涅特煞費苦心閱讀原稿,幫我找出問題,予以改進。
我還要感謝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讀者給我寶貴而深刻的意見,感謝牛津大學出版社的Luciana O’Flaherty、Norton出版社的Steve Forman、Destino出版社的Mauricio Bach三位編輯不凡的本事和寬容。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撰寫於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該學院歷史系、地理系、藝術研究中心的同事---在該學院格外開明的領導、管理的協助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我在塔夫斯大學歷史系完成這本書,而在該系,我非常幸運的,受到同事熱情的歡迎和受益不盡的同事情誼。我對探索活動的了解,大部分在更長的一段時期內,得益自我在哈克盧特學會的會員同僚和我編纂《泰晤士世界探索地圖集》的同事。當然,書中不免有無知、謬誤之處,而這無論如何,咎都在我。
費利佩.費南德斯—阿梅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