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美好:清涼自在生活禪

當下最美好:清涼自在生活禪
定價:280
NT $ 252
  • 作者:陳琴富(新聞線上禪行者)
  • 出版社:三采
  • 出版日期:2009-11-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291818
  • ISBN13:9789862291818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專心吃飯大口笑  活在當下就有禪

因為總有一天,我們都要學會放下!
與其活在過去與未來而失落現在,不如正觀當下,
讓現在就開出清涼自在的花朵!

  雲在青天水在瓶,念念分明觀自在……

  這天多少煩惱,放不下嗎?那麼,先好好吃飯吧!坐下來,氣定神閒,捧碗、持筷、伸手、挾菜、回手、入口。看著自己的動作,觀照著自己的心,感受食物的滋味、好吃或不好吃,但也只是感覺而已,清楚明白就好。

  這天多少憂愁,跟隨著你嗎?那麼,去走一走吧!腰背挺直、眼看前下方、微笑,開始往前。只有腳自然地舉起、移動、踏下,就像自然界的生滅,生生滅滅,只是無常,連我們觀照著動作的心,也是無常。

  一口一口、一步一步,放下煩惱、放下憂愁、放下對過去的執著、放下對未來的妄想,就專心吃飯、就專心走路、就專心大笑。於是,禪在心裡;惶惶不安的日子,漸漸遠離。

  禪的用意在明心見性,不在打坐或形式上打轉,吃飯、走路、開車、講手機,這些日常生活裡的行為,也可以有禪。心中有禪,保持覺知,則處處都是禪;活得快樂、活得安然,就是學禪。放下過去未來的幻相,正觀在當下,生活就能開出清涼自在的花朵!

作者簡介

陳琴富

  現任「水月蘭若」禪修中心主持人兼講師,以二十多年的禪修經驗,教導讀者將禪學運用在生活中。曾在新聞線上衝鋒陷陣,任職自由時報、聯合報、中時晚報、中國時報,歷任記者、主任、副總編輯;並任世新大學、銘傳大學講師。經歷過台灣宗教迅速崛起時,因緣際會成為一行禪師的弟子,一行禪師親授象徵薪傳的燈,此外也受隆波通、帕奧禪師傳授觀呼吸、四念處等法門。

  將禪與工作結合,經歷了許多學禪的好處。於一次訪問達賴喇嘛的過程後,開始深入藏傳佛教的精髓,親受噶舉派大手印與寧瑪派大圓滿法門。

  譯作有達賴喇嘛的《藏傳佛教世界》、《超越的智慧》、《曼陀羅》、《大手印》、《大圓滿》等十餘冊。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cfchen8

  【水月蘭若】禪修班  生活禪體驗課
  憑書即可免費報名參加生活禪體驗課程。
  課程時間:周三、週六(19:00~21:00)
  禪室地址:台北市石牌裕民六路122號8樓(石牌捷運步行5分鐘)
  禪室電話:(02)2821~2425
  活動期限:至2010年01月31日止

 

目錄

第一篇 新聞線上的禪行者
學禪的背景
工作旅途上的挫敗
啟動學禪的因緣
佛七的體驗
猛利的禪七
師父來了
禪定的心靈大手術
行住坐臥都是修
工作與禪修的結合
達賴喇嘛的加持
認識藏傳佛教
每個人都要自我修行
以慈悲面對傷痛

第二篇 諦觀人生真相
人生的真相
每一刻都是無常
人生本來不輕鬆
一切都是內心的反射
涅槃不必等死後
觀呼吸讓你成為活著的人
四念處讓你成為清醒的人

第三篇  學禪正知見
修行如登山
方法要得當
不搞神通感應
不能只求福德
吃素在長養慈悲心
先利己再利他
在生活中落實

第三篇  禪在生活中
行禪
飲食禪
微笑禪
放鬆禪
電話禪
茶禪
開車禪
慢跑禪
洗碗禪
洗澡禪
獨處禪
溝通禪
工作禪
放下禪
病苦禪
觀音禪
睡覺禪
一日禪

 

推薦序1

慈悲與自在的道路

  《當下最美好》是一本蘊藏豐富實用性的好書,從書中的字字珠璣可以了解作者陳琴富先生對於佛法的虔信與熱忱,是一位解行並重的學人。

  禪法的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即使是對在家居士亦然。禪的原理就是使自己活在當下,深刻覺知活在每一剎那,深刻觀照每一個當下。

  如此可以使我們了悟實相,避免錯誤,從而在內心中建立起平靜、慈悲、堅定與自在,這是使你快樂也帶給周遭人快樂的唯一道路。

  我很高興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台灣的朋友們終於可以活用禪法,我也衷心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想藉由佛法來提升生活品質的人。

釋一行於梅村道場(善山法師翻譯)

推薦序2

慈悲與喜悅的道路

  學僧有源問大珠慧海禪師:「什麼是禪?」大珠禪師回答:「吃飯睡覺。」有源很失望,吃飯睡覺如此稀鬆平常的事還需要來請教麼?「平常人也吃飯睡覺,兩者之間有何不同?」禪師一派神閒氣定地說:「平常人吃飯挑精揀瘦,百般思索;平常人睡覺胡思亂想,千般計較。」

  有人常常問我:佛法是什麼?佛法就是生活,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就是禪的智慧、禪的藝術。譬如吃飯睡覺如此簡單的事,可是有多少人把一碗飯吃得舒舒服服,把一場覺睡得安安逸逸?平常人吃飯,好吃的,就貪心多吃一點;不好吃的,就起瞋心不吃。

  佛門吃飯則用平等心、感恩心、慚愧心、忍耐心來吃,要吃出菜根香,吃出禪味來。「心中有事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睡覺要保持一顆坦蕩自在的心,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不要把怨恨留到明天,大千世界是我的禪床。

  禪者只是「飢來吃飯,睏來眠」,當吃飯時,把飯吃飽,當睡覺時,把覺睡好;每天生活裡該做的工作,把它做好;用合理的方式對待人與事,不要對社會留下歉意,對自己的生命留下遺憾。這就是最好的修行生活、禪者的本地風光。

  《人間福報》的主筆陳琴富先生,以他敏銳的文學觀照,將禪的智慧、佛法的喜悅融入生活的篇章,撰成《當下最美好》的大作,字字珠璣,處處呈現般若的剔透光芒。在民風日漸澆薄,社會價值觀日益扭曲的現代,陳先生的大作宛如一朵淨蓮,必能為現今社會帶來醍醐灌頂,非常樂意推薦本書,特為之序!

星雲於佛光山

作者序

生命只在覺醒的當下

  人生存在宇宙之間,到底該怎樣定位?人類真的是萬物之靈嗎?還是有更高的靈體是人類所不及的呢?人的價值何在?生命的意義何在?怎樣的生活才算是人應該過的生活呢?

  人類自認為是宇宙的主宰,人們以突飛猛進的科技創造了新的機具,克服了大自然所帶來的限制,也為人類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但是無疑地,在科學所能理解、證明的範圍之外,還有很大的領域處於未知的世界,科學還無法提出答案,例如上述的問題。

  在科學之外,人們還依靠著理性的哲學思維對這些問題找出合理的答案,而宗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宗教對於宇宙和人的緣起,以及人應該如何在宇宙間生存,提供了哲思與實踐方法。

  我在三十歲左右,因為工作遭到瓶頸而對人的生命價值產生懷疑,也試圖尋找一條自己應該走的路。後來在禪學傳統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敲開禪門才發覺這是一條開闊而深奧的道路,歷史上已經有成千的人步履此道而成就,這也是我畢此生所應該實踐的道路。

  學禪之後,發現社會上不乏同修道友,然而多半入門之後就迷失在道途上。有些人每天做早晚課,成為生活中的例行公事;有些人成天唸誦佛號、咒語,以為這就是究竟之路;有些人以背誦經典作為修行之方;有些人燒香拜佛,求能成就道業。更多的人則是跟著人潮東奔西跑,這裡聽聽、那裡學學。

  修行難不難?唐朝的龐蘊居士說:「難、難、難,十擔麻油樹上攤!」修行很難,多生累劫的習氣,六根接觸六塵,心就執著上去了,就像要把麻油攤在樹上一樣難。龐居士的老婆有不同的看法,她說:「易、易、易,百草頭上西來意!」修行不難,六根接觸六塵時,只要即相離相,心空無住,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說難說易都還有執著。他們的女兒龐靈照說:「也不難,也不易,飢來吃飯睏來眠!」修行不是什麼難易的問題,肚子餓了吃飯,睏了就睡覺。雖然是吃飯睡覺,但要吃得自在、睡得安穩也不是很容易,這已經是任運自如的禪者風範了。

  其實參禪學佛也不是那麼複雜難懂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臥間保持覺醒,不讓心跟著妄念跑,「逢茶喫茶,逢飯吃飯」就是了。人不能沒有念頭,但有念頭就會有雜思亂想,有雜思亂想就有煩惱執著,只要心不黏著在念頭上,煩惱也就無從上身了。

  寶誌禪師說:「斯道本來現成,不用求,不用學,無你用心處,只當下一息便是。」善慧大士也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佛性本在自心中,東奔西走終究覓它不得。雲門禪師說:「你諸人無端走來這裡覓什麼?老僧只管吃飯痾屎,別解作什麼!」一般人不肯相信自心是佛,不在自己心性上作悟,不能安住自心得安樂,以為心外有佛、有禪道,枉在心外求法多年還不得其門而入。

  修行首先必須要建立正確的知見,古德說:「因地不正,果招迂曲。」見地不清楚,所學必有偏差。首先要知道為什麼修行,接著要知道如何修行,建立正確的知見,才不至於道聽塗說,朝走西來暮走東。

  其次要找到良師益友,善知大德就像是登山的嚮導一樣,登山沒有一個好嚮導一定會迷失在山中,甚或死在山中。許多人對佛法一知半解,人說哪個大師好、哪個上師有名、哪個仁波切有神通就跟著去,最後多半是身心俱疲、空手而回。

  接著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根性的方法,一旦使上力後就要精進不懈,努力以赴。法無大小、高低之分,適合根性最重要。但是要知道自己所學是否有進步,如果在心性上絲毫沒進展,習氣也沒有改變,煩惱越修越多,那必然是方法不對,趕緊找善知益友請教。

  《當下最美好》是個人習禪多年的心得,主要的方法是將觀呼吸和四念處用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呼吸察覺自己的身心狀況,並在對境的當下息滅自己的貪瞋無明習氣,讓修行與生活一體不二,覺性觀照習慣之後,就能以自性起用。其中「生活禪」部分是生活作息中要面對的事情,例如吃飯、喝茶、走路、跑步、洗衣、掃地等等,以覺性觀照這些作息的肢體動作,進而觀照身心五蘊的生滅相,久而久之也能徹見萬法的本來面目。

  蓮花生大士在其《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中開示當下的覺性說:「清除過去之念,不留纖毫痕跡;向未來之念開放,不受他境所染;安住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生命只在覺醒的當下,生活如果沒有覺性就猶如在夢中。

  靈訓問歸宗和尚:「如何是佛?」歸宗說:「我現在跟你說,恐怕你不信!」靈訓說:「和尚你老實說,我怎敢不信?」歸宗說:「你就是佛!」一般人只因為隨聲逐色、只因為執著妄想而成為凡夫。只要我們能歸本溯源,念念不離自性,每個人都是現成佛。

  願一切眾生都能在當下覺醒,安住在清淨的自心中,無憂無惱,自在過生活!

 

內容連載

微笑禪
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大部分人都好像失去了笑容,一大早出門上班,在捷運電聯車上、在公車上、在路上、在街頭,大多是行色匆匆,繃著臉孔,是不是還帶著起床氣呢?是不是上班要遲到了呢?還是一上班就感受到工作的壓力呢?真的是難得看到幾張微笑的臉。

生活的目的其實是希望快樂,是什麼把人搞得失去了笑容?其實每個人的心田裡都有微笑的種子,只因為沒有去澆灌它,以致於一天一天失去生機,最後發不出芽來。一個人一天不笑、兩天不笑,接著一週不笑、一個月不笑,慢慢地地,笑容就在他的臉上消失,形成一張撲克臉。

誰的微笑讓你印象最深刻?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奧黛莉赫本輕淺的一笑、葛妮絲派特蘿淡淡的微笑、周潤發帶點傻勁的笑?還是諸佛菩薩帶著慈悲眾生的微笑?不論是誰的微笑,只要你想起這些微笑的面孔,相信你的心不會這麼緊繃。

如果大家都能以微笑相待,這個社會將會充滿祥和之氣。多少藝術家盡其一生在捕捉人類臉上帶著喜悅滿足的輕淺一笑,蒙娜麗莎之所以成為曠世名作,不就是因為那抹神祕的微笑讓每個人都感到溫馨嗎?微笑不必花你一毛錢,你何不時常讓臉上掛著微笑?

很多人花大把錢想要留住青春,買各種除皺抗老的保養品,而現代的整容術越來越發達,許多人都有過整容的經驗,不論是脈衝光、雷射、拉皮、玻尿酸、黃金線、微型整容,各式各樣不一而足,無非是想用金錢換取青春。

其實,只要在臉上綻放一朵輕淺的微笑,青春早已寫在你的臉上。微笑可以紓解你臉上數千條緊繃的肌肉,掃除你內心的煩惱,同時也讓別人沾染你的喜悅。佛家講布施,如能時時保持喜樂的心對別人微笑,在這繁忙的工商社會裡,就是最好的法布施和無畏施。知道嗎?微笑含藏著迷人而有轉化效果的巨大能量。

但是,要如何讓自己常保笑容呢?有些人天生有一張微笑的臉,那是因為他從小成長的環境讓他喜悅滿足,要不就是他天性樂觀。但有些人就是笑不出來,也許是成長的過程不快樂,也許是工作的壓力讓他無法放鬆。所以,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持微笑」。

時時提醒自己就是禪修的工夫,因為我們的念頭時常四處亂竄,心就隨著念頭遊蕩,無法安住當下。有些行者透過觀呼吸、有些行者透過念佛讓自己回到當下,而提醒自己微笑也是一個很好念住當下的方法。當你微笑時了知「我在微笑」、「我在當下」,清楚知道自己的身心狀態。

每天早晨起床後,先對晨光展開笑顏,「今天能在安康中清醒,真是美好的一天呀!」對新生的一天微笑。想要過快樂的一天,必須從微笑開始。上班時不論走在路上或在車上,微笑,與別人結下善緣。上班時也微笑,讓同事感受到生命的喜悅,如果繃著一張臉,工作氣氛不會愉快,工作效率也必然打折扣。

回到家更應該微笑,一家人可能因為你的微笑而和樂,如果夫妻間繃著臉、父母對子女繃著臉,這個家庭一定是個不愉快的家庭。所以,要營造家庭和諧的第一步,就是家中一定要有一張微笑的臉孔,接著影響到每一張臉孔都是微笑的。何不從你開始呢?就從今天開始,下班回家時請對你的家人微笑,你也會發覺,這是你進家門能帶給家人最珍貴的禮物。夜深了,也以微笑入眠,因為你已經滿足地過了美好的一天。

禪宗有一則拈花微笑的公案,因為迦葉尊者的微笑而開啟了千古宗風。每當有弟子開悟時,禪師莫不以微笑印可。看到過彌勒菩薩的笑嗎?「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其實,一個菩薩肚中是沒有容不下的事,也不會覺得天下有可笑之人。畢竟這是世間人做的偈,還不到菩薩境界。不過能夠開口常笑就已經是三禪的境界了。

微笑正是人類的天語,嬰兒以微笑表達滿足,陌生人以微笑表達善意,兩個民族以微笑化解仇恨,為什麼我們要吝於對周遭的人、對最親近的家人微笑呢?因此,當你悠閒的時候請微笑,聽音樂的時候請微笑、生氣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微笑。當你在念念分明禪觀時,也正在微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