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教室的在地轉化」即試圖透過學校與家庭及社區(部落)的密切互動,冀望社區(部落)的生命與活力獲得正向的開展;也希望師生的學習與生活能夠緊密結合,使其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能相互交融,真正達到「家校和諧」、「學校社區融合」的境界;從而能讓獨具在地文化特色、以社區(部落)空間為基地的課程,得以踏實而順利地被建構與持續發展,展現「社區文化課程」多元而充實的品味與風貌。
作者簡介
余安邦
臺灣屏東人,1955年2月生
現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兼任副教授
學歷: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博士
曾任: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詢學系及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等校兼任副教授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監事及常務理事
台北市北投區大屯國小學生家長會會長
台北市立石牌國中學生家長會副會長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學生家長會副會長
曾參與家長教育運動十多年
2000年起,曾在台北縣及其他縣市推動「社區有教室」課程方案與「在家自學」(home schooling)等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主要編著:
《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2000)
《情、欲與文化》(2003)
《情欲明清-遂欲篇》(2004)
《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當學校課程與在地文化相遇》(2005)
《另類教育先行者-2007台北縣在家自行教育資源札記》(2007)
《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2008)
主要研究及教學專題:
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與文化、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
鄭淑慧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經歷:
台北縣汐止市秀峰國小教師
台北縣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研究發展組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