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定價:350
NT $ 185 ~ 333
  • 作者:吉見俊哉 Shunya Yoshimi
  • 譯者:蘇碩斌
  • 出版社:群學
  • 出版日期:2009-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25163
  • ISBN13:9789866525162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媒介」(media)這個概念, 絕對不只是報紙、廣播、海報、雜誌、電話、電腦……等各種資訊設備的累加,而是將我們在社會經驗世界中的技術面和意義面同時媒合中介;透過技術與意義的中介,個別的媒體裝置與編制才成為可能,技術也才能與意義、論述、解釋等相接觸,而成為指向社會實踐的結構性場域。

  現代的媒介知識,應該要站在一個既超越且含蓋新聞、廣電、電影、出版等各個領域的新視野,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問各種媒體的特殊性和個別性,而是要問是哪種社會場域力學使個別媒體成為可能。

  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滿溢著雜誌、電視、PC、大哥大等媒介的現代社會,這本書是希望能夠開啟一個思想起點,進而理解媒介的由來、作用,以及去探索變革的可能性。

本書特色

  學貫中西、博縱古今,加上作者敘事詳盡流暢,讀這本書應該就像上這位老師的課,讓你不再打哈欠、流眼淚。

作者簡介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現任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

  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主要著作『都市��������□』(1987)、『博□�政治□』(1992)、『□�資本主義』(1995)、『万博幻想:□後政治�□縛』(2005)、『親米�反米——□後日本�政治的無意識』(2007)等,另有合編著書刊數十冊。

譯者簡介

蘇碩斌

  現任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曾任教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學術專長為文化社會學、都市社會學。

  研究領域包括都市空間、觀光休閒、消費、媒介等。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2005),譯有《基礎社會學》(合譯,2008)等作品。

 

目錄

臺灣譯本序/Ⅰ
原書序/Ⅳ
《媒介文化論》推薦序/Ⅵ
台灣譯者說明/Ⅸ
體例說明/XⅣ

第1講 媒介是什麼

Ⅰ作為方法的媒介
第2講 媒介的時代媒介理論
第3講 新聞學為名的媒介知識
第4講 大眾傳播理論的開展與侷限
第5講 媒介革命與知覺現代化
第6講 文化研究典範的介入

Ⅱ作為歷史的媒介
第7講 報紙與現代新聞事業
第8講 電話誕生在何時
第9講 電影為誰而生
第10講 無線電玩家的社交圈
第11講 電視來到家裡了

Ⅲ作為實踐的媒介
第12講 行動電話改變了都市面貌
第13講 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化的市民社會
第14講 全球媒介是什麼
第15講 因應媒介變革的知識

事項索引
人名索引

 

推薦序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

  吉見教授在導論裡說: 這本書「是寫給剛開始研讀媒介或傳播的大學生、研究生及社會人士使用,作為思考媒介與社會之關係的入門」。 作為一本入門書,本書文字簡潔扼要,結構清晰,材料豐富,故事性豐富,是很好看的書。作為入門的讀書,再適當不過。譯者蘇碩斌教授,譯筆流暢,且為社會文化之專家,更是相得益彰。

  但是,這本書不只是文字淺顯、例證生動而已。更值得讚許的是,這本書看媒介與傳播有其獨特的角度。說明白些,吉見教授對於目前一般傳播和媒介的談法是有意見的。在他看來,這些論述大多問錯了問題,因此無法掌握媒介的核心意義。他認為研究媒介真正的問題是: 是什麼樣的歷史和社會條件造就了今日我們所見的個別媒體如電視、報紙等?換句話說,我們對媒介的認知、定義不是必然如此,是歷史和社會條件的產物。依此類推,研究媒介,重點不在個別的媒體,必須超越新聞、廣電、電影、出版等領域,去探討媒介此一概念的意涵,在這個前提之下,「原本我們會視之為個別媒體現象來研究的報紙、電影、電話,就必須重新視為媒介的反種具體呈現了。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去問各種媒體的特殊性和個別性,而是要去問是什麼樣的社會場域力學使得個別媒體成為可能」(p. 4)。

  整本書的目的便是在回應這個問題。第二和第三部分「作為歷史的媒介」、「作為實踐的媒介」,具體呈現了使各種媒介成為可能的社會場域。從這些例子,可以清楚看見,我們今天視為理所當然的媒介,其實都是社會演化的產物。以電話為例,最早的用途接近電報,後來用來廣播,今天使用電話的方式已是晚近的發展了。透過這些生動的例子,我們對於社會脈絡如何形塑媒體的樣貌有了深入的認識,反過來也了解現代生活的面貌和媒體的因緣,一部介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格局和視野和一般入門書大不相同。每本書都隱含著看世界特定的方式,而同時也決定了什麼會看不到(a way of seeing is a way of no seeing)。一本書的高下,正在它看事物的格局和角度。入門書的影響更是深遠,決定了初學者今後理解現象的方式。「媒介文化」雖是入門書,郤不只是整理現有觀點而已; 它挑戰成見,超越既有之視野,創意十足。

  進一步要指出,吉田教授寫這本書,不只是提供上課教材而已,他最關心的是建立因應媒介變革的實踐基礎。書中一再陳述的觀點是: 既然媒介的型態並非先天決定,媒介變革就有了著力點。第二部分「作為歷史的媒介」,是以古鑑今,指出媒介在社會實踐中的演化過程,企圖打破對媒介角色的迷思。 第三部分「作為實踐的媒介」則以行動電話、網際網路這些尚在演化中的媒介為例,提醒讀者它們充滿各種可塑性,因此形塑媒體建立公民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

  根據以上的觀察,他也對當前日本傳播教育提出批判,認為過於偏重實務和認同現況,換個說法,沒有體認到媒介的可塑性,缺乏對媒體的想像。他進一步主張,傳播教育的角色應為針對媒介提出理論性和實證性的檢視。換言之,理論性的研究有其必要,目的在打破成見,發現媒介發展的更多的可能。本書的目的之一即在建立媒介變革的理論基礎。
 
  傳播正處於古騰堡革命以來未有之巨變。身處高度不確定的情境,我們往往容易為表象所惑。其實,在此關頭,反而更需要思考本質性的問題。具體而言,媒體一再突變混搭,研究媒體和傳播,顯然必須超越目前個別媒介的範疇,更需要回到上層的概念問題,重新思考媒介的本質為何、其變化的軌跡為何。根據這些反省和研究,才能建立實踐堅實的基礎。更進一步說,在一個變化的時代,重要的不是跟著潮流走,而是要審時度世,發揮主動性,積極形塑媒介。當然,大前提是要掌握媒介發展的邏輯,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媒體巨變的狂潮中,初學者需要一開始站穩腳步,吉田教授的書正是最好的指南針。

2009.08.11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3
    $185
  2. 二手書
    73
    $255
  3. 新書
    79
    $277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85
    $298
  6. 新書
    9
    $315
  7. 新書
    9
    $315
  8. 新書
    93
    $326
  9. 新書
    95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