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若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森田司鐘∕130
.心如明鏡台∕131
.十後悔∕132
.供果因果∕133
.衣裹真珠∕133
.度人度心∕134
.鹽醬人生∕136
.禪定就是定力∕137
.恭敬求佛∕138
.遠慮近憂∕139
.萬物皆有心∕140
.禪師插秧∕140
.七?釋盜∕142
.禪隨其變∕143
.空由心造∕144
.正受燒書∕145
.洗碗掃地∕146
.勿念竊生∕147
.生活禪機∕148
.禪的寬恕∕149
.性空之路∕150
.佛法無二∕150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151
.悟而後醒∕152
.禪無旁心∕154
.萬事皆因果∕155
.禪之不定∕156
.自性難贈∕157
.樹之佛性∕157
.一缽千家飯∕158
.自斷希望∕159
.誤會∕160
.禪的魅力∕161
.嚴師儀山∕162
.死水不藏龍∕163
.禪無爭辯∕164
.舌之因果∕165
.心不及小丑∕166
.淨土在心∕168
.禪之法門∕169
.禪之奇妙∕170
.無形無相∕171
.物我皆一∕172
.大鵬鳥飛度生死∕173
.一句禪味∕174
.趙州的真義∕175
.睹影自悟∕176
.肯定自己∕177
第二章 正果-般若波羅蜜
做自由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自然處事,淡然為人,超然物外,方能泰然自若,坦然無懼。佛以無我之心來普度眾生,故,般若波羅蜜。
.立雪斷臂∕268
.不慕他佛∕269
.個性是為火焰∕269
.青草捆和尚∕270
.入道三寶門∕272
.緣起性空∕273
.花雨不沾衣∕274
.圓滿報身∕275
.心悟其福∕277
.禪說苦樂∕278
.放下一切∕279
.煩惱多因貪念∕281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82
.隨遇而安∕283
.心象真跡∕284
.佛的因果虔誠∕286
.貪念一起,害人害己∕287
.達摩論寶∕288
.有業有報∕289
.方外之交,不必同一∕290
.斷指求法∕291
.到處是路∕292
.只知貪程,不覺蹉跎∕293
.我往西方走∕294
.法身無病∕295
.性天真佛∕296
.逍遙圓寂∕297
.雪霽便行∕298
序
禪是一種生活,是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身處俗世中的一道靈光。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煉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禪」,是要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禪道。離開了生活去求禪問佛,無異於緣木求魚,無從可悟。正如六祖慧能禪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為心,塵埃源於生活,用禪的智慧去清掃,便自現寧靜天地。
人的心大多是從浮動處失去純真的本性。如果任何私心雜念都不產生,只是自己靜坐凝思,那一切念頭都會隨著天際白雲自然消失。隨著雨點的滴落,感受心靈被清洗的感覺。聽到鳥的呢喃,就會有一種喜悅的意念。看到花兒飄落就會有一種開朗的心情。這樣,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機。只要心能澄清寧靜,生活中的一切足以引出無限佳趣。讓人愉快,這就是「心砥菩提亦空明,靜坐凝思天地空」。
置身迷惘的都市,如果有緣走進禪的世界,你會發現,禪是探究生命的極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是打開心靈解脫之道的一扇門,能幫助我們尋覓到心中所失去的樂園。
禪又是治療現代人浮躁心靈的良藥。以禪的意境去對待工作中的困惑,將禪的智慧融入工作中,就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面對繁忙的工作、複雜的市場、變化無常的人際關係,只要有一顆禪心(信心、愛心、誠心),就足以承受這些。
所以,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融入生活和工作當中,有助於把生活、工作推向更高的意境,使你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係更和諧。
品讀經典的禪林小故事,讓你在輕鬆自然的享受中領悟禪的獨特思想魅力。讓你知道,禪雖高深,但形式卻極其簡單、生動,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書中每一則故事都充盈了禪家智慧、佛教經典,隱含了無窮的人生真諦,實為一本覺悟人生的最佳圖書。
-
新書88折$148
-
新書9折$151
-
新書9折$151
-
新書$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