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三(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臺大歷史系教授)
「六堆」是臺灣極為獨特的地方,很多人對它非常好奇。這個地名怎麼來的?那是甚麼樣的地方?有甚麼樣的社會組織?在臺灣史上又扮演甚麼樣的角色?這些都是饒富趣味的問題。
林正慧小姐於1994年進入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班時,選擇「六堆」做為論文題目,本人極表贊同。歷史研究不僅是知識遊戲,也是一種感官的體會,最好能回歸歷史的情境、能感同身受,因此題目與自身的生活經驗越接近越好。林小姐是屏東六堆客家人,土生土長,又通客語,在先天上具有優越條件,如結合良好的學術訓練,研究成果是可預期的。果然,經數年之努力,於1997年完成一篇出色的碩士論文〈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當時,本人即曾鼓勵她略事修改後予以出版,但她因謙虛,加上就業等因素,耽擱了。如今,很慶幸經曹永和基金會審查通過出版,這不僅是她的榮幸,而且是讀者之福,有助於對臺灣客家歷史的深入瞭解。
林小姐的研究在當時是有創新意義的,因為這是第一篇以嚴謹歷史學方法有系統探討六堆歷史的作品,也因而發現或解答了一些謎題。在開發史方面,客家人大多在山區拓墾,唯獨六堆的客家人在平原耕種水田,並以嘗會組織為中心形成租佃體系,與其他地方閩人的大小租制相當不同。在社會史方面,屏東平原的客家人以語群為認同標準,而非省籍,如福建「汀人附粵」、廣東「潮人附閩」;並由此在六堆組織下形成嚴謹的自治組織,彼此互助,甚具特色。在政治史方面,形成義民組織之戰鬥團體,保衛鄉土與效命清廷,並發展出合作與衝突的官民關係,這也是他地少見的。對於這些問題,當時一般人多一知半解,本書做了細緻的考證與釐清,貢獻不小。
本人在2006年出版一書《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即曾參考本論文,並發現施世榜在1709年北上彰化平原築八保圳之前,已經在六堆地區拓墾。本人以為施世榜是先有六堆水田地區之發展經驗,方敢於投入大量資金、耗費十年時間,而不屈不撓地興築水圳。因此,六堆可能是臺灣大規模水田化運動前夕的試驗地,其歷史地位更高,也推翻「閩人耕田,客人種山」的刻板記憶,顯現臺灣拓墾史的多樣性。
近年「六堆」研究日增,內容更趨豐富,但本書開路之功功不可沒,且其內容之充實與論述之嚴謹、系統化,是不可取代的。忝為其師,樂見學生之佳作能付梓,嘉惠學界,僅誌數語為賀。林小姐目前是臺大歷史所博士生,期望她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008年8月20日 於南港臺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