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定價:480
NT $ 379 ~ 432
  • 作者:邱家宜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20-07-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942568
  • ISBN13:9789862942567
  • 裝訂:平裝 / 392頁 / 14.8 x 21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今台灣媒體生態的起源、複製與再生。
 
  二次大戰結束後,經歷四十多年(一九四五〜一九八七)的政治高壓管制,與三十多年(一九八七〜二○一九)的自由市場競逐,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之所以發展成當前樣貌,跟這個社會的許多其他面向一樣,都具有歷史獨特性。
 
  本書以吳濁流、李萬居分別代表台灣本地報人及半山報人群體,而在外省報人方面,則以曾虛白、雷震分別作為依附國民政府政策與批判國民政府政策的代表,觀察這些不同的報人群體,如何代表其背後不同的知識階層,在戰後台灣報業的舞台上各自、同時也是共同的展現意志,在經歷交會與分歧、激盪與磨合之後,如何在台灣的媒體生態上持續發揮強大的影響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家宜
 
  出生於「殺朱拔毛、反攻大陸」時代的台灣,在父系中國、母系台灣的家庭成長;穿梭在代表父系、高調的宗法與廟堂,及代表母系、靜默的人情與生活之間,直到理解表象下往往還有深埋的底層。研究台灣近代史,讓我了解自己人生的底圖如何繪成,這是一幅讓我駐足良久,不時喃喃自語「原來如此」,仍在不斷展開中的底圖。
 

目錄

1.報人典型的選擇
為理解台灣新聞媒體提供線索
戰後台灣三種地緣背景的四類報人
 
2.雷蒙德威廉斯的「感知結構」理論
「感知結構」理論在本書中的運用
何謂「感知結構」
「感知結構」的「文化物質主義」立場
「感知結構」與「霸權」概念的對照
「感知結構」的「原生結構主義」方法論
「選擇性傳統」與「感知結構」
邊陲意識與「感知結構」
 
3.戰後的台灣社會:匯聚與分歧
看似相似而彼此陌生的人們
語言與文字轉換的困局
隔閡、誤解與歧視——以省參議會「完全奴化」風波為例
多重「感知結構」之島——認同歧異問題
為何選擇吳濁流、李萬居、雷震與曾虛白
 
4.苦悶的殖民地知識份子:吳濁流
前清遺老書香第
殖民地知識階層的多重語境
在報社當記者與編輯
「不容青史盡成灰」的記者使命感
「社會寫實」的小說寫作
殖民地知識階層的認同崎嶇路——「亞細亞孤兒」意識
 
5.徘徊在認同與放逐之間:李萬居
海角偏鄉的困苦成長經驗
日(殖民地台灣)、中、法三重經驗
從國際問題到台灣問題
前殖民地孤臣孽子
問政與辦報
組黨與挫敗——最後一役
 
6.萬山不許一溪奔:雷震
生長於浙江的「河南佬」
負笈東瀛的心智鍛鍊
對國民黨從參與到失望
「自由中國」的言論先鋒
與本土政治勢力合作組黨
台灣民主運動的播種者
 
7.國民政府政權的忠誠守護者:曾虛白
常熟望族翩翩公子
與父親共同經營書店的「文藝青年」時期
與董顯光、張竹平合作辦報
由記者轉為國民政府文宣舵手
主持黨國媒體
三民主義新聞學
影響台灣新聞教育與實務數十年
 
8.戰後初期「感知結構多重奏」的台灣報業舞台
戰後初期台灣的報業概況
四位報人的「感知結構」
交錯的生命史與「失落的世代」
「感知結構」多重奏的台灣報業舞台
 
9.「選擇性傳統」的運作
兩個重要轉折——二二八事件與雷震案
「感知結構」與認同
伏筆與線索
 
10.結語
回顧與前瞻
在新聞史研究領域的幾個初步成果
殘餘與重返——混種的「新興感知結構」
 
附錄:曾虛白、雷震、李萬居、吳濁流之相關年代與事蹟對照表
 
參考資料
 



為理解台灣新聞媒體提供線索
 
  二次大戰結束後,經歷四十多年(一九四五~一九八七)政治高壓管制,與三十多年(一九八七~二○二○)的自由市場競逐,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之所以發展成當前樣貌,跟這個社會的許多其他面向一樣,都具有歷史獨特性。如今,當新聞媒體在政治、社會,甚至文化議題立場上各自選邊,並以「藍媒」、「綠媒」、「統媒」相互指稱,彼此壁壘分明,因而經常被指為製造對立的「社會亂源」時,「商業媒體基於市場考量」的簡單論斷,似乎並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由於新聞媒體本身就是各類社會論述的集散、加工與產製中心,其議題設定必然相當程度反映該社會明顯的或潛在的關切,尤其是那些歷久不衰的議題。
 
  一九八八年台灣解除報禁,過去公開壓制或扶植媒體的政治力逐漸後退,既有或新興的新聞媒體,透過事業資本與市場的互動,容納了更廣大的社會光譜。消費者取向的市場法則,在幾乎所有的新聞媒體中,都造就了大量五光十色的名人八卦、商品消費訊息等內容,顯示出在資本主義市場中一致的「去政治性」傾向。但每逢選舉,或遇台海兩岸互動等重大政治事件,台灣的新聞媒體就又都顯現出高度的政治性,但這個「政治性」並非對應於前述「去政治性」的一般政治性,而是經過立場選擇的政治性。這些在政治立場上的異質性,無法完全歸因於市場計算,亦無法簡單的用各自服務於政治鬥爭來解釋。觀察其與各式社會動員間的相互呼應,可以看到這些異質性原本即深植於台灣社會各個層面。如果我們假設,台灣錯綜複雜的近世歷史軌跡,是造就這些異質性的歷史淵源,那麼作為整體社會的一部分,繼承了不同歷史遺產的報人(新聞工作者),在擔負社會論述再生產工作時,會各自出現政治立場的偏好,似乎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究竟是哪些異質性?何以異質?本書透過對個別報人生命史的掌握,嘗試以「原生結構主義」式的「類型」,對戰後台灣社會中幾個不同屬性的報人群體做類型建構。從個體出發,類推至特定報人群體,再以此報人群體映照一個更廣大的社會群體。以「原生結構主義」式的「類型」,作為從理解個體生命史推向理解社會群體歷史的中介樞紐:透過對四種不同類型代表性報人之個人生命史的考察,及其彼此間的交光互影,我們將勾勒其所代表的某種「感知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並進行比較,再進一步追索此些不同「感知結構」的轉進與發展,以探究這些異質性的根源與演變,希望能為理解當時與後來的台灣新聞媒體,甚或整體台灣社會,提供有意義的線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79
  2. 新書
    79
    $379
  3. 新書
    79
    $379
  4. 新書
    79
    $380
  5. 新書
    9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