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 作者:薇薇安.派瑞
- 原文作者:Vivienne Parry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8-01-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249877
- ISBN13:9789861249872
- 裝訂:平裝 / 4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科普書年度大獎──2006年 艾凡提斯科學書獎(Aventis Prizes for Science Books) 決選
妳真的愛他嗎?妳確定討妳歡心的是他而不是荷爾蒙?
避孕藥會讓妳肥胖?多生孩子可以讓妳免於罹患乳癌?
經前症候群可有治療良方?男性也有更年期?
讓男人們具有男性氣概的睪固酮,同時也是雄性禿的元凶?
兩性關係失調、身材問題、情緒低潮,居然都跟荷爾蒙脫不了關係?
你或許從不知道,僅僅幾組腺體所分泌的荷爾蒙,
竟在各個環節、時時刻刻左右著你!
且讓本書帶你一窺荷爾蒙的全貌,了解日夜影響你的荷爾蒙大軍!
作者簡介
薇薇安.派瑞(Vivienne Parry)
為英國衛報(Guardian)的科學時勢評論家,也是好管家雜誌(Good Housekeeping magazine)的科學編輯。她曾任BBC科學節目明日世界(Tomorrow’s World)的主播、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的專欄作家以及全景(Panorama)節目中的記者。
引言
人體內的各式荷爾蒙支配著你的世界,它們控制了你的生長、體重、代謝、生育及體內的水平衡。荷爾蒙啟動並掌控了青春期與更年期之類的生理變化,它們還會影響你對性的需求(以及你是否能樂於其中),影響你的老化速度、甚至還能影響你會與誰陷入愛河。荷爾蒙可在幾秒內產生效用,在瞬間作用完畢,或者,也可能需要數個月才能產生效用,但卻能持續作用三十年。荷爾蒙也控制著你的情緒心境,特別是那些從內心深處緊緊抓著你的感受──害怕、生氣及愛戀。
無論你的性別年紀,無論你是否古怪易怒、情緒多變、生氣健忘或只是有些情緒不佳,都可能有人會告訴你:「你的荷爾蒙在作怪了。」雖然聽起來頗刺耳,不過這句話有很大的機會是對的。
荷爾蒙這個字眼幾乎每天都會在傳播媒體上出現。人們質疑著含有荷爾蒙的藥品,認為這也許就是造成魚兒性別改變的禍首。而在這之中,睪固酮(testosterone)就是人們冒著危險使用的其中一種荷爾蒙。關於荷爾蒙影響環境的議題,於後緒內容中將會提及。
本書主要會解說各式荷爾蒙是如何產生作用,並介紹荷爾蒙掌控你我生活的各種方式。另外,也將提到時常加諸在荷爾蒙上的激烈辯論及負面看法。不過本書並非荷爾蒙疾病的指導手冊,像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以及不孕症這類的有關荷爾蒙的疾病,已經有太多實用的指南。對於神秘優雅又高度複雜的荷爾蒙王國,這本書只是篇入門介紹,我於書中亦試圖找出荷爾蒙的真相。
人體內二大通訊系統為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藉由電刺激,可將大腦的訊息快速傳送到全身各部位。而以荷爾蒙為其傳訊者的荷爾蒙系統,或更正確地說是「內分泌系統」,其傳訊速度比起神經系統要慢得多了。內分泌系統是以血液為媒介來傳送它的化學傳訊者「荷爾蒙」。若是要相互比較這二套系統的傳訊速度,就如同比較高速鐵路與運河船運的運輸速度,或是比較一般郵件與電子郵件的傳遞速度一般。
荷爾蒙這類分子有悠久的歷史。即使是形式最簡單的動物,也需要將身處環境的情況傳達給體內的每一個細胞。若是沒有某些形式的內部通訊系統,這些動物要如何整合反應以求生存呢?就實際情況而言,若是沒有方法讓身體各部份互相交流,動物又怎麼能以單一生物體的方式來活動呢?
化學傳訊者攜帶著工作指令來到細胞以進行它們的工作。一旦它們抵達目標物,荷爾蒙分子會找到獨一無二的停泊港灣──受體(receptors),以傳遞它們的訊息。起初,在「高等」生物中的荷爾蒙,被認為只會從特殊的無管腺體(即內分泌腺)所製造,這類腺體包括甲狀腺及卵巢。每個無管腺體製造出自身特別的荷爾蒙,各自獨立地進行自己的工作。然而,後來發現並非如此,包括睪丸、胰臟、以及位於腎臟上方的腎上腺在內的腺體,其實是在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的領導下一同作用。腦下垂體就位於眼睛後方的大腦基部,如同樂隊指揮般地掌控著所有腺體。目前已知真正的主宰腺其實就是大腦本身,特別是其中被稱為下視丘(hypothalamus)的部份,而腦下垂體就是以腦下腺柄(pituitary stalk)與下視丘相連,懸垂於下。此外,包括胎盤及腸道在內的許多器官,都扮演著內分泌腺的角色,甚至包括脂肪及肌肉在內的組織都會製造荷爾蒙。一度被為認為種類不超過二打的荷爾蒙,目前則已發現有數百種了。
當人們談及荷爾蒙時,總是只能從抽象的角度來談論,好像這是他們無法實際掌握的事物。的確如此,我們的基因掌控了內分泌系統的各類分子,然而對於自身所得的基因,我們卻毫無插手的餘地。因此,荷爾蒙可說有些類似呼吸,獨立作用於我們的自我意識之外。不過以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意識也在控制荷爾蒙:我們的行為動作引導著荷爾蒙的分泌。荷爾蒙是我們意識行為下的身體反應,無論我們是在跑馬拉松、陷入愛河或是享用聖誕大餐,都會引發荷爾蒙的分泌。
由於內分泌系統是如此地複雜,也難怪它會出錯了。是的,從古老年代開始,因為某類荷爾蒙分泌不足或過多而產生的特殊病症,已經常見到足以引起人們的探詢注意。這些病症包括生長素分泌過多所造成的巨人症(gigantism)。甲狀腺素分泌過少,造成脖子上產生腫塊的甲狀腺腫(goiter)。以及那些出現精神不濟、身體衰弱、甚至是猝死等現象的糖尿病患。目前已知無論是人類或是動物,移除睪丸這個擁有內分泌腺的器官,與其身材及功能上的變化有關聯。雖然目前對荷爾蒙多有了解,但荷爾蒙的歷史其實才開始不久,在西元一九○五年六月,約一百年前左右,荷爾蒙這個字眼才確實被創造出來。
查理士艾得華?布?希夸(Charles Eduoard Brown-S?quard)為荷爾蒙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他出生於英國,不過卻在法國長大;他是維多利亞時代世界聞名的神經學家。西元一八五五年,布朗確定了腎臟上方有腎上腺,會分泌壓力激素可體松(cortisol)。可體松是一種對生命相當重要的荷爾蒙。布朗也更精確地提出「內分泌」的概念──體內的器官能夠製造出各種物質,這些物質透過血液流動到身體各部位,並對其他器官的功能產生影響。
然而,又經歷了四十年,荷爾蒙這個字才被創造出來。西元一九○二年,任職於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二位生理學家:威廉?貝利斯(William Bayliss)與歐尼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首先發現一種在腸道產生的神奇內分泌物,並將此種物質命名為腸促胰激素(secretin)。威廉?哈迪(William Hardy)爵士建議他們使用「荷爾蒙」來代表這類物質;荷爾蒙這個字眼的意思為「引起」或「激發」,或是有些希臘學家所說的「強力激發」。第一個使用荷爾蒙這個專有名詞的記錄,就是一九○五年六月,斯塔林在皇家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所發表的年度榮譽講座(annual Croonian lecture)。斯塔林對手陣營的醫師們則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命名──「哈爾馬容」(harmazones),這個字詞是取自希臘文,有「控制」之意。不過也幸好「哈爾馬容」聽起來有點像是喉嚨痛時得吸入的東西,無法取得大家的青睞,最後還是「荷爾蒙」成功出線。
然而,其實荷爾蒙這種物質早就惡名昭彰了。西元一八八九年,七十歲的布?希夸回到法國,接受了法國國家學術院(Coll?ge de France)傑出醫學教授的職位。同年六月一日,他在巴黎生物學會(Society of Biology)宣布了他的回春術。布朗的回春術中,震驚世人的回春藥是如何製成的呢?這個藥物是從天竺鼠及狗身上取得睪丸、精液及血液混合物,再加水萃取、過濾並稀釋而成的。使用這個回春藥,必需每天將藥劑注射入體內。布?希夸說,才經過八次的注射,他就覺得較不容易疲倦,還有力氣可舉起較重之物,另外亦不再需要瀉藥來解決胃腸問題。布?希夸這樣一位顯赫醫生的發表,當然造成了舉世震驚。
布?希夸的回春藥在英國引發了廣大的懷疑,同時也在美國造成了強烈的衝擊。世上的男人們與他們的妻子,或是說這些男人與他們想要奉承的情婦,急切地來見布?希夸,嚷著要他發明的萃取物。在幾個星期內,睪丸萃取物就開始用於病人身上,治療著從高血壓到頭痛等的每一種疾病。接下來的一年中,超過一千二百位醫生使用「萃取物」來治療病人,「器官療法」(organotherapy)瘋狂地流行著。所謂「器官療法」的概念,就是運用某一器官的萃取物,來治療相關於此器官問題的一種方法。很快地,不只是睪丸而已,幾乎是每種器官都被拿來萃取,甚至從「灰質」(grey matter)中都可以取出萃取物,來治療神經性疾病。
事實上,睪丸萃取物並沒有效用,因為睪固酮(布朗所找到的「回春」荷爾蒙)並不溶於水。這個東西是極為危險的,似乎有許多人因為使用睪固酮,引發了感染及嚴重過敏反應而造成死亡。雖然在之後的器官療法熱潮逐漸退去,但它卻仍然以多樣的形式持續出現五十年,包括在三○年代被廣泛應用的動物睪丸植入;這種方式稱為「腺體移植」(gland grafters),當時在美國的約翰?布林克利(John Brinkley)及歐洲的塞爾?福羅諾夫(Serge Voronoff)皆曾使用此種治療方式。
從一開始,荷爾蒙就捲入江湖術士的療法以及喋喋不休的爭論中,使得它總離不開報紙的頭版。西元一九二三年,腓特烈?班廷(Frederick Banting)及查理士?貝斯特(Charles Best)因為發現胰島素(insulin)而獲得諾貝爾獎,內分泌學(研究荷爾蒙的科學)總算是被視為一門值得尊敬的學術研究了。自一九七○年以來,在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上,以內分泌學為主題的研究囊括了四分之一的席次。雖然內分泌學已經跨出了一大步,但是從一九○五年迄今,荷爾蒙研究仍走在二種完全背離的路徑上:一種是正統的學術醫學,另一種則是江湖術士們用以兜售的技倆,打著青春永駐、完美身材及卓越性功能的招牌,到處招搖撞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