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照對地方的手電筒
吳世英
太陽底下雖無新鮮事,但卻鐵定有不同的見解。看到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標題是「從生活搞懂經濟學」,就像許多讀者一樣,我心裡不免狐疑,這大概又是一本套用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中的供給需求概念,如同鸚鵡般地講起經濟學的通俗書籍。但顯然不是,稀鬆平常的議題中,作者John Kay卻能有獨到的觀察。
John Kay雖身為主流經濟學家,但對經濟制度、經濟政策和全球化等議題,卻往往有著別於美國觀點的論點。本書文體的多樣性,有時從旁觀者的角度分析,有時以家書的方式娓娓道出對日常生活的洞見,更讓本書的可看性增添了不少。
就如同大部分的讀者,我在閱讀這本書之前,還是較習慣讀美國經濟學家的書,也習慣從美國的觀點看問題。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數據事實,透過本書作者的重新解讀,卻能有全新的看法。一般認為歐洲國家為了支應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因此必須課相當高的稅,導致工作和投資誘因不及美國,失業率因此居高不下,生產效率也不若美國。但作者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看到的景象卻不是如此,想反地,作者看到一個有效率,富裕且舒適的國家。
為何有如此不一致的感受,問題在哪裡?簡單的算術,只要重新計算失業率,把囚犯也歸類為失業人口,美國的失業率就會高過丹麥的失業率了。如此簡潔的答案,一針見血地直指不同制度的問題所在。
瑞士的出口以化學特製品和精密機械為主,但當網路經濟盛行時,瑞士也曾因此面臨極大的外在壓力。但如作者所言,縱然沒有蓬勃的達康事業,瑞士因能持續利用新科技新技術於其「傳統」產業,以維持出口的持續成長,在全球化的趨勢中,仍能保有其優勢。我們習慣以傳統產業和高科技產業來區分產業的競爭力,瑞士的例子足以凸顯此一二分法的迷思。
產業沒有傳統與現代之分,只有具競爭力的產業和不具競爭力的產業之分,台灣的傳統產業如製鞋紡織,因為轉型得宜,許多企業仍能在全球化的浪頭上順勢而上。誰說全球化的趨勢下,傳統產業就無法生存!
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對晚近經濟學研究的掌握。一般的印象是,能如此頻繁撰寫評論文章以及通俗書籍的作者,勢必無法兼顧比較制式抽象的學術研究。但從作者探討經濟制度和全球化的文章可以發現,實情並非如此。作者對於經濟學界中熱門議題和最新的發現並不陌生。
近幾年關於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的研究,包括薩克斯認為國家緯度高低會影響經濟發展的見解所引起的爭論,都已成為作者討論經濟現象的素材。熟悉John Kay論點的讀者應該會發現,這本書中作者仍然深信長成的秩序(spontaneous
order)遠勝於人為政策的干預。但他也不是天真地認為市場此一看不見的手,不需要有相關制度環境的配合,就可以運作無暇。作者利用其在學院、智庫及顧問公司的豐富閱歷,為這些支撐市場運作的許多具體環節作了精彩的註解。
解決問題,關鍵在於是否問對了問題,因此有人用路燈下找東西來形容探究問題的態度,若只侷限於路燈照得到的地方,未必找得到有價值的東西。DIY的概念在近年頗為流行,因此也有所謂的DIY經濟學。
經濟學可不可以自己學,無師自通,這可能見仁見智。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DIY出好的作品,好的材料工具鐵定少不了。對於想要了解經濟世界,拼湊出自己的經濟地圖的讀者,這本書是不可或缺的手電筒,可以引領你探詢路燈照不到的地方。至於作者對經濟學DIY的看法,讀者就必須一窺究竟了!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推廌序2
該送禮還是給現金?
王怡修
每年聖誕節前夕是西方零售業的大旺季。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花時間與精力挑了半天的禮物,收到的人不見得喜歡,放在儲物櫃裡從此不見天日。近年來,有些人開始在禮品盒內附上收據,以便收禮者不喜歡時可以去店家退貨。既然如此,為何要這麼麻煩送聖誕禮物呢?包紅包給現金不是比較直接了當嗎?
學過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也很訝異這麼沒效率的事情居然可以年復一年上演著。其實你不需要學過經濟學,透過自身「疲不樂此」的經驗,也可以得到聖誕送禮太沒效率的結論。但是不能否認,每年有更多的人「樂此不疲」地採買聖?禮物,期待著拆禮物時所洋溢出的歡樂溫馨氣氛。
人人都可以從自身的體驗說出一套不證自明的經濟哲學,這就是大衛.韓德森林David Henderson)所說的「DIY經濟學」。John Kay 在報紙專欄裡苦口婆心提醒讀者,「DIY經濟學」難免會出現瞎子摸象、以管窺天的問題,所以紮實的經濟思考邏輯有其重要性。
《不完美的產品才值錢》一書,集結了John Kay於1996-2004年間在英國《金融時報》裡的專欄文章,作者再一次以其獨到且細微的洞察力和輕鬆詼諧的筆調,向讀者展現出他的經濟哲學。例如,John Kay由廠商永遠不想販售永續燈泡的事實來陳述獨占權的誘因、利用喬.沃德佛格(Joel Waldfogel)的研究結果來說明聖誕節送禮的無效率、澄清亞當.斯密(Adam
Smith)那隻「看不見的手」的出處與意涵、並以東西德分隔三十多年的巨大社會實驗來強調制度的重要性,在一篇篇簡短的文章中,讓讀者領略「理性經濟人」的思維模式。
相較於John Kay《市場的真相》一書的大企圖,以及的引經據典,他的專欄文章顯得非常可親,常常三言兩語之間就突顯出其經濟思維的重點。然而專欄文章本身畢竟有其侷限性,有些篇章純然是作者抒發自己的親身感受,缺乏綿密嚴緊的經濟邏輯推敲。但也由於專欄文章較具多元性,我們更可以察覺到作者不經意之間留下的思緒。一直以來,John
Kay在他的著作裡不斷地提醒讀者,「制度」才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環。中央計劃經濟實驗失敗,不代表市場機制就能解決一切問題,誘因機制設計不良時,市場機制與中央計劃經濟一樣出現造假與資源配置錯誤的問題,安隆案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至今的二百三十年間,西方經濟思維每每遇到重大挑戰時都會有驚人的轉折出現:工業革命產生的階級與所得差距引發了社會主義思潮;大蕭條造就了凱因斯的學說;石油危機則讓大家重新思考凱因斯理論的實用性與正確性,自由主義與市場經濟遂成為主流。然而,從一九八○年代柴契爾夫人的民營化與雷根總統的去管制化政策開始至今,我們雖然確定了市場經濟是無可取代的,但同時對於市場經濟的疑慮也在加深當中。
十九世紀中葉,彌爾(John Stuard Mill)夾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已選擇了中庸之道。John Kay認為,現在又是折衷的時候了,並且一肩扛起散播折衷思想的重責大任,這看起來像是英國經濟學家使命感的傳承。
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 North)的制度經濟學強調國家意識形態、社會文化、歷史背景與制度形成都是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John Kay延續這個想法,認為市場經濟需要有因地制宜式的制度設計來折衷。因為折衷,所以John Kay的論述方式不像史帝文.藍思博(Steve Lansburg)《生命中的經濟遊戲》(The Armchair
Economist)一書那麼咄咄逼人。藍思博可能會強力說服你採買聖誕禮物的人是笨蛋,但John Kay則俏皮地承認,在經過「理性經濟人」的聖誕節送禮無效率論述分析之後,他可能還是會乖乖地去哈洛德百貨公司採買聖誕禮物。
(本文作者為 世新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3
用理性之光照亮世界
洪財隆
合成了詩的美、邏輯(分析)的精準,以及對事實的充分掌握,應是John Kay風光英國《金融時報》專欄十二年的內在元素。這本書即是他部分專欄文章有系統的集結,並以「永不熄滅的燈泡」(Everlasting Light Bulbs)為名,探索經濟學如何可能運用理性之光來照亮(illuminating)這個世界。
照亮、點亮或啟蒙(Enlightenment)的用處,無非是在減少思考不清所帶來的迷思,以及抑制懶於思考的人所出示的各種陰謀論(台灣也不少喔)。比如書中所提到的一則英國古老傳說:正是燈泡廠商的密謀讓永不熄滅燈泡的發明跟上市胎死腹中,因為如此一來,燈泡廠商才能繼續佔有市場。
其實根本就是因為這類產品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所以價格不會太高),加上消費者喜歡新事物(不喜歡老邁且效率較低的燈泡)等原因,阻止了永不熄滅(或多年耐用)燈泡的出現,就像市面上沒有穿不壞的絲襪一樣。說穿了,這只是經濟學供需原理的簡單運用,卻足以破解流傳久遠的迷思。
話說回來,John Kay在財經寫作的「比較優勢」應不在上述這些例子所顯露的「從日常生活中學經濟」(本書第一部份)。這方面題材的發掘與經營,正宗且深邃要屬羅伯特.法蘭克(Robert Frank)或傅利曼(David Friedman),細膩奇巧則可看李維特(Steven
Levitt,《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大塊出版)。即使是透過經濟學說故事的能力,Kay也不及近來異軍突起、同為《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的哈福特(Tim Harford,著有《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The Undercover Economist〕,早安財經出版)。
然而,John Kay的經濟散文卻很耐看,並被公認是當代少數文學造詣相當深的經濟學家(literary economist)之一。以亞當.斯密最著名的那隻「看不見的手」為例,一般都解釋成:「追求個人利益,累積起來就等於讓社會整體有所改善」。
但Kay從恩隆、世界通訊等重大弊案中,或者其他經理人的貪婪眼中可沒有看出這點,卻從莎翁悲劇「馬可白」對白中,找到原文並推敲其隱喻究竟何在(詳見本書之〔看不見的手究竟是什麼?〕)。這就是Kay談「經濟制度」(本書第四部分)的方式!厭倦於那些文化、政治與社會大論述,或左翻右看經濟學教科書卻嗅不出一絲人味而心煩的人,理應可從此書獲得一定程度的抒解。
此外,Kay向來認為一個國家長期的經濟表現好壞,跟是否能在「專權和多元」之間取得平衡密切相關(參見Kay的前一本書:市場的真相),包括俄羅斯能否再度突破政經困境,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且均衡成長,都可從該社會是否發展出「帶有紀律的經濟多元主義」(disciplined economic pluralism)此一面向來做觀察。
John Kay對「經濟政策」(本書第五部分)相關議題的詮釋(interpretation)與提問能力尤其突出,不少觀點甚至討論方式都值得台灣借鏡。比如許多人對製造業的崇拜(該找心理學家或人類學家來諮商),因而貶低服務業的說法與作法,就讓他相當不以為然。Kay指出,雖然國家不可能單靠美髮和漢堡店就能存活,卻也一樣不能完全只依賴鋼鐵業或汽車產業。
任何基於「某些經濟活動遠比其他經濟活動有價值」此一錯誤信念的產業政策都該特別當心,這方面還是「交由市場來評價」比較妥當。補充一句,這裡的市場當包含兼具融資與風險分散功能的「資本市場」,如果資本市場發達,相當程度即可替代或擔負起產業政策的任務。
針對經濟民族主義Kay也有話說。本國企業任由外資恣意收購是好事嗎?還是對外資處處設限,堅持盡量由本國人來擁有比較教人心安?出人意表,Kay同時反對英國的放任主義與法國大民族沙文主義,評判標準則是,相關活動是否讓外資目標國得以創造出最大的附加價值。所以「只要能增加本國的技能和生產能力」就該歡迎,但「如果外資在他處開發技能,或提升本國的能力與價值之後,這些利益卻由他人攫取」則必須有所保留。可以想像,其間分寸在全球化的年代特別難以拿捏。
而台灣的問題顯然是在相反的方向上,特別是對外投資(FDI)絕大部分流向中國這個政治上彼此敵對的國家,使得問題格外複雜。即使如此,Kay所提出的「競爭優勢提升之後的利益取得」,以及「是否因而提高經濟活動的多樣性」這兩種說辭,或許也有應用價值。
其他諸如「法規該如何訂定才有效率」、「智慧財產權到底保護了誰」、「何以做景氣或經濟預測的騙子特別多」,以及「DIY經濟學哪裡容易出差錯」等見解都相當新穎且適合台灣需要,喜歡蒐集「看世界角度」的讀者不妨親自經驗。
(本文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 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