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打造石化王國:王永慶的管理世界

台塑打造石化王國:王永慶的管理世界
定價:380
NT $ 60 ~ 342
  • 作者:黃德海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1-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178318
  • ISBN13:9789864178315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名人推薦

「王董事長作為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家,有一個非常重要,在台灣非常稀有的特質,那就是正派經營,遵守企業倫理與守法精神。」──王作榮(前監察院院長)

「父親常說,一個人的手再怎麼拿,就是這麼多,可是一放開,反而全世界都是你的。因此,不論做什麼事,他都是以利益社會人群做出發點。」──王瑞華(台塑關係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

「王永慶的成就是百年來兩岸中國企業家中前所少見,後難超越的歷史性人物。」 ──高希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大陸學者推薦】

「王永慶董事長在繼承中華文明傳統、創建現代企業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獨到之處。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吳敬璉(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永慶董事長遠大的眼光與獨到的見解,及創業七十多年的寶貴經驗,給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者明確的方向與?發。」──林毅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與大陸分享王永慶先生的經營管理思想,這是無形的財富,將會激勵更多的大陸企業家。」 ──胡鞍鋼(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954年,王永慶以美援計畫的78萬美元創辦台塑企業,歷經半個世紀的努力,台塑從一家生產聚氯乙烯(PVC)粉的中小企業,躍升為營業額超過兆元的亞洲最大石化集團,事業版圖更橫跨美國、越南和大陸等地,同時將觸角延伸至醫療、教育和生化等領域。

  台塑集團今日能夠成長茁壯,從台灣登上國際舞台,王永慶是關鍵人物,麥寮六輕的建廠更是最重要的轉捩點。事實上,六輕正是王永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高超的經營決策力,與過人意志力的集大成之作。透過了解六輕的發展歷程和成就,讀者將可一窺台塑集團的經營格局、管理制度及企業文化的精髓。

  本書由北京清華大學學者黃德海經多方考察、研究後執筆,並曾獲得台塑企業的協助與受訪。從王永慶個人的奮鬥歷程,到台塑石化王國的建立,書中都有清楚描述,尤其深入分析王永慶在企業投資與經營管理的獨特觀點,更值得其他台灣企業借鏡。

作者簡介

黃德海

  陝西省大荔縣人,教授。2003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方向?台灣的集團企業研究、兩岸經濟關係,已出版的專著有《變遷:一個中國古村落的商業興衰史》。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執行主編簡介

劉震濤

  江蘇省?東市人,教授。1960年7月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動力系並留校任教,曾任自動化系副主任、校科技開發部副主任等職。1986年6月到1989年4月,任中國國家計畫委員會國外貸款局副局長、外資司副司長。1989年4月到2003年10月,先後任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局長(同時兼任國家計委台辦負責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現任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中國?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副會長。

 

目錄

出版者的話           從「大」企業家到「偉大」企業家

──王永慶的企業雄心與事業良心             高希均

序文一            王永慶董事長的企業家哲學        王作榮

序文二            奉獻的人生

──父親的囑咐                 王瑞華

序文三                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           顧秉林

簡體字版執行主編序文 追求卓越的精神               黃德海

專訪王永慶董事長  天底下沒有因努力,而做不到的事     王力行、刁明芳

 

    台灣的另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章  從頭說起

從賣米說起

闖入石化工業

成敗在一念之間

創立台化公司

 

第二章  輕油裂解計畫

自建輕油裂解廠

王永慶與蔣經國

經營之神

管理之神

六輕計畫終獲批准

 

第三章  投資美國

為什麼選擇美國

「跑動」著的王永慶

美國的「王永慶日」

遭遇技術、勞資與環保困境

 

第四章  台灣的反六輕運動

翻開台灣環保抗爭史

噶瑪蘭情結

宜蘭反六輕

台塑放棄利澤六輕

桃園反六輕

 

第五章  海滄計畫

首訪大陸

海滄之行

海滄計畫功敗垂成

蕭萬長、江丙坤聯手推動六輕

 

第六章  抽沙填海

王永慶的萬言書

銀行聯貸為六輕催生

最後的磨難

抽沙填海

地質改良

 

結語  理念是一種生產力

  勤勞者長壽                  

參考文獻

 

序文一

 

 

王永慶董事長的企業家哲學

 

 

 

王作榮

(前監察院院長

  

19501960年代,台灣在戰爭殘破之後,人民普遍貧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而經濟發展的要件──基礎建設、技術知識、企業人才、熟練勞工與儲蓄能力,全都貧乏欠缺不全,要發展經濟談何容易。然而,即是在這種貧窮與欠缺的環境中,經過全國上下十幾年的奮鬥,竟然為台灣經濟發展打開了一條?路,使台灣經濟起飛,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台灣後來更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視與稱讚。

  

認定目標,全力以赴

造成這種成就的原因當然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則只有三個:兩蔣政府的策劃領導、台灣人民的優良品質,與企業家的創業精神,而尤以這最後一項具關鍵性的地位。企業家對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稍為有點經濟學知識的人士,應該都會承認。而在極少數第一代有卓越成就的大企業家中,台灣塑膠公司集團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先生無疑居於龍頭地位。

  現在讓我以講當年所得知的關於王董事長創造台塑企業,及所展現的企業家精神與才能的傳聞故事,作為本文的開端。我之所以仍採用我的記憶中的敘述為依據,因為這是我最初對王董事長與台塑企業所得到的信息與感想。

  1953年,我在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擔任專門委員,負責經濟政策的擬訂建議與經濟設計。該會有三位專任委員,分別負責一般工業、化學工業、交通運輸三個組。化工組負責人為嚴演存委員,是一位真正的化工專家,而且推動力量甚強,一般稱他為台灣化學工業之父。他獨力擬訂了一個製造當時視為嶄新工業的塑膠用品工業的原料,PVC塑膠粉的製造與投資計劃,包括詳細的技術在內。但找遍了全台灣,找不到民間企業家願意投資。美國在華美援安全公署,也認為我們的工業技術水準不夠格,不表贊同。這個計劃便擱置在那裡,無法推動。

  在這個期間的某一日,王永慶先生來到了工業委員會,見到了嚴演存委員,訴說他有一筆錢想辦工業,找不到投資機會,請工業委員會幫助他。嚴委員便推薦了這一塑膠粉製造計劃,他欣然接受。當時是與另一位辦化學工業的趙廷箴合辦,不久就分手了。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台灣塑膠公司的起源。

 

共存共榮,分享利潤

  在初期發展過程中,遭遇到二個嚴重危機:(一)台灣市場太小,銷路有限;(二)生產規模太小,成本太高。因此製出來的塑膠粉堆積在倉庫中銷不出去。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就有關廠失敗的可能。

這時王董事長展現了他的企業家精神與才能,立即採取了兩個對策:

 

(一)               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生產量以降低成本,這便是經濟學上的經濟規模理論。這對原已有大量積貨堆在倉庫中銷不出去,顯然是一大挑戰,需要眼光與魄力才能承擔得起;

(二)               發展下游塑膠成品工業,在國內外打開銷路,除了成立南亞塑膠公司外,還協助建立了許多下游工廠,成為台塑的衛星工廠。於是台灣塑膠公司就此脫困而出,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台塑王國,雄踞亞洲,還伸入了美國。

 

  王董事長對與下游產業或衛星工廠的關係,也有一套獨特的哲學。據說他精打細算,算出下游工廠的確實成本,據以訂出雙方合作的價格,但總是讓下游工廠有合理的利潤,絕不利用獨佔原料的優勢剝削他們,精明而不刻薄,還有幾分厚道人情味。大約是在19601970年代,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由約四十比一升到三十元以下比一,後又回到三十多元比一,即是現在的匯價。這當然使成品出口的下游工廠負擔不了。我記得很清楚,台塑宣佈所有匯價波動的損失由台塑吸收,這是王董事長企業家才能與氣魄的又一次展現。

  我不厭其煩的述說這幾段傳聞往事,在於引導出幾個足以證明王董事長的企業精神與才能,與台塑王國之所以成功的結論,這幾個結論應是企業經營學的經典之作:

 

(一)這證明王永慶是真正的企業家。所有經濟學家都知道,企業家的首要甚至唯一特質,就是勇於創新,勇於承擔風險。王董事長在承諾投資PVC原料工業的那一刻,便是進入了全台灣最新的,對他完全陌生的商業領域,成敗難卜,充分表現了企業家的這一特質。

(二)一個卓越成功的企業經營者,首要任務就是不斷降低成本,不斷擴大市場,從而獲取優厚利潤,王董事長做到了。

(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與其關係密切的下游工廠或衛星工廠的關係,不是運用其優勢地位儘量壓榨剝削這些工廠,以求取本身的最大利潤,而是定位在共存共榮,共同為整個企業集團奮鬥,共享合理利潤,共享成功成果,王董事長做到了。

(四)除了以上三點外,王董事長作為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在台灣非常稀有的特質,那就是正派經營,遵守企業倫理與守法精神,不炒地皮,不搞官商勾結,不以不正當手段吞併公私企業,不掏空國家財產。歷年來所發生的所有企業界的這類違法或不正派經營,而受到法律制裁與社會輿論攻擊的案件中,未聽說有台塑企業牽涉其中。

 

企業精神,全球典範

  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在台塑成立迄今半個世紀以來,王董事長是以企業家的才能與企業家的精神,以及企業家的倫理,來創造台塑、經營台塑、發展台塑,使台塑成為國家經濟發展主要動脈之一,也成為台灣社會與人民富裕繁榮的主要來源之一,更是成為全世界展現企業精神與才能的經典範例之一。所有這些必將在台灣、中國、全世界的企業家與企業發展史上留下紀錄。

  那麼,在王董事長這一生中,是否已經充分發揮了他的企業才能與企業精神,而毫無遺憾呢?以我的觀察,他的企業精神隨時都在充分發揮,而企業才能的施展則受到相當多的侷限。例如:

 

1)不能建廠。先受阻於國營同業及中央政府官員,再受阻於民營同業與地方行政首長,甚至受阻於別有用心的當地人民。經多年波折,始以在麥?填海造地作為廠址定案,其艱難可知。如無王董事長之毅力、魄力及眼力,六輕設廠終將難以成事。

2)崇德工業區。當年水泥生產受到外省及本省兩大財團的壟斷獨占,控制產量,操縱水泥價格,使水泥供應一年總有幾次缺貨,價格暴漲,獲取暴利。這兩大財團力量可以通天,水泥使用者無可奈何。王董事長乃在花蓮建設多元性的崇德工業區,主要是生產水泥,年產量是一千萬噸,是現有生產量的一倍。這不僅使水泥供應正常化,也可打破獨占行為,照理政府應該獎勵之不輟。然而不然,始終以破壞景觀與環境污染為藉口,不准設廠。我曾寫多篇社論支持,當然無效。嚴家淦總統曾私下對我說:「景觀環保固然重要,開發自然資源也重要。」曾公開支持設廠,也無效。建廠計劃終告停止。

3)王董事長為幫助《聯合報》王惕吾董事長度過資金週轉難關,願投資五千萬元,錢已投下,而被政府當局下令退出。又投資經營一家瀕臨倒閉的新聞出版,也被下令退出。政府目的是不准王董事長涉足新聞事業。

  

以上這幾件投資案,或是困難重重,或是未能成功,背後都有一隻強有力的手在指揮操作,那就是蔣經國總統。他一方面具有蘇俄共產社會主義文化,不願見到台灣有大財團出現,另一方面也可能對王董事長有成見。

  從這幾件投資案的波折,可以看出王董事長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第五個特質:

 

(五)王董事長創新事業,能忍、能放、能收,也能奮鬥到底,但絕不意氣用事或怕事不前,一切對投資環境作全面考慮後作決定。這就叫做彈性。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我亟希望王董事長能充分發揮其企業精神與才能,為台灣多做點事,曾幾次勸他辦一個金融事業,再以這個為中心,辦幾個當時資本及技術密集的傳統重工業,如鋼鐵、汽車、造船、機械等等,一如日本與韓國,形成一個大財團,將台灣工業發展帶到一個新境界,進入世界工業國之林。王董事長有時笑而不答,有時默然以對。很可能他知道在經國先生統治之下,這是不可能的。

韓國從事經濟發展起點落後我國十年,她走了我建議王董事長的這條發展之路,也就是日本當年所走的路,現在已是工業大國,加入了十大工業國俱樂部。我聽到韓國人說過這樣的話:「台灣算是什麼小龍,跟韓國比,是一條蟲。」確是如此。

  我在報上看到台塑要在大陸辦鋼廠、汽車廠等重工業,正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祇有寄與無限的欽敬與祝福。

  王董事長的這種企業家精神與才能,不僅體現在他的企業經營上,也表現在他平日待人接物的處世氣度上。我與他結交四十幾年,從旁觀察他在這一方面的應對進退,言談舉止,處理人際關係與事務,其理性、決斷、格局、氣度、周延、中肯,儼然就是統領天下的英明領袖風範。在台灣,除老總統只單獨見過一次外,其餘所有總統我都曾多次見面、談話、討論問題,其風格都不如王董事長。而王董事長教育水準不高,我從他身上才真正體會到人間真有「天縱英明」的天才人物。

我們知道,中國有兩個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漢高祖出身小混混,連他的父親都看不起他。明太祖幼時父母雙亡,是孤兒,為了免於餓死,到廟裡當小沙彌,後來又去當兵。這兩個人當然都談不上什麼教育,大字認不了幾個,也沒有什麼背景,然而卻能統率當時的文臣武將,英雄豪傑之士,各自打下四百年與三百年的天下。除了「天縱英明」外,還能有什麼解釋。

這兩個平民皇帝的皇后:呂后與馬皇后,當然也不是什麼名門閨秀,有良好的教養環境,但都是歷史上的名后。王董事長的夫人李寶珠女士,當然也不會有高教育水準,我數十年的接觸,也發現她的言談舉止,風度見識,足以與王董事長匹敵,正好印證了我家鄉的一句俗話:「一個床上不睡兩樣人。」

  一個國家生出這樣一個「天縱英明」的天才人物,何其稀少難得,就應該十分保全珍惜,讓他充分發揮天才,為國家與人民多作出偉大的貢獻,不要使天才浪費。我本於這個想法,見面時有機會我就勸他做這做那,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充分發揮他的天才。

在他這一生,他是大大發揮了他的天才,但是沒有充分發揮,這是受到了外在社會環境的侷限,對國家社會而言,我們還是浪費了一部分他的天才。

 

 

序文二

奉獻的人生

──父親的囑咐

 

王瑞華

(台塑關係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

 

讀完了北京清華大學所編寫的《篳路襤褸:王永慶開創石化產業王國之路》(簡體字版書名),內心感觸良多。深感安慰也由衷感謝的是,清華的學者專家們如此用心,將 父親一生經過、點滴事蹟,從時代變遷、企業發展、社會環境、管理與人文等各種角度與層面去探討,寫出了一個人在現實環境中的奮鬥求生存、在世界進步中觀察到的無數正面機會與遠見、一個人忠於自己理想所產生的無比毅力與恆心,以及源自關懷社會群眾的情懷所激發出來的奉獻力量,這一切在書中都一覽無遺的生動展現。而感觸最深的是,清華大學編寫此書的動機,是出自這些學者專家們對社會關懷的使命感,希望在一個經濟發展快速的社會環境?,讓讀者們對事業經營、人生目標的追求與社會責任有深層思考和啟發的機會。

 

善用財富,為社會做出貢獻

一個人在年輕時,往往對生命充滿熱誠與抱負,希望為社會、為人類做一番貢獻。而事實上,只要有清楚及正確的方向,不怕困難的踏實去努力,必定有所成就。但更重要的是,當生活漸趨安定,生活的物質條件提升後,是否仍能繼續保持年輕時的熱誠與抱負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任何工作只要對社會有益,都是重要也是神聖的。只要保持赤子之心,則不論任何工作我們都會以自我要求的態度,從工作品質、資源的不浪費、環境的保護、效率的提升、員工的照顧、成本的下降,乃至於產品的品質安全等等一切,不斷的追求改善,貫徹合理化,直到止於至善。

與此同時,當一個人在行有餘力的時候,也應該以同樣的熱誠與心情,照顧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與事。父親常說:「一個人的手再怎麼拿,就是這麼多,可是一放開,反而全世界都是你的」,意思就是在強調,要不斷服務社會人群,作出貢獻。這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只是一種單向付出的行為,但事實上,越有能力付出的人,收穫會更多,越能作出貢獻的人,成就也會更大。因此不論做什麼事,他都是以利益社會人群做出發點,所以人生自然就很開闊,能夠做的事就特別的多、格局也特別的大。

他也曾多次告訴我們子女們,財富不是我們擁有的,它只是社會大眾對我們能力肯定下,暫時託付我們保管的。因此,賺錢雖然困難,事實上用錢更困難,要運用財富做對社會整體提升有貢獻的事,才是真正盡了一己之責,人生才不會像流水般不著痕跡的浪費掉。而累積財富給自己享用是錯誤的想法,只要仔細思考,就會想通一切物質享受,最終也只不過是夢幻泡影。

 

重視人才,企業才能永續經營

同樣的,對企業發展而言,更須善盡其社會責任,對股東、對員工、對客戶都有直接的義務要加以妥善照顧。因此,企業必須不斷追求改善,以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並以永續經營為終極目標是重要的社會責任。唯有坦然接受並歡迎競爭所帶來的挑戰,才能鞭策企業不斷的創新與改善,同時促使社會持續進步,進而達到社會整體的提升。而企業為了保持高度競爭力,實現永續經營之目標,自然必須建立良好制度,由此形成優質企業文化,在制度合理、目標明確的前提下,人才才能獲得必要的發揮空間,共同為企業創造最佳效益。俗語有句話,好不過三代,景氣有好就有壞、國家有興就有衰,在這亙古不變的道理下,企業唯有重視人才,以人性化管理與無私之心,選舉賢才領導企業,摒棄中國人一般以子女作為自我延續,必須繼承事業及一切的想法,企業才有永續的可能。

時代創造英雄,英雄創造時代,一個真正的領導人永遠看到的都只是社會大眾,關心的是如何做的更好。因此他必定有寬闊的胸襟、有為社會服務的熱誠、看的遠、看的深,只希望明天會更好。同樣的,只要我們有此服務的熱誠,每個人在工作上善盡自己的職責,同時也體會到人類實際上是相互依存的情境,由此滋生同情心,生活在社會上,能夠強助弱、富助貧,大家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這個社會及世界就會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持之以恆的話,終有一天地球村的願景必能實現。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6
    $60
  2. 二手書
    24
    $90
  3. 二手書
    55
    $210
  4.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