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更多的戲劇樣式不斷湧現出來,同時戲劇與電影、電視、電腦技術的關係也日益複雜而豐富。本書考察歷史上人類運用戲劇編演故事的成就,並預示了未來戲劇的新方向。
本書上篇〈敘事性結構〉為戲劇各類形式探源、以審美對象及審美心理為兩大主軸做戲劇的美學價值分析,並對亞里斯多德以降和里格爾及其後的古今西方戲劇理論評價,也探討了戲劇結構類型問題。下篇〈劇場性結構〉以皮蘭德婁、日奈和《馬哈/薩德》及其他戲劇作品為例探討「戲中戲」結構,以格洛托夫斯基、貝克夫婦和謝克納諸家劇團為例,綜論劇場的「儀式性結構」,對近代的社會論壇劇結構也有深入剖析。
作者簡介
孫惠柱
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現為塔夫刺大學(Tufts)戲劇系博士班副教授,妞約《戲劇評論》(TDR)特約編輯。著有《掛在?上的老B》、《中國夢》、《中國孤兒漢母雷特》(與費春放合作)等劇,曾在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演出,中西戲劇論文四十餘篇在中、台、港、美、英各國中英文期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