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球唯一玻璃藝術彩色視覺工具書
國際骨董收藏名家朱蒂絲.米勒
與世界工具書權威DK出版社共同合作之玻璃藝術全書
最權威的時尚藝術鑑賞入門
完整收錄歷史、鑑賞關鍵、收藏訣竅與價格指南

  玻璃,結合了美感、精巧與絕妙的設計,可說是上個世紀最挑動人心的一種表現素材,如今也成為一門極受歡迎的收藏領域。《世界玻璃珍藏圖鑑》由世界知名收藏專家朱蒂絲.米勒與專門顧問執筆,帶領讀者探索此一令人著迷的領域,完整收錄從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五○年代的北歐現代設計,一直到七○年代的工作坊運動與當代設計之精品。

  本書分為數個章節,涵蓋不同的收藏領域,包括吹製、套色、壓製、五彩、切割玻璃,以及釉彩、彩繪、鑲嵌玻璃,收錄一千件以上美麗的作品,透過專業攝影師精心拍攝的彩色圖片呈現其獨特的風華,並附上尺寸與最新收藏行情。除此之外,亦針對各知名設計師與製造廠,諸如第凡尼、威尼尼、萊儷等名廠,提供詳細的資訊,令本書成為同時適合玻璃收藏家與新手的最佳指南。

  書中並穿插熱門收藏品項專題介紹,例如紙鎮、香水瓶、玻璃製首飾,以及「精打細算」的行情比較,說明相似的作品何以在價格上可以有極大的差距。本書結合了歷史資料、行情指南與實用的收藏訣竅,是所有對二十世紀世界玻璃感興趣者一定得擁有的專業指南書,也是一本令所有喜愛美麗事物、追求生活質感之現代人無法抗拒的一般讀物。畢竟,翻開此書後,誰能忽視這些由上千度高溫流體幻化成的脆弱美麗?

◎台灣資深玻璃工藝家蔡松平名詞審定

作者簡介

朱蒂絲‧米勒 Judith Miller

  一九六○年代晚期仍就讀愛丁堡大學時期即開始收藏骨董,一九七九年成為國際暢銷書《米勒骨董價格指南》(Miller’s Antiques Price Guide)共同創辦人,並擔任發行人直到一九九○年。目前已撰寫九十本以上骨董與室內裝潢相關書籍,包括《米勒骨董百科全書》(Miller’s Antiques Encyclopedia)、《骨董鑑賞》(A Closer Look at Antique s)、《風格寶典》(The Style Sourcebook)以及《朱蒂絲‧米勒:色彩》(Judith Miller’s Color)等書,以及其他諸多與DK合作出版的書籍,範圍涵蓋骨董與其他類別的收藏。現定期為報紙與雜誌撰稿,參與的電視節目有「家居偵探」(The Home Detectives)、「追尋骨董的足跡」(The Antiques Trail)以及「瑪莎史都華秀」(The Martha Stewart Show)。收藏有Monart玻璃。

法蘭琪.萊比 Frankie Leibe

  專精於裝飾性藝術的自由作家兼編輯,曾策畫數場當代應用美術展覽,撰有許多出版品。

馬克.希爾 Mark Hill

  一生熱愛收藏,曾任職於博漢斯(Bonhams)與蘇富比(Sotheby’s)拍賣公司,現為價格指南公司(Price Guide Company)的常駐收藏品專家兼顧問,同時也是線上拍賣顧問。專事收藏「工作坊玻璃」。

 

茱蒂絲.米勒

  20年前,我開始蒐集Monart玻璃──一半是為緬懷我的蘇格蘭家園,另一半則是因為雖然所有人都覺得它很庸俗,我卻覺得一個西班牙製造玻璃的家族,在蘇格蘭中部製造一些非常不蘇格蘭的玻璃,可謂相當浪漫。

  如今,我的收藏擺在客廳架上,朝陽照在灑金玻璃上,使它們看起來生機盎然。這總是提醒我人類為何蒐集物品──和喜愛的事物生活在一起的興奮感。

  迷上玻璃以後,我想知道更多相關的資訊。從艾米勒.蓋雷到路易.康福.第凡尼,從Whitefriars到Holmegaard,種種不同的主題已經夠刺激了。如同美國玻璃大師契胡利所言:「幾個世紀以來,玻璃讓人著迷。它是一種最神奇的原料。」我們愛玻璃,因為它結合了脆弱和力量,玻璃能夠將當時的設計包含在內,而且既實用又具裝飾性。玻璃就是光的導管──一盞第凡尼檯燈偉大之處就在於當它被點亮時,陰影變成一個新的空間。

  偉大的玻璃作品是靠人力做出來的,而非系統或技術。整理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有機會在玻璃製造之鄉──義大利的慕拉諾,親眼目睹玻璃大師製作戲劇化的作品。我們有機會體驗充滿戲劇感的創造過程,看著人與熔化的料滴搏鬥、創造出藝術品。知道玻璃隨時都有可能粉碎,讓人不禁屏氣凝神。玻璃大師腦中對於作品的想像,也許還超過玻璃的能耐。

  當然,像玻璃這樣的題材,認識越多,需要知道的也越多。去欣賞蓋雷研發出來的浮雕技術、第凡尼使用的五彩拋光(finish),以及去了解巴克斯特的靈感,就是一場長途探險的開始。一位當代玻璃大師,能夠使用如「花條馬賽克」這類古老的技巧,製作出現代的作品。

  這就是為何20世紀的玻璃藝術可以如此激勵人心的原因。

 

內容連載

玻璃的藝術

魔術和神祕籠罩著玻璃,無論是玻璃的製作方式,或是玻璃的來源。玻璃大師拿地球上最普遍的材料——砂,憑藉其熟練的雙手、燃燒的火爐和數個世紀以來的經驗,變出各色形式和千變萬化的色彩。

沒有人確切知道玻璃最初是如何或為何製造出來,但玻璃天生的美感以及能夠變化成各種形狀的能力,讓它立刻成為價值非凡的東西。雖然已知最早的玻璃品,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發現的大約西元前2500年的玻璃珠,但埃及人和羅馬人才真正將生命注入這項媒材,製作出珠寶、水罐、花瓶和長頸瓶,這些東西有許多還是當今玻璃大師的靈感來源。例如,製造左圖羅馬吹製長頸瓶所使用的技術,和創造右圖的現代高腳杯的過程相去不遠。

製作玻璃時,需要將砂和其他簡單的原料放在火爐裡,在非常高的溫度下加熱直到變成近乎液體的狀態。將鐵條伸入熔化的玻璃中扭轉以形成「料滴」,拉引出來,像熔化的巧克力一樣。然後,製作物件時,須使用一個以上的其他火爐來同時加熱。經過幾個世紀,使用的工具和技術大都保持不變,主要是鉗子和剪刀。使用者的技巧決定了工具的效用。

玻璃製作的歷史發展可追溯至地中海附近的國家,尤其是11世紀時威尼斯人居住的慕拉諾島。雖然幾個世紀以來玻璃的設計歷經改變,但歷史風格仍然具重要影響力。右圖高腳杯的風格就是傳統式設計,年代可追溯至19世紀,但它卻是2004年製作的。這只高腳杯不只是威尼斯設計的範例,也提供給慕拉諾玻璃大師發揮精湛技藝的管道。雖然規模較不如前,慕拉諾島的玻璃製造傳統仍然持續。今日許多重要的玻璃藝術家,包括馬齊斯和契胡利,都曾在島上研習和工作,還有更多人也受島上出產的非凡作品的影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