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像!
- 作者:湯姆‧畢德士
- 原文作者:Tom Peters
- 譯者:廖建容,王岫晴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5-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174606
- ISBN13:9789864174607
- 裝訂:精裝 / 356頁 / 21.5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畢德士一生致力於激發人們的熱情,鼓勵人們發揮創造力,持續不斷追求卓越,也因此,他的管理學總是那樣充滿人味,不談理論,也不講教條與公式,並且極具煽動力。人們很難安坐在桌前,靜靜讀完他的書,畢德士躍然紙上的活力與熱情,就是要激起人們立即行動,改造自己,改變世界。
畢德士寫這本書時,已經六十歲了,以他這一生的成就,其實無須再耗時耗力完成這本皇皇巨作。但是911事件發生了,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隊居然不敵由19個人所組成的攻擊力量。這件事,讓畢德士感到有種急迫性。畢竟今日有太多還難以說清楚的力量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教育及經商方式等。身在其中,我們雖然能討論一些蛛絲馬跡,卻難以勾勒出明確的輪廓、甚至藍圖,來說明這世界究竟正在起著怎樣的變化,當然更別提想出因應之道了。
911事件後,《紐約時報》星期天專刊,有一篇文章標題是:(不要重建、要重新想像),讓畢德士深感心有戚戚焉。是的,光是重建,並非最佳對策,面對這個還在形成的全新世界,我們需要重新想像。
畢德士身體力行,與擅長呈現圖像的DK出版社合作,製作出一本與以往截然不同、經過重新想像的商業書。
鮮豔的顏色、變化多端的版面設計,甚至不時跳出的粗體字、大寫字,在在都是要激發人們跳脫過往慣性,創造新的對策,才能昂首走進新紀元,創造出屬於自己、無可取代的堅實未來。
作者簡介
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
出生於1942年,康乃爾大學工程學士及碩士,史丹福大學企管碩士及博士,曾在美國海軍服役四年(1966-1970),在麥肯錫顧問公司工作八年(1974–1981),並成為合夥人。畢德士是一位深具個人魅力的管理思想家,無論是演講或文字都熱情四射,充滿爆發力。在各管理大師排行榜,都名列前五名之內。領導大師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曾說:「如果說杜拉克發明了現代管理學,那麼,賦予管理學生氣的人就是畢德士。」
畢德士認為自己是個無法歸類的人,然而,他曾這樣描述自己:混亂王子、勇於失敗的鬥士、激勵大師、職業大嘴巴(根據呆伯特的說法,就是口沫橫飛的人)、企業的啦啦隊長、市場的擁護者、資本主義追隨者、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會員。
畢德士還因為《重新想像!》這本書,成立了「湯姆畢德士公司」,以延續這本書中的世界觀,持續重新想像、重新發明任何可能性。
譯者簡介
廖建容
國立中山大學外研所畢業,譯有《律師本色》等書。
王岫晴
國立中山大學外研所畢業,現任大學講師。譯有《瑪格麗之書》、《在生命寂靜的山巔》、《有空來看我》等書。
第一部 新企業 新狀況
第二部 新企業 新科技
第三部 新企業 新價值
第四部 新企業 新品牌
第五部 新企業 新市場
第六部 新企業 新工作
第七部 新企業 新人種
第八部 新企業 新要求
寫這本書,是我在六十歲時,重新出發!
在我看來,這是我在1982年出版《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之後,第一個全新的開始。我與新的出版公司合作——這是一家以設計為導向,敢於向你挑釁的出版公司——DK(Dorling Kindersley)。我們一起致力於「重新創造商業書」。
好大的膽子?是的。
好自我?也對。
荒謬?走著瞧。
不過這些正是我們想要做到的。
自從二十多年前華特曼(Robert H. waterman, Jr.)與我合著《追求卓越》後,這個世界的確「走了好長一段路」。但是,我們要走的路還更長、更遠。正當新科技開始展露不可思議的潛力之際,每一天我們都發現自己正在開始重新改造那些「前人嘗試過、並且當真」的管理法則。然而,早在1980年左右,就有些人開始質疑這些管理法則了。
讓我說得更明白點,現在我們正面對:非常大的問題,需要非常大的解決方案。這裡所說「非常大的解決方案」,不僅在個人層面,也在組織層面,包括在小公司、大型企業、學校、醫院、政府的每一個層面。
大膽「嗆聲」吧!
這本書每一章都是由「嗆聲」開始的。
簡單說,我想要嗆聲的是:在企業、在政府機關裡工作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好人。他們有心做事,想要服務他人。但他們在做事的過程中,不斷受到各種阻撓,包括荒謬的組織障礙、氣量狹小的暴君(不論這些人是企業的中階主管、軍隊的中校、或是學校的主任)。
法蘭克‧拉康‧狄培瑞茲(Frank Lekanne Deprez)與瑞尼‧堤森(Rene Tissen)合著的《零式管理》(Zero Space: Moving Beyond Organizational Limits,寶鼎出版)很傳神地表達出這個意思:
「我們所創造的組織已經變成了暴君。它們取得了控制權,約束我們,不但對企業沒有幫助,反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多阻礙。我們在漂亮的組織圖上畫下的線,已經變成沒有人能攀爬、穿越或甚至看透的高牆。」
是的。高牆。阻礙。暴君。
我們能奪回控制權嗎……?
用熱情與意志掌控人生
現在,局面是一片混亂。生命安全的考量(全球恐怖主義,包括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可能性)讓我們心緒不寧。全球化成了一件好壞參半的事──長遠來說,其結果是值得的,但短期內的效應,卻是極端紊亂與坎坷。科技變革的海嘯吞沒了我們──也讓我們感到困惑。企業執行長紛紛中箭落馬──不是因為他們的策略規畫很爛,而是因為他們瀆職壞事。
然後,還有新經濟。
你願意與你的祖父交換處境嗎?你願意辛苦地在以前的伯利恆鋼鐵廠、還是大約1935年的某個福特汽車廠裡,一天工作十一個小時?我可不要。我也不願意與我的父親交換處境。他在白領階級血汗工廠中,整整工作了四十一個漫長的年頭,同一家公司,同一棟建築物。
職場革命正在進行中。現在沒有一個聰明人會想要在一家公司待一輩子。有人稱這種轉變為「企業責任的結束」。我則說這是「個人責任復興的開端」。一個掌控我們自己人生的絕佳機會。
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意志、熱情與知識,幫我們負起降臨在我們身上的責任──不管我們樂意與否。
酷企業: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不是個盲目樂觀的人,但我仍心存希望。我不會希望人類變得更良善,或是以為邪惡會消失,也不認為貪婪將不復存在。但我希望,身處新經濟中的人會為自己的職場生活負起責任,並從中找到力量。我也希望身處新經濟中的人能釋放長久以來被學校與企業等機構消磨殆盡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並由此找到樂趣。
請接受一則殘酷的消息:我們別無選擇。晶片將會接手所有機械性工作。而我們必須要致力於自我再創新──就像人類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或是接下來從工廠走進白領階級高塔時的改變一樣。
然而,「我們別無選擇」也是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因為,重新來過的你與重新來過的我,所能做的就只是用有意義的方法開始行動,並增加價值。
我的終極願景,簡而言之,就是:企業是很酷的。企業是和創造、創新、成長與服務有關。企業是和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有關。企業是和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所說的「創造性破壞之風」有關。最理想的狀況是,企業所創造出的事物能夠讓人們的生活相較於中世紀時期更加快活,能夠讓我們脫離中世紀類似奴役的制度、工業革命前一百五十年的契約勞役、以及前四分之三個世紀當辦公間奴隸的情形,讓我們將這些狀況都遠遠拋在腦後。是的,企業是很酷的!
別再想採取中立了
我不期望你會認同我在這裡所說的一切。但我希望你有異議時,你會感到很氣憤。而且你火大的程度,足以讓你採取行動。
採取行動。這是最根本的事,不是嗎?當這個世界正在經歷過去數百年來最重要的典範轉移,希望你不要只是坐在一旁,旁觀世界的演變。其他事情,你都可以認同或不認同我的說法,但如果你有一丁點正直的人格、靈魂、勇氣、熱情或膽量,你一定要認同這一點:別再做個旁觀者──當個參與者──因為,你已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