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文章含「第七屆大墩文學獎第一名」「第一屆蘭陽文學獎第二名」「第七屆菊島散文獎」
為幫助學童提升語文能力,小兵廣邀作家提供經典散文故事或得獎作品,逐字精修,希望達到故事好看、情感深刻、文句經典,值得背誦的目標。參與作家包括鄭宗弦、王文華等名家近二十人,作品包含陳國政散文獎、大墩文學獎、蘭陽文學獎、柔蘭文學獎等作品十餘件。每個篇章前有賞析導讀,提醒小朋友故事精華所在;篇章後有思考習作題目,幫助學童提升語文能力。
收錄文章含「第七屆大墩文學獎第一名」「第一屆蘭陽文學獎第二名」「第七屆菊島散文獎」
為幫助學童提升語文能力,小兵廣邀作家提供經典散文故事或得獎作品,逐字精修,希望達到故事好看、情感深刻、文句經典,值得背誦的目標。參與作家包括鄭宗弦、王文華等名家近二十人,作品包含陳國政散文獎、大墩文學獎、蘭陽文學獎、柔蘭文學獎等作品十餘件。每個篇章前有賞析導讀,提醒小朋友故事精華所在;篇章後有思考習作題目,幫助學童提升語文能力。
最近常常聽到家長和老師憂心忡忡的說:我們的孩子語文能力越來越差,該怎麼挽救?聯考加考作文,真的就可以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嗎?
「加考作文」是教育部的「德政」,不管是否能做得公平,不管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至少,它會讓大家回頭正視這個問題。
不過,該怎麼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呢?小學時候,我閱讀的是「包油條的報紙」,一家傳過一家的「東方少年」,還有爸爸書架上的「章回小說」、字體像螞蟻一樣小的翻譯小說「基度山恩仇記」「簡愛」……等等——應該說,有「字」可以看就很高興了,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而現在,我看見許多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在選購書籍時,面對滿坑滿谷的「兒童讀物」,仍然精挑細選的以「有注音」、「有彩色插圖」為優先考量。
這些年來,我參與民間版國小國語教科書編輯時,是多麼的戒慎恐懼。所有的編輯委員都知道,編課本不但生字量不能過多,連安插內容較深的課文,也經常被審查委員以「學生無法體會」為由,要求「抽換」。
我覺得如果說學生語文能力真的越來越差,那麼,除了是受「多元化媒體充斥」的自然影響外,學者與家長太認真去「劃分兒童的程度」,再依照程度「餵食」也必然是原因之一,因為過於細分,反而會限制有能力孩子「閱讀升級」的速度,壓抑他們語文能力的自然成長。
於是,我的勇氣又來了!小兵編輯群廣發戰帖給作家朋友,說小兵想要出版向來被視為「票房毒藥」的「兒童散文」了。小兵要出版「故事好看、文句經典」的散文給小讀者,還要他們認真閱讀,向家長,向學者證明他們的程度遠比大人的想像要好。
小兵的作家朋友聽了都很高興,紛紛把壓箱寶貝拿出來。大家討論出共同的理想是「故事要好看,這樣孩子才喜歡看」,「情感要深刻,以感動孩子為目標」,「文句要經典,經典到值得背誦。」
這真是很偉大困難的理想,但是作家朋友們都覺得「值得一試」,於是開始逐字逐句認真修改自己的作品——即使是已經得到散文大獎的作品,還是一遍又一遍的精修,修完還到處給人試讀,直到大家都滿意為止。
這次參與的作家包括陳肇宜、陳佩萱、唐土兒、陳昇群、王文華、馮輝岳、馬筱鳳、岑澎維、陳景聰、王洛夫、鄭宗弦、可白等等近二十人,選出作品包含陳國政散文獎、大墩文學獎、蘭陽文學獎、柔蘭文學獎等等得獎作品十餘件,以及作家們精心訂做的「經典作品」。
我又遠赴南投,請王文華老師大力幫忙,拿出「指導寫作」的本事,在每個篇章前面寫賞析導讀,提醒小朋友這些故事的精華在哪裡;還在每個篇章後面出題目給小朋友,幫助他們思考,練習——王文華老師偷偷的說,他故意把題目出得難一點,但是他相信小朋友都有能力做到,也希望小朋友勇敢的向自己挑戰,努力做到。不要老是被大人說「語文能力不好」!
因為作家踴躍參與,經典作品很多,所以分成兩本,書名分別是「我是大姐頭」和「太陽餅」。
怎麼樣?有了這兩本書,你對小朋友的「語文能力」不再憂心了吧! 小兵出版社總編輯 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