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
- 作者: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
- 譯者:李奉儒
- 出版社:濤石
- 出版日期:2001-12-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024845
- ISBN13:9789573024842
- 裝訂:平裝 / 42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的第三版。本書從第一版到第三版的數年之間,教育研究發生了相當大的變遷。「質性研究」一詞在二十年來逐漸增加其影響力,持續不斷地發展,也獲致了豐碩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以降,質性研究取向吸引了更多曾經接受過量化研究訓練的人,也開始提倡質性研究應該要比早期的方法更具結構性、且更系統化—強調質性研究技術更甚於質性思考方式。同時,其他質性研究者則被強調後現代研究取向的人文學者所吸引,不重視小心謹慎地蒐集實地資料,而更專注於將研究作為透過書寫來表徵的方式,以及研究的策略。
本書的目的在於為質性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提供一個可理解的背景,檢視其理論根基和歷史淵源,並討論實際進行研究的特定方法,包括研究設計、實地工作、資料蒐集、資料分析、報告撰寫等。本書最後一章則聚焦於質性教育研究之實務應用,討論有關評鑑、行動和實務工作者的研究。我們希望本書對於即將展開質性教育研究的初學者有所幫助,也希望對有經驗的教育研究者而言,這是一本有用的手冊。
第一章 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
質性研究之特性
質性教育研究之傳統
理論基礎
質性研究十個共通的問題
倫理
本書的其他章節
第二章 質性研究設計
研究的選擇
個案研究
多元現場研究
關於設計的其他議題
結語
第三章 實地工作
獲得進入管道
在研究實地的前幾天
參與者╱觀察者之間的連續狀態
在另一種文化環境裡進行實地研究
研究者的特質與共融關係的特別問題
要謹慎、謙遜
在充滿政治性與潛在衝突的場域中進行研究
研究者的感受問題
一個觀察區段需要多久
訪談
影像錄製與實地工作
三角檢證法
離開研究實地
第四章 質性資料
良心建議
實地札記
撰寫實地劄記的過程
錄音訪談的逐字稿
文件
攝影
官方統計及其他量化資料
結語
第五章 資料分析
在實地中分析
資料蒐集之後的分析
處理資料的機制
結語
第六章 質性資料
撰寫報告時的選擇
其他寫作的訣竅
評鑑質性寫作的規準
錄音訪談的逐字稿
文本
動筆開始寫作
第七章 質性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
評鑑與政策研究
行動研究
實務工作者使用的質性研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