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唇槍舌劍的交手過程裡,你是不是覺得像被點了啞穴,有理說不出,常常心不甘,情不願的被說服?你是不是想重建辯才與信心,卻老是摸不著門道?作者在本書中以幽默詼諧的生活故事,精彩絕倫的辯論高招,為你見招拆招,挹注深厚的辯論功力。讓你理路清晰的主導全局,一舉識破對手設下的陷阱,掌握住每一次成功的機會。
目錄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第 一 章 打一把鋒利的劍第 二 章 磨亮另一把匕首第 三 章 握緊我們的劍第 四 章 紮緊我們的馬步第 五 章 完美劍招滴水不漏第 六 章 滑溜如蛇第 七 章 盾中帶劍第 八 章 劍打七寸第 九 章 去手第 十 章 掃堂腿第十一章 化劍為犁
序
劉必榮 序
很多人問我,談判和辯論有什麼不一樣?通常我的答覆是:「談判是賺對方的心,辯論是贏對方的口。」相形之下,談判的層次比辯論高。辯論是爭一時,而談判若能真正得到雙贏的結果,則所爭到的應是千秋。
可是有的時候你又不能沒有辯論。我們想跟他雙贏,結果他無理取鬧,硬是拿出一此一似是而非的理論,像劍一樣漫天揮舞。這時我們也得有一山一辯論的技巧,先鎮住整個場面,讓對方無法在言辭或氣勢上取勝。或至少能以辯論的方法先形成僵局,這樣才能為後面的談判製造條件。
要辯論,就得先練就唇槍舌劍。這就好像鬥劍一樣,要贏,就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功夫:一是我們手中鋒利的劍,一是緊握寶劍的手,一是堅如罄石的馬步。手中的劍是我們的論點,握劍的手是我們的說理邏輯,緊紮的馬步是我們的證據。三個部份缺一不可。
反過來,當對方要攻擊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有三種方式抵擋:或抵擋他的「劍」(包括閃避攻勢、用盾擋、或用劍還擊),或砍他的「手」(攻擊他的說理邏輯),或用掃堂腿攻他的「腳」(攻他的證據)。三者之中當然砍手最有用,但砍手之外,擋劍和掃腿的功夫也不能不學。
可是辯論終究不是我們的最高境界。孟子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一點不錯。但只要情勢得已了,我們總還希望能化劍為犁,化干戈為玉帛。所以在用辯論鎮住場面之後,我們還必須用說服的技巧,說服對方接受一個雙贏的方案。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對沒學過談判的人,這套辯論與說服的技巧可以讓談判戰術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對沒學過談判的人,這套技巧應正好可以作為進一步學習談判的入門。
-
二手書59折$130
-
新書9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