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LUS 11月號/2017 第73期

ART PLUS 11月號/2017 第73期
定價:128
NT $ 122
  • 出版社:藝術地圖
  • 出版日期:2017-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封面故事

鳩鵲,鷸蚌,瑜亮
星洲與香港概述

文/申雁冰
林鄭月娥7月1日就任香港特首後一個月,開始了海外官方訪問,8月2日抵達新加坡,把新加坡作為海外訪問第一站,與歷屆前任特首選美國不同,新特首選擇了新加坡這個與香港勢均力敵的「老對手」,多年來兩地「鳩鵲」、「鷸蚌」、「瑜亮」的關係再次引起關注。有趣的是,林鄭抵新第一天,不是會晤總理總統,而是在新加坡文化部長、女性政客傅海燕(Grace Fu)的陪同下,參觀了新加坡國家畫廊展覽、亞洲文明博物館的中國唐代沉船遺跡,還揭幕了舊國會大廈藝術館的攝影展「李福志:新加坡之子,香港攝影」(Lee Fook Chee: Son of Singapore, Photographer of Hong Kong)。香港林鄭月娥的旗袍和新加坡女性官員的娘惹裝,成為新聞圖片中奪目的風景,藝術成為展開外交活動最靈活的方式。今時今日,藝術與文化又對作為「東方雙珠」的星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新加坡與香港如何在時間長河中此起彼伏、相互對照?
似乎在每一次危機與不確定的時刻,新加坡與香港都成為了彼此的鏡子,成為彼此丟失的那另外一個自己,代表著另一種可能性,一種生活在別處的幻想,本可實現卻無法得到的夢。1989年,對於因六四風波而惶恐未來的港人,新加坡是一方避難所,香港獲得了新加坡政府提供的2.5萬移民配額,引發了一波香港向新加坡流動的移民潮;2014年,香港被雨傘運動席捲,港人又一次想到了新加坡,設想香港何去何從,怎樣借鑒新加坡經驗,找到自己的道路。對視「一國兩制」為桎梏的香港而言,擁有獨立國家和主權的新加坡是一個理想存在,是香港羡慕卻無法實現的另一個自己。然而另一端的新加坡媒體,卻不斷報導新加坡人離開新去港尋找發展機會的成功故事,當新加坡人抱怨政府的嚴密監視、高壓管制和自由受限時,就會羡慕香港的自由經濟和言論環境,當在新加坡遭受排擠非難時,香港成了新加坡人的避難所:1997年,新加坡工人党領袖鄧亮洪因被李光耀控訴誹謗而破產,被迫流亡海外並在香港停留,在香港出版《鄧亮洪回憶錄》;今年6月在新加坡鬧得沸沸揚揚的李氏家族內訌,當事人李顯揚自稱面臨被驅逐的危險,被媒體拍到與妻子出現在香港,稱在港停留數日。香港最令新加坡羡慕的,恰恰是香港渴望擺脫的「一國」,即中國這個龐大靠山,對於被林立穆斯林國家包圍的彈丸之地新加坡,需時刻警惕國家安全問題,渴望有大國依靠,一度失敗的新馬合併曾令新加坡陷入絕望。

封面圖片來源 : Te p p e i K a n e u j i , G a m e s , D a n c e , a n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i n g a p o r e), S c r e e n p r i n t ,
archival inkjet print, plexiglass, cotton rag
paper, 124.5x104.5x4.5cm,2013
 

編者的話

國際競爭力,我們有嗎?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周三公佈《2017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競爭力連續第二年位列全球之冠。世界競爭力前5強分別為香港、瑞士、新加坡、美國及荷蘭,其中香港及瑞士保持與去年同樣排名,新加坡及荷蘭分別上升一及三位,至於美國則是下降一位。台灣與去年一樣排第14,中國由去年第25位升至今年第18位。

IMD今年的數碼競爭力排名(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引入新衡量指標,新加坡名列前茅,香港升了4位排第7,台灣排12。IMD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表示,國家或地區排名上升,與政府和企業的效能有關,而且他們有良好而開放的營商環境。(摘自IMD/中央社)

新加坡與香港的較量,不論是生產力與營商環境及近年來在藝術文化的發展從未停過。香港,背靠大陸;新加坡,引領東南亞國家,兩個只有丁點大的城市,卻位於亞洲洲塊最重要的心臟位置。不僅是營商的競爭、教育壓力,新加坡與香港不分伯仲。尤其在教育上,「別輸在起跑點」的廣告催魔,整個教育制度從幼稚園到中學為適應高競爭力的國際環境,讓兩地學童處於被揠苗助長的處境,學習慘境一樣亦名列世界排行第一。

20年前香港移民新加坡的風潮盛行了一段時間,因為新加坡政府強悍,給與人民社會安全、保險,教育與福利等大大的信心與保障,且直至今日維持穩定的通貨膨脹,保持平穩成長的生活指數,都在亞洲區樹立了相當好的典範。曾幾何時,這種移民風潮卻從新加坡蜂擁至台灣。

台灣的生活素質及人文發展等比較其他亞洲社會,尤其於現今的亂世有如「世外桃源」。台灣人溫暖的性格與溫厚謙虛的民族性,消費低廉卻重視「本地製造的泥土芳香;台灣政府對社會保障、醫療保險與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視也遠遠高於重視營商發展的國家。近幾年,港人瘋狂移民台灣的趨勢遞增未減。台灣政府的思維與香港政府九七過後,為吸引國內專才提供的「精英」移民制度絕不相同。不僅專才引入,香港以寬鬆的購屋政策吸引國內富裕世代移民香港,造成今日物業價值高居不下,本地居民越來越難置業的窘況,即使辣招百出也無法抵擋國內富豪為尋找更自由與安全的居住環境用盡各種方法讓不明資金流到香港,使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居屋最貴的城市。

台灣偏低的移民條件:僅六百萬台幣的移民標準,且無須置業光存款即可取得身分證,之後享有與台灣人民一樣的醫療福利與社會保障。與台灣政府資源及財政實力不相正比的社會福利與醫療福利政策,已經在台灣當地拉起警鐘。根據研究,台灣的四大年金都即將破產。軍人退撫年金到了2020年即將破產;公務人員年金到了2031年亦將破產;教育人員年金的破產預告2030年;勞保年金破產則是2027年。這4種年金都是每年扣繳並發出,已經令政府入不敷出, 而台灣健康保險與被預警預計 3 年後破產。不經事的經濟學者提出「與其罵健保局,不如開放健保民營」的意見,看似正面卻可能不知道,此建議可能會令台灣走向與香港一樣以「實務」為名,商人漁利人民為實,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社會階層差距更大的社會問題。

九十年代開始,台灣已經提供給附近亞洲城市許多未能順利擠進理想大學,卻可以便宜學費低標進入國立大學的入學標準,而被當地學子所詬病。如今,超低標的移民政策又讓沒有能力退休後過舒適生活的人士,可以以相對較低門檻的購屋條件到台灣,「低標」的移民制度引進非富裕人口與非菁英學子,成了競爭力高的城市不適宜生存的人口一處避難所。如此景況,加上台灣的種種社會問題如持續政黨更迭造成社會資源耗盡,人才外流與經濟不景氣等原因,讓台灣幾乎就快變成了如希臘與菲律賓一樣貧窮的國家。

此次專輯,我們討論了星港兩地的城市對照,以正面的觀點帶出兩地影響政經與文化界人士帶動城市發展的成功寫照。以此我們只能反思香港與台灣的發展,在大陸「一國兩制」的催眠、反抗與意識形態移植中,這兩地相似卻有著極為不同前途發展。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如同台灣政府與民主力量的倒退,令人心疼與擔心。(總編輯:樊婉貞)
編者語
國際競爭力,我們有嗎?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周三公佈《2017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競爭力連續第二年位列全球之冠。世界競爭力前5強分別為香港、瑞士、新加坡、美國及荷蘭,其中香港及瑞士保持與去年同樣排名,新加坡及荷蘭分別上升一及三位,至於美國則是下降一位。台灣與去年一樣排第14,中國由去年第25位升至今年第18位。

IMD今年的數碼競爭力排名(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引入新衡量指標,新加坡名列前茅,香港升了4位排第7,台灣排12。IMD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表示,國家或地區排名上升,與政府和企業的效能有關,而且他們有良好而開放的營商環境。(摘自IMD/中央社)

新加坡與香港的較量,不論是生產力與營商環境及近年來在藝術文化的發展從未停過。香港,背靠大陸;新加坡,引領東南亞國家,兩個只有丁點大的城市,卻位於亞洲洲塊最重要的心臟位置。不僅是營商的競爭、教育壓力,新加坡與香港不分伯仲。尤其在教育上,「別輸在起跑點」的廣告催魔,整個教育制度從幼稚園到中學為適應高競爭力的國際環境,讓兩地學童處於被揠苗助長的處境,學習慘境一樣亦名列世界排行第一。

20年前香港移民新加坡的風潮盛行了一段時間,因為新加坡政府強悍,給與人民社會安全、保險,教育與福利等大大的信心與保障,且直至今日維持穩定的通貨膨脹,保持平穩成長的生活指數,都在亞洲區樹立了相當好的典範。曾幾何時,這種移民風潮卻從新加坡蜂擁至台灣。

台灣的生活素質及人文發展等比較其他亞洲社會,尤其於現今的亂世有如「世外桃源」。台灣人溫暖的性格與溫厚謙虛的民族性,消費低廉卻重視「本地製造的泥土芳香;台灣政府對社會保障、醫療保險與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視也遠遠高於重視營商發展的國家。近幾年,港人瘋狂移民台灣的趨勢遞增未減。台灣政府的思維與香港政府九七過後,為吸引國內專才提供的「精英」移民制度絕不相同。不僅專才引入,香港以寬鬆的購屋政策吸引國內富裕世代移民香港,造成今日物業價值高居不下,本地居民越來越難置業的窘況,即使辣招百出也無法抵擋國內富豪為尋找更自由與安全的居住環境用盡各種方法讓不明資金流到香港,使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居屋最貴的城市。

台灣偏低的移民條件:僅六百萬台幣的移民標準,且無須置業光存款即可取得身分證,之後享有與台灣人民一樣的醫療福利與社會保障。與台灣政府資源及財政實力不相正比的社會福利與醫療福利政策,已經在台灣當地拉起警鐘。根據研究,台灣的四大年金都即將破產。軍人退撫年金到了2020年即將破產;公務人員年金到了2031年亦將破產;教育人員年金的破產預告2030年;勞保年金破產則是2027年。這4種年金都是每年扣繳並發出,已經令政府入不敷出, 而台灣健康保險與被預警預計 3 年後破產。不經事的經濟學者提出「與其罵健保局,不如開放健保民營」的意見,看似正面卻可能不知道,此建議可能會令台灣走向與香港一樣以「實務」為名,商人漁利人民為實,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社會階層差距更大的社會問題。

九十年代開始,台灣已經提供給附近亞洲城市許多未能順利擠進理想大學,卻可以便宜學費低標進入國立大學的入學標準,而被當地學子所詬病。如今,超低標的移民政策又讓沒有能力退休後過舒適生活的人士,可以以相對較低門檻的購屋條件到台灣,「低標」的移民制度引進非富裕人口與非菁英學子,成了競爭力高的城市不適宜生存的人口一處避難所。如此景況,加上台灣的種種社會問題如持續政黨更迭造成社會資源耗盡,人才外流與經濟不景氣等原因,讓台灣幾乎就快變成了如希臘與菲律賓一樣貧窮的國家。

此次專輯,我們討論了星港兩地的城市對照,以正面的觀點帶出兩地影響政經與文化界人士帶動城市發展的成功寫照。以此我們只能反思香港與台灣的發展,在大陸「一國兩制」的催眠、反抗與意識形態移植中,這兩地相似卻有著極為不同前途發展。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如同台灣政府與民主力量的倒退,令人心疼與擔心。(總編輯:樊婉貞)
 

雜誌目錄

004 Column
在這世代,能活下來的是妖怪
《謊言》— 在婚姻與婚外情裡找回存在
澳門元素表現不俗
重新破裂
聲音的詩景:《親密》的幽閉恐懼
都心發、日歸美術館之旅(上)

012 Feature
星港雙城特輯:新加坡與香港對照記
鳩鵲,鷸蚌,瑜亮:星港雙城綜述
香港夢和星洲之旅:赴港發展與下星洲
東方雙珠:星港歷程
生活在別處:今日差距擴大的星港

031 Preview
城市當代舞蹈節
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戲劇協會《小井胡同》
香港舞蹈團《白蛇》
香港小交響樂團 流星雨下的浪漫樂章
LCSD喝啋系列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
藝術創庫基金:《初試啼聲5》藝術計劃
《負笈往遊 - 行前預展》何兆基個展
香港貿易發展局DesignInspire
2017花東原創作生節
日漬 王郁文個展
亞戲亞、亞細亞の骨(日本)《TRANS 恍惚》
台南人劇團《美女與野獸》
曉劇場《穢土天堂三:阿道夫》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2017舞蹈秋天《溯形/Spur》孫尚綺 × Beat Furrer
林天苗在台首次個展


040 Supplement
帶著非洲灰鸚鵡一起非洲大壯遊

044 Visual + stage
香港週 ― 華山作樂
踏上時代巨輪  窺探鐘錶配飾、服飾文化及科技與設計的發展
堅持原創 為本地發聲 專訪影話戲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羅靜雯
非洲豎琴大師素娜.祖巴特與民俗歌劇《曼德拉》
從明治到昭和時期,看見日本繪畫100年的養成與發展
入世/離地・貼地/出世
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香港賽馬會呈獻 ― 道無盡:方召麐水墨藝術展》
訪問繁盛馬戲團創辦人
攝影藝術的信使 ― 訪宏亞出版創始人劉文邦
7A 班戲劇組《失戀,我們分手吧!》
由歌劇《波希米亞生涯》細看「本地歌劇」的製作模式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一年一度的十篇新作
《緣起敦煌》載譽重演,再現中華文化精髓
新樂園20年紀念展 ― 偶發的拓樸

066 Music
藝術節需要一個主題嗎?
江山代有美聲出  一代新人換舊人

074 Listing

078 Lifestyle
與虛假對立的,還有詩
David Bowie:柏林穹蒼下
我的北京搖滾30年
 

內容簡介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

《art plus》傳承《am post》,繼續以跨文化藝術的方向發展,並會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我們希望超越界限和距離,加上與信念相近的流通網路合作,從他們最大的連鎖網絡及各區的文化地點,以更廣更多的平台接觸大家。《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給自己不斷地加分,生命才會充滿意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