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很多商業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尤其是跨界競爭,你有時候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悄無聲息地就被顛覆了。創新者不斷從一個領域進入另一個領域,邊界正在打開,每個行業都可能被擊破,舊思想正在漸漸消失,一切都將面臨推倒重來的過程,競爭無處不在。

「事實表明,競爭是有用的,但它在達到某個點之后就不再有用。」競爭不是非輸即贏,也不是我們取勝的僅有法則。在競爭與合作中做出合理的決策,可以更好地在人生中和商業上獲得很大的收益。

本書以人類學與社會學為依據剖析市場競爭,從人類天性、商業規則、社會心理等方面闡釋競爭如何影響你的思維和行為,分析競爭背后的博弈心理;從商業角度,講述企業應如何在競爭中規避山寨、創新趨同,逐底競爭等風險,深入探討博弈論的核心本質,重新定義人與商業。

瑪格麗特•赫夫南(Margaret Heffernan),畢業於劍橋大學,先后擔任五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享譽全球的心理學家,曾任英國廣播公司(BBC)制片人,現為波士頓大學客座教授、TED演講嘉賓,着有《盲目心理學》等暢銷書。
 

目錄

第一部分
個人競爭:「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第一章 爭強好勝是天性
手足相爭的原始沖動
睾丸素決定你的好勝心
吵架是學習合作的一種方式
競爭是本能,合作是天性

第二章 分數高低:當知識變成了數字
當教育成了商品,分數就成了價格
成績每增長一分,內在動機就會削弱一分
越被拒絕,越有吸引力
接受不確定性
設法篩選勝者會適得其反

第三章 男女之爭:戀愛如戰場
性是一種競賽
競爭中的生理本能
婚禮也是競品
男女關系中的成敗思維
家庭不平等,工作就不平等
成雙入對的誘惑

第四章 憤怒的小鳥:誰是誰的上司
如何判斷你屬於哪個社會等級
社會地位的層級
眾包與共享的成功
打破管理層級
擺脫啄序的鳥

第五章 得分,得分:人生的價值在於比較嗎
光榮的另一半是苦痛
競技的代價
贏是一種頂峰偏執
如果球正在下落,抓住它
未來公司是員工所有制

第二部分
成群結隊還是卓爾不群

第六章 雞頭鳳尾的選擇
大多數人都在單打獨斗
正當的不正當行為
所有的騙子都是取悅者
華爾街之狼
貪婪的資格只屬於精英
為了控制,你必須放棄控制
讓每個人的利益保持一致

第三部分
贏家通吃:事實果真如此嗎

第七章 「山寨」是競爭的副產品
「山寨」是競爭的副產品
創意越來越趨同
共享和信任是可預見的損失
錯位的舒適感
設計思維的用處
第八章 大而不倒: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更大、更強、更貪婪
什麼樣的人擁有公司
大數據的自大

第九章 逐底競爭:我們還能相信誰
被動的沉默與遵從
逐底競爭的惡性循環
廉價的成本相當高
外部性是偽經濟學
買賣便宜物,別人必定付出代價

第十章 世界之巔:多元化的未來
世界不是非輸即贏
基因屬於誰
博弈論和公地悲劇

第十一章 更大的獎勵:這個世界會好的
 

2013年8月的一天,晴空萬里,新罕布什爾州的陽光透過柴郡縣集市周圍的松樹灑向地面。在市場的外圍,最美牲畜的評選正在進行,拉車的馬和豬正在接受人們的仔細檢查和評判,有些已經戴上了玫瑰花結,其他的則退還給了它們的主人,它們既為主人提供了生計,又是他們的寵物。小孩子們則嘗試擠牛奶和羊奶,或者首次駕駛拖拉機。午飯之后,斯萊克懷爾•山姆(Slack wire sam)在一根沒有綳緊的晾衣繩上來來回回地騎着他的獨輪腳踏車,而露天市場遠端的一個角落是進行拔河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被安排在了最后。

市場內圈則是一溜小吃攤,出售炸甜面圈、炸洋蔥花球、玉米熱狗和棉花糖。這邊四個人親密地並排走着,忙着搬運裝炸辣椒魷魚的紙盒,或是用於裝熒光冰激凌的蛋筒。那邊一對雙胞胎兄弟肩並肩走着,穿着一模一樣的T恤,上面印着「第二修正案:美國第一個國土安全法」,顯得得意揚揚。與此同時,三個年輕女孩手里抓着裝在塑料袋里的金魚,正在比較她們得到的獎品。天氣悶熱,到處塵土飛揚,大家全都慢慢地閑逛着,邊吃邊談,尋找着小片的蔭涼地,這時,大喇叭里傳來了通知:撞車比賽即將開始。

因為天太熱,人群沒有立刻蜂擁而去,而是緩慢地改變着方向,朝中心運動場走去,露天看台有蔭涼的座位很快就被搶占一空。其他的觀眾只好退而求其次,不情願地移向了陽光照射下的一側,分散坐下,戴上帽子。狂熱愛好者則將他們的毛巾小心地放在膝蓋上。

在競技場的中心,八輛銹跡斑斑的殘破汽車正在轟響馬達。49號車的運動旗裝飾的是骷髏,38號車在車身上手繪了一個紅、藍、白相問的公司徽標,自豪地為它的贊助商Paint Worx做宣傳,這是當地一家修復噴漆的汽車修理廠。72號車的車頂誇張地裝飾着牛角,而3號車則為附近基恩市(Keene)的麥丘(McCue)台球廳做着廣告。

「你們准備好了嗎?」大喇叭傳出響亮而刺耳的聲音。觀眾開始參與倒計時:5……4……3……2……1,賽車開始交錯,拼命在布滿塵土的土地上增加附着摩擦力。現在它們沖出去了,車輪轉動着,車身旋轉着,硬要將自己拖入碰撞之中。它們的目標就是撞車,最后一輛還能開動的車會贏得獎金。
「嚴肅起來,伙計,我們需要碰撞!」

隨着汽車在運動場中轉圈,水箱沸騰了,旋轉的車輪甩起油污和泥土。泥漿飛濺,落在膝蓋上,人群尖叫着、閃避着,而我的太陽鏡也被弄得模糊不清。現在我明白挨着我坐的那位女士為什麼要帶毛巾了,因為這是樂趣的一部分。
「艾琳(Eileen),你得撞他們!」

艾琳駕駛的是23號車,她戴着防撞頭盔,不可能聽到人群的尖叫聲,但她知道做什麼。她駕車呼嘯着跑來跑去,迎頭碰上了49號車,這是一個容易下手的目標,因為它的底盤已經拖在了地上。然后,她倒退出來,沖向一個拐角。開着25號車的凱爾(Kyle)困在了那里,三輛破爛不堪的汽車退后、加速並撞向他,他被堵住無法動彈,冷卻器被摔在運動場的牆上並爆炸了,汽車被撞扁了,凱爾出局了。一旦有一輛汽車趴窩,其他所有車輛就會開過來將其徹底撞毀。

車門、引擎罩和防護板現在都被撞飛到泥土里了,只有四個車輪子還留在原地。72號車現在只能倒着開,拖着一個癟胎顛簸着前進。所有人都開始乏力了,但只要場上不止一輛車還在開,大賽就不會結束。35號車、66號車和72號車似乎是聞到了血腥味,它們一起朝着艾琳沖過來,但她設法挫敗了他們的陰謀,開到了35號車后面,撞上了它的防護板,把它頂到了牆上。

就在當地的消防隊員走入場地清理殘骸並准備決賽時,喇叭里喊道:「我們已經決出了前三名!」人群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一天,當我坐在看台上時,禁不住感覺正在觀看某種寓言故事。在這個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銹跡斑斑、破爛不堪的制度和理念似乎正在撞擊着每一個人,人們受到競爭精神的驅使,而競爭精神為贏者和輸者帶來的卻是極其的無知。五年里,公司破產、道德淪喪、金融崩潰、政治陷入僵局,而辯解之詞無不激昂慷慨,當這一切喧囂退去之后,剩下的就只有競爭的冷酷表演了。

迷信競爭的人通常會把查理•達爾文(Charles Darwin)搬出來,以獲得認知上的支持。大多數人引用「適者生存」,卻不知道這一說法的出處,它不是來自於達爾文,而是來自於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他巧妙地解釋了「自然選擇」,將他自己偏愛的政治手段附加其上。社會達爾文派的人主張:因為非贏即輸的世界是自然的,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而不是質疑自然法則。畢竟,我們是進化競賽的產物,在這場競賽中,我們最好的遺傳基因得以幸存,其他的則消亡殆盡。

他們很大程度上是受助於《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許多人都知道理查德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寫的這本書,不過卻從未讀過。難怪出版商湯姆•馬施樂(Tom Maschler)建議該書取名《不朽的基因》(The Immortal Gene)。

道金斯在該書面市30周年紀念版中也坦承:許多人從表面意義上理解其名,不耐煩閱讀其中的文字,從而得出結論,認定它是一本為未開化的、肆無忌憚的自私自利進行辯解的書。自私基因只為自己打算,我們就是這樣的人,對此我們無能為力——事實上絕對不是那麼一回事,那本書並非論述人類的自私性,事實上,自私正是它強烈反對的東西,其發起的抗爭雄辯有力。可是,沒有人關心,書名已經給人造成了那樣的印象。熱心競爭的人也缺乏數據支持。

諾曼•特里普利特(NoInan Triplett)是第一批社會心理學家之一,他在19世紀末期證明:如果有對手,騎自行車的速度會更快。即使特里普利特后續的很多研究對此結果進行了細化,並稱其也有偶然性,但覆水難收,我們都相信了:在相互對抗中,每個人都會更努力地工作,而且效率更高,業績更好。體育變成一個普遍的隱喻,使得原本明朗的內容更加模糊不清。

當然,勝利者常常對此爭論更加敏感。因為競爭為他們效力,他們無法看清自己的策略有什麼錯誤,這可以理解。失敗者無法書寫歷史。而且,不管怎樣,競爭充滿了樂趣,具有戲劇性,激動人心,贏家只有一個,而你總能知道身在何處。在似乎沒有人知道去向何方,或者做什麼的時候,那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
然而,我們已經知道,個體非理性,市場非有效,盡管如此,它們仍在發揮作用,因此,我們也意識到競爭會經常失效,最優秀的未必總能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而且所謂競爭的效率似乎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到了「囚徒困境」大顯身手的時候了。該博弈是由加拿大數學家艾伯特•塔克(Albert W.Tucker)設想並命名的,它被用來描述競爭模型及其各種表現形式,已應用到從冷戰到興奮劑的眾多問題和環境之中,人們稱它們為「社會科學的大腸桿菌」。本書不想過多地談論博弈論,我對它的實踐更感興趣,在其許多變化之中,有一個發現仍然至關重要:當每個囚徒只想爭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與伙伴合作的時候,他們就會兩敗俱傷。個體對自利的追逐會導致集體的失敗。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已經嚴重依賴競爭,寄希望於它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激勵我們的孩子,鼓舞成年人,重振公司和事業機構。但我們回避了一個令人不舒服的事實,那就是我們對競爭過於崇拜,使得我們沒有能力解決它所產生的問題。

仿佛意識到這一點,年輕的一代熱切地尋求實現分享、共同創造和信任的工具與環境,它們是人類特有的追求,而且得到了加強。他們越來越不感到失望。進化科學表明,人類進行協作和配合的能力解釋了我們能夠幸存的原因,因為我們知道如何共同努力,戰勝地心引力,建立持久美好和富有意義的不朽業績。

分享信息的新模式、資源整合、復雜項目的組織和新產品的發明大量涌現,充分證明了無窮無盡的創新和充滿激情的承諾會廣泛而輕易地打敗並取代精疲力竭的競爭。本書中描述的利用廣泛合作進行創新的個體和組織證實了人類生存協作、分享、眼界和共同深入挖掘的能力。我們進行聯合、合作的能力證實了人類具有無限的休戚與共的能力,而語言是合作的終極工具。

我們全都在競爭,但我們不能只有競爭。攜手合作是人的本性,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在我們身邊的個體和組織都可以向我們顯示它的存在。他們知道成長、學習和創造總要依賴各種各樣的人和理念,它們可以自由分享,並得到慷慨的贊美。他們懂得公平、安全和信任是無拘無束進行探索的基本需要,這種探索才能產生新的思想。他們不接受靠失敗者的數量來衡量成功的標准,而且他們完全排斥「成功可以量化」這一觀念。驅使開拓者前進的並非「得分」,激勵他們的反而是信仰:豐功偉業是集體創造的,效率因信任而得,安全感能打開思想的閘門。他們可以教會我們一切,他們盡全力分享。

當我開始探討這些主題時,迎接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驚訝:你竟敢懷疑競爭?除了競爭還有別的什麼嗎?多年過去了,這種反應已經消失。現在,當我論述自己的觀點時,在人們的臉上,我看到了欣慰和希望的感覺,在人們的言談話語中,我也聽到了這些感覺。是的,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着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沒錯,這些替代性選擇是真實的、有意義的、可行的和可持續的。有比贏更好的成功方式。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那是一個更大的獎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