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符號學教程

電影符號學教程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馬睿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2494525
  • ISBN13:9787562494522
  • 裝訂:240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由三部分組成。第壹部分分為兩講,分別介紹電影符號學的學科概況和學科史:第壹講說明電影符號學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等基本概況;第二講介紹電影符號學的形成、發展、爭議,以及中國學術界對它的接受。

第二部分是《符號學·學科應用系列:電影符號學教程》的主體部分,共九講,系統介紹電影符號學的基本內容,不僅包括前人的相關理論,更重要的還在於運用符號學的新成果對電影中的各種符號現象進行分析和解釋,同時也為大家運用電影符號學解讀電影文本提供一些范例。其中,第三、四、五講分別討論電影符號的三種主要類別,即影像符號、聲音符號、語言符號。第六講引入伴隨文本的概念,從廣義上來理解電影符號,把存在於電影文本之外,但也對電影表意產生影響的符號文本視為電影符號,以便認識電影文本意義生成的復雜性和社會性。第七講從符號組合的角度分別討論蒙太奇和長鏡頭在構成電影文本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八、九講主要介紹電影敘述學。在電影符號的表意機制中,敘述是最重要也最常用的一種,而且具有征用其他一切表意機制的特性,同時電影敘述的發展也體現了敘述的豐富性和創造性,是人類對自身敘述能力的極大拓展。因此《符號學·學科應用系列:電影符號學教程》分配了兩講的篇幅來討論電影敘述的問題,第八講介紹電影敘述者、電影敘述角度的相關理論;第九講介紹電影敘述的時空性結構和影像結構的相關理論。以上是從符號編碼的角度討論電影文本的意義生產,是關於電影文本的內部研究。以下兩講則是電影符號學的外部研究:第十講從解碼的角度討論觀眾對電影文本的意義再生產;第十一講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電影作為社會符號文本的性質。

第三部分即第十二講,在對德勒茲電影理論和當前電影文化發展趨勢進行介紹分析的基礎上,探討電影符號學可以從哪些方面拓展研究空間。設置這一講的目的是打開視野,從電影符號學之外來審視這一學科,引出關於電影和符號的更多思考。
 

目錄

導論:符號學基本知識 1

第一講 什麼是電影符號學? 25
第一節 電影符號學的知識構成 27
第二節 電影符號學的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電影符號學的學科性質 32

第二講 電影符號學的誕生與發展 37
第一節 電影符號學的理論資源與形成背景 38
第二節 電影符號學的發展與爭議 40
第三節 電影符號學的傳播與國際化 44

第三講 影像:電影文本中的視覺符號 51
第一節 人物影像 53
第二節 實物影像 59
第三節 純虛擬影像 65

第四講 聲音:電影文本中的聽覺符號 71
第一節 作為電影符號的音樂 72
第二節 作為電影符號的聲響 82
第三節 作為電影符號的人聲 86

第五講 話語與文字:電影文本中的語言符號 91
第一節 作為電影符號的話語 92
第二節 作為電影符號的文字 102

第六講 伴隨文本:對於電影符號的廣義理解 115
第一節 電影伴隨文本的兩種主要類型 116
第二節 電影伴隨文本的可控與不可控 125

第七講 蒙太奇與長鏡頭:電影符號組合的兩種基本方式 129
第一節 蒙太奇 131
第二節 長鏡頭 138

第八講 電影敘述的主體 153
第一節 電影敘述者的層級 154
第二節 電影敘述角度的種類 161

第九講 電影敘述的結構 171
第一節 電影敘述的時空性結構 172
第二節 「大語意段」:電影影像結構的一般組合法則 179
第三節 電影敘述中的嵌套與跨層 185

第十講 電影符號的觀眾接受 189
第一節 「想象的能指」和「二級認同」 191
第二節 觀影主體的「電影狀態」 194
第三節 「凝縮」和「移置」的隱喻和轉喻 199

第十一講 作為社會符號文本的電影 205
第一節 作為社會符號文本的「電影機構」 206
第二節 作為社會秩序互文性文本的電影 210
第三節 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文本的電影 215

第十二講 電影符號學研究空間的拓展 221
第一節 哲學視野下的電影影像 222
第二節 新媒介時代的電影影像 228

參考文獻 233
中外人名對照表 239
后記 240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