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今古文考證

周易今古文考證
定價:588
NT $ 588
  • 作者:陳居淵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2015-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0111986
  • ISBN13:9787100111980
  • 裝訂:504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秦焚書,漢文帝時廣開獻書之路,一些鴻儒耆老口授儒家經典,以漢隸寫成,稱今文經;景帝時,魯恭王壞孔壁,得以古篆書寫的儒家經典,是為古文經。作為涵義古奧的《周易》亦是今古文版並存,且在后來各家易學疊出,漸至版本歧異,今天我們常見的《周易》文本,相傳為古文易,但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近幾十年來,隨着新出土文獻的不斷涌現,特別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阜陽漢簡《周易》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的部分竹簡,別外還有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出土,有《周易》今古文版本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獻支撐。

山東大學易學專家劉大均的《今帛書〈周易〉古經文字考》對《周易》的古今文進行考釋,但作者僅就其中的異文進行了有選擇的考證,並沒有進行整體考察。

《周易今古文考證》爬梳相關的古文獻、漢碑、漢石經、字書、韻書,並結合近幾十年新出土的文獻,對《周易》今、古文字的差異進行逐字考證,嘗試復原出一部比較接近古文《周易》的文本,從而為研究早期《周易》的形成提供詳實的文獻依據,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陳居淵教授,現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籍貫上海,1952年7月出生於江蘇蘇州。

1968年插隊江蘇吳江縣務農。

1979年回到蘇州。

1982年進入蘇州市圖書館古籍部,從事古代文獻的整理研究工作。

其間曾師從沈延國先生治學。1986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方向中國思想文化史,主要研究焦循易學,導師朱維錚教授,1989獲碩士學位。同年直升復旦大學古籍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學,主要研究明清詩歌與陽明學,導師章培恆教授,1992年獲博士學位。同年留復旦大學古籍所工作。

2001年轉調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哲學文獻學的教學和中國思想史、中國經學史與中國易學史的研究。先后為本科生與研究生開設了「中國哲學文獻學」「中國經學史」、「中國易學史」與「清代學術思想史」等課程。

自任現職以來,出版了學術專著(包括導讀、點校)十部,其中《焦循儒學思想與易學研究》獲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學術論文近五十余篇,其中《論乾嘉漢學的更新運動》獲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完成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與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項目二項,目前正在完成中的還有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划課題與復旦大學「金穗」項目。
 

目錄

緒論
干第一
坤第二
屯第三
蒙第四
需第五
訟第六
師第七
比第八
小畜第九
履第十
泰第十一
否第十二
同人第十三
大有第十四
謙第十五
豫第十六
隨第十七
蠱第十八
臨第十九
觀第二十
噬嗑第二十一
賁第二十二
剝第二十三
復第二十四
元妄第二十五
大畜第二十六
頤第二十七
大過第二十八
坎第二十九
離第三十
咸第三十一
恆第三十二
遯第三十三
大壯第三十四
晉第三十五
明夷第三十六
家人第三十七
睽第三十八
蹇第三十九
解第四十
損第四十一
益第四十二
夬第四十三
姤第四十四
萃第四十五
升第四十六
困第四十七
井第四十八
革第四十九
鼎第五十
震第五十一
艮第五十二
漸第五十三
歸妹第五十四
豐第五十五
緒論
干第一
坤第二
屯第三
蒙第四
需第五
訟第六
師第七
比第八
小畜第九
履第十
泰第十一
否第十二
同人第十三
大有第十四
謙第十五
豫第十六
隨第十七
蠱第十八
臨第十九
觀第二十
噬嗑第二十一
賁第二十二
剝第二十三
復第二十四
元妄第二十五
大畜第二十六
頤第二十七
大過第二十八
坎第二十九
離第三十
咸第三十一
恆第三十二
遯第三十三
大壯第三十四
晉第三十五
明夷第三十六
家人第三十七
睽第三十八
蹇第三十九
解第四十
損第四十一
益第四十二
夬第四十三
姤第四十四
萃第四十五
升第四十六
困第四十七
井第四十八
革第四十九
鼎第五十
震第五十一
艮第五十二
漸第五十三
歸妹第五十四
豐第五十五
旅第五十六
巽第五十七
兌第五十八
渙第五十九
節第六十
中孚第六十一
小過第六十二
既濟第六十三
未濟第六十四

附錄:
一:《周易》六十四卦今古異文對照表
二:《周易》六十四卦今古文經文比照
三:《周易》六十四卦古文經文本
四: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