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科學性和意識形態性的角度,對中西美學做了鳥瞰式比較。認為,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強調美學的科學性,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強調美學的意識形態性,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美學學科的性質本身決定了必須將這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
閻國忠,1935年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美學家,早年是朱光潛的助教。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主任、台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現已退休。著有《古希臘羅馬美學》《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紀神學美學》《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走出古典——中國當代美學論爭述評》《攀援集》等,主編並參與撰寫《西方著名美學家評傳》《二十世紀中國美學研究》,發表論文百余篇。
楊道聖,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美學、藝術史論、基督教神學,服飾文化。
目錄
緒論:作為科學與意識形態的美學 ………………………………………………1
第一編 構建科學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美學 …………………………………… 23
第一章 唯物主義認識論框架內的美學………………………………………24
第二章 走向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35
第三章 還原為審美現象的美學………………………………………………45
第四章 實踐美學的經典文本………………………………………………… 57
第二編 強化意識形態功能的馬克思主義美學 ……………………………… 79
第五章 表達總體性概念的美學………………………………………………80
第六章 政治化的美學…………………………………………………………96
第七章 尋求真理的批判美學…………………………………………… 112
第八章 審美的烏托邦……………………………………………………… 137
第三編 幾個側面的比較與分析 ………………………………………………149
第九章 從認識論到本體論………………………………………………… 150
第十章 審美活動與政治訴求——中西馬克思主義者對《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演繹……………………………………………… 176
第十一章 藝術、意識形態和真理…………………………………………… 189
第十二章 藝術生產與實踐……………………………………………………198
第十三章 自然美:社會存在與本體存在…………………………………… 208
附錄一 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與美學……………………………………… 217
附錄二 作者主要著作年表…………………………………………………… 239
后 記 …………………………………………………………………………… 244
第一編 構建科學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美學 …………………………………… 23
第一章 唯物主義認識論框架內的美學………………………………………24
第二章 走向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35
第三章 還原為審美現象的美學………………………………………………45
第四章 實踐美學的經典文本………………………………………………… 57
第二編 強化意識形態功能的馬克思主義美學 ……………………………… 79
第五章 表達總體性概念的美學………………………………………………80
第六章 政治化的美學…………………………………………………………96
第七章 尋求真理的批判美學…………………………………………… 112
第八章 審美的烏托邦……………………………………………………… 137
第三編 幾個側面的比較與分析 ………………………………………………149
第九章 從認識論到本體論………………………………………………… 150
第十章 審美活動與政治訴求——中西馬克思主義者對《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演繹……………………………………………… 176
第十一章 藝術、意識形態和真理…………………………………………… 189
第十二章 藝術生產與實踐……………………………………………………198
第十三章 自然美:社會存在與本體存在…………………………………… 208
附錄一 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與美學……………………………………… 217
附錄二 作者主要著作年表…………………………………………………… 239
后 記 …………………………………………………………………………… 244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5折$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