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孫中山的倫敦綁架案原有文言和白話文兩個譯本的缺漏與不足批評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推出歷史文獻翻譯的基本原則,認為理應重譯這部著作,以便再現孫中山筆下倫敦遭綁架的歷史真相及其當時的思想動向。在附錄部分,作者依其所提出的「歷史文獻的翻譯原則」推出了文言和白話兩個譯本,既便於學者研究,也能使普通讀者獲益。
蔡新樂,河南唐河人,中山大學博士,現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翻譯理論研究所所長、英語語言文學第一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文學翻譯的釋義學原理》、《文學翻譯的藝術哲學》,《翻譯的本體論研究》、《相關的相關——德里達的「相關的」翻譯及其他》、《翻譯與自我——德里達的(死結)的翻譯學解讀與批判》以及《漢語與翻譯——解構主義視角下的譯學研究》等,譯著有《疆界2:國際文學與文化》、《美國研究的未來》及《霍普金斯文學理論與批評指南》等。
目錄
1.譯事緣起
2.孫中山如何被刪除和偏離?——甘譯《倫敦被難記》
2.1 甘譯《倫敦被難記》刪除了什麼?
2.2 《倫敦被難記》改寫到什麼程度?
2.3 幽默風趣的敘事可有再現?
3.孫中山漢語「蒙難」——《倫敦蒙難記》批判
3.1 是翻譯,還是在擺迷魂陣?
3.2 中山先生形象的丑化
3.3 術語與細節的混亂
4.歷史文獻翻譯的原則性追求與《倫敦綁架案》的翻譯
4.1 歷史文獻的翻譯原則
4.2 追求文獻翻譯的歷史性
4.3 關注文本本身的整體性
4.4 重視敘事細節的連貫性
4.5 強調所譯文本的復雜性
4.6 趨向於原著相應的風格的傾向性
5.結語
附錄一 倫敦綁架案——亦即,余為中國駐倫敦公使館拘捕、扣押及釋放之始末
附錄二 倫敦綁架案——亦即,我被中國駐倫敦公使館逮捕、拘押、釋放的經過
主要參閱文獻
2.孫中山如何被刪除和偏離?——甘譯《倫敦被難記》
2.1 甘譯《倫敦被難記》刪除了什麼?
2.2 《倫敦被難記》改寫到什麼程度?
2.3 幽默風趣的敘事可有再現?
3.孫中山漢語「蒙難」——《倫敦蒙難記》批判
3.1 是翻譯,還是在擺迷魂陣?
3.2 中山先生形象的丑化
3.3 術語與細節的混亂
4.歷史文獻翻譯的原則性追求與《倫敦綁架案》的翻譯
4.1 歷史文獻的翻譯原則
4.2 追求文獻翻譯的歷史性
4.3 關注文本本身的整體性
4.4 重視敘事細節的連貫性
4.5 強調所譯文本的復雜性
4.6 趨向於原著相應的風格的傾向性
5.結語
附錄一 倫敦綁架案——亦即,余為中國駐倫敦公使館拘捕、扣押及釋放之始末
附錄二 倫敦綁架案——亦即,我被中國駐倫敦公使館逮捕、拘押、釋放的經過
主要參閱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