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令人興奮的、有強大吸引力的故事集,突顯了社會心理學中你我他都關心的激動人心的話題,系統地分析了諸如攻擊性、利他性、同情心、偏見、社會影響、移情與愛等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到今天也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問題。
學習完之后,我們可以逐步理解他人,在社會情境中認識我們自己,社會團體對我們的影響,我們如何做到人際吸引,人們為什麼會助人,等等。本書適合普通高等院校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埃利奧特·阿倫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2002年他當選20世紀百名最傑出心理學家之一,現在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名譽教授和斯坦福大學的特邀訪問教授
目錄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前言
作者簡介
致學生
第1章 社會心理學導論
第2章 方法論:社會心理學家如何進行研究
第3章 社會認知:我們如何思考社會性世界
第4章 社會知覺:我們如何理解他人
第5章 自我:在社會情境中理解我們自己
第6章 合理化行為的需要:減少失調的代價和收益
第7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影響思維和情緒
第8章 從眾:影響行為
第9章 團體過程:社會團體的影響
第10章 人際吸引:從第一印象到親密關系
第11章 親社會行為:為什麼人們會助人
第12章 侵犯:我們為什麼傷害他人?能預防嗎
第13章 偏見:原因、結果與消除
附錄A 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之一:社會心理學與人類的可持續未來
附錄B 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之二:社會心理學與健康
附錄C 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之三:社會心理學與法律
譯者序
前言
作者簡介
致學生
第1章 社會心理學導論
第2章 方法論:社會心理學家如何進行研究
第3章 社會認知:我們如何思考社會性世界
第4章 社會知覺:我們如何理解他人
第5章 自我:在社會情境中理解我們自己
第6章 合理化行為的需要:減少失調的代價和收益
第7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影響思維和情緒
第8章 從眾:影響行為
第9章 團體過程:社會團體的影響
第10章 人際吸引:從第一印象到親密關系
第11章 親社會行為:為什麼人們會助人
第12章 侵犯:我們為什麼傷害他人?能預防嗎
第13章 偏見:原因、結果與消除
附錄A 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之一:社會心理學與人類的可持續未來
附錄B 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之二:社會心理學與健康
附錄C 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之三:社會心理學與法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