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亨利克•顯克維奇代表作「歷史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1648年,波蘭王軍與哥薩克之間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爭,內容涉及到波蘭、立陶宛、烏克蘭、克里木汗國和俄國之間的復雜關系。《火與劍》所描寫的就是這場由赫米爾尼茨基發動的哥薩克大暴動。小說在廣闊的畫面上展現了波蘭軍隊和哥薩克韃靼聯軍的血與火的較量,堪稱為人類史上極其可哀的民族大悲劇,是波蘭國家興亡史上的一幕千古奇冤。
全書是一幅色彩絢麗的人物畫卷,書中描寫了上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生動鮮明、躍然紙上。除了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傑出成就之外,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引人入勝,戰爭場面豐富多彩,激越慘烈。在硝煙彌漫、刀光劍影的殘酷戰斗中還插入了斯克熱杜斯基與海倫娜的愛情故事,令人唏噓不已。
亨利克•顯克維奇,波蘭十九世紀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作品人物性格鮮明,情節引人入勝,語言優美流暢,深愛群眾歡迎,素有「波蘭語言大師」之稱。代表作有揭露美國金錢至上和種族歧視的通訊集《旅美書簡》(1876),歷史小說三部曲《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描寫波蘭和立陶宛反對十字軍騎士團入侵,歌頌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斗的代表作著名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充滿異國情調的長篇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1896年,完成了長篇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通過羅馬貴族青年和信奉基督教的少女的愛情故事,深刻而生動地展現了羅馬皇帝尼祿的殘暴統治和對基督徒的迫害。1905年因這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