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了唐太宗君臣的言論,內容豐富,涉及話題從政治、制度、人事、教誡子弟、為人處世,到學術探究、國防軍事,乃至私生活等多個方面。《《貞觀政要》的領導智慧》結合現代社會的實際,從《貞觀政要》中精選出能指導現代人工作的部分內容,加以詳細闡述,向讀者展示其中的歷史智慧。
《《貞觀政要》的領導智慧》適合領導干部、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職員以及廣大歷史愛好者閱讀。
目錄
第一章 為君之道 仁心仁政 1
為君之道,先存百姓 2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3
創業艱難,守成不易 5
治國立身,唯在德行 6
記錄言行,用作借鑒 7
自我克制,以保克終 9
一言乖理,影響深遠 10
一言不善,虧損至大 11
仁義治國,國運長久 12
施以仁義,改變風俗 13
幽閉可憫,釋放宮女 14
哀悼公謹,不避辰日 15
國遇災害,太宗自責 16
百姓富足,堪稱祥瑞 17
積累仁德,災禍自消 19
第二章 誠心求諫 從諫如流 21
希冀諫諍,以明得失 22
虛心納諫,改正過失 23
為人君者,須得諫臣 24
己能受諫,方能諫人 26
大宴群臣,鼓勵進諫 27
韋挺上書,太宗欣慰 28
忠言逆耳,不可責備 29
敞開胸懷,接納諫言 31
人不自知,須得諍諫 32
事有不當,必諫其漸 33
知惡去惡,知善揚善 34
玄素上書,力阻建宮 36
思廉進言,規戒巡游 39
惠及四海,不求自至 40
藥石之言,當面勿責 42
耳濡目染,太子進諫 43
太宗納諫,拒絕納妃 44
魏徵上奏,彈劾佞臣 46
君王臣子,同心同德 48
全國初定,不可鋪張 49
皇親國戚,嚴加禁御 51
大臣職責,股肱耳目 53
魏徵勸諫,節制狩獵 54
為臣上奏,講究策略 56
第三章 任人唯賢 甄選官吏 59
玄齡輔政,殫精竭慮 60
如晦善斷,國之棟梁 62
以人為鏡,照見得失 63
尋訪賢才,匡正錯誤 66
李靖英勇,文武雙全 68
世南博學,才冠五絕 71
馬周處事,謹慎敏銳 73
精簡官員,用人得當 74
定位清晰,用人所長 75
都督刺史,興衰關鍵 76
任賢舉能,取在當代 77
選用官吏,品行為重 78
錯用一人,遺患無窮 80
地方官員,慎重選拔 81
尚書二丞,精心挑選 82
六正六邪,擇才標准 84
用人不疑,各司其職 89
公卿大臣,博學通經 90
第四章 君臣鑒戒 辯論興亡 93
君臣齊心,共度安危 94
敢於規諫,不畏災禍 95
察古鑒今,勿忘其身 96
勿忘布衣,勿忘叔牙 97
效仿前賢,積累德義 99
警誡后輩,修養德義 100
國家興亡,意在仁義 101
不恤百姓,亡國之源 103
忘恩負義,自食惡果 104
驕傲自大,亡國之源 105
自食其肉,肉盡必死 106
外國朝貢,帝悟危亡 107
煬帝好游,身死國滅 109
常懷憂患,始終如一 110
每思危亡,自我戒懼 111
福禍善惡,全由己造 112
第五章 教誡子弟 尊重師傅 115
選任賢良,輔佐諸王 116
太宗教子,遇物誨諭 117
輯錄歷史,警誡諸王 118
提高修養,以德服人 121
皇子年幼,教之以禮 122
太子嬉游,百藥苦諫 124
不遵禮制,犯言直諫 128
承乾驕奢,玄素規諫 130
承乾營造,志寧規諫 132
濫用民力,再三規諫 134
設立三師,輔佐君王 136
秉性善惡,環境影響 137
王珪剛直,選為子師 138
尊重三師,撰定禮節 139
朝披經史,晚接賓游 140
第六章 崇尚儉朴 摒棄貪鄙 145
大興土木,須應民心 146
愛惜民財,帝王美德 14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48
遠想聰事,停建宮殿 149
簡朴生活,名臣奉行 150
貪圖賄賂,有損自身 151
主貪喪國,臣貪亡身 152
不貪錢財,保全自身 153
太宗重義,拒開銀礦 154
魚鳥喻貪,警誡臣下 155
不納賊賄,拒受白金 156
以隋為鑒,節制行幸 157
深戒貪婪,知足常樂 158
第七章 為政之體 誠信為政 161
喻國於箭,治國安邦 162
君臣同心,肝膽相照 163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64
為政治國,小事開始 165
教化百姓,須用德義 166
輕徭薄賦,勝過賞賜 168
治理天下,猶如植樹 170
照見下非,敢不盡力 171
讜言直諫,目以師友 172
廣施恩惠,四海升平 173
逾境求賦,嚴令禁止 175
馬周進言,預立名分 176
以民為本,不違農時 177
太子冠禮,不擾農時 178
心系百姓,樂其所樂 179
以心待臣,杜絕詭詐 180
推行誠信,帝業永存 181
實施五常,取信於民 184
朝令夕改,失信於人 185
第八章 重修禮樂 推崇儒學 189
不避名諱,簡約從政 190
皇親相見,應守家禮 191
使者入京,營造館舍 192
親王九卿,遵循法令 193
誕辰之日,感恩之時 194
治政善惡,不在音樂 195
破陣樂舞,只記梗概 197
韓霍二王,孝義賢良 198
自守謙恭,常懷畏懼 199
不恥下問,虛懷若谷 200
勤於學問,完善自己 202
尊奉孔子,弘揚儒學 203
第九章 忠君事主 慎其所好 205
馮立忠誠,忠於舊主 206
思廉忠烈,氣節長存 207
安葬二王,故臣送葬 208
前朝忠臣,太宗推崇 209
忠廉之后,授以官職 211
魏徵敢諫,不欲相離 212
固守忠義,克終臣節 213
厚待臣下,舍命相報 215
驍將李勣,守衛邊疆 216
認真做事,杜絕清談 218
神仙虛妄,不煩妄求 220
歪門邪道,不足掛齒 221
段綸削階,禁絕偶戲 222
適可而止,停止游獵 222
第十章 不頒赦令 明德慎刑 225
決不大赦,禁絕僥幸 226
法律法規,輕易不改 227
量刑執法,寬大為懷 228
判處死刑,反復回奏 229
守文定罪,恐有冤案 230
功過分明,一視同仁 231
刑賞之本,在於公平 232
執法斷案,務在寬平 235
第十一章 悔改過失 公正平允 237
喜好讀書,反省自身 238
避開嫌疑,保全魏王 239
面折諫者,阻斷諫言 240
不論親疏,公平對待 241
天下為公,不可徇私 242
法之大信,不因喜怒 243
效仿前賢,公平正直 245
公正審案,務求證據 246
舉薦賢能,不避親仇 247
賞罰得當,不緣私親 248
善善惡惡,慎刑恤典 249
附錄 《貞觀政要》原文 257
為君之道,先存百姓 2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3
創業艱難,守成不易 5
治國立身,唯在德行 6
記錄言行,用作借鑒 7
自我克制,以保克終 9
一言乖理,影響深遠 10
一言不善,虧損至大 11
仁義治國,國運長久 12
施以仁義,改變風俗 13
幽閉可憫,釋放宮女 14
哀悼公謹,不避辰日 15
國遇災害,太宗自責 16
百姓富足,堪稱祥瑞 17
積累仁德,災禍自消 19
第二章 誠心求諫 從諫如流 21
希冀諫諍,以明得失 22
虛心納諫,改正過失 23
為人君者,須得諫臣 24
己能受諫,方能諫人 26
大宴群臣,鼓勵進諫 27
韋挺上書,太宗欣慰 28
忠言逆耳,不可責備 29
敞開胸懷,接納諫言 31
人不自知,須得諍諫 32
事有不當,必諫其漸 33
知惡去惡,知善揚善 34
玄素上書,力阻建宮 36
思廉進言,規戒巡游 39
惠及四海,不求自至 40
藥石之言,當面勿責 42
耳濡目染,太子進諫 43
太宗納諫,拒絕納妃 44
魏徵上奏,彈劾佞臣 46
君王臣子,同心同德 48
全國初定,不可鋪張 49
皇親國戚,嚴加禁御 51
大臣職責,股肱耳目 53
魏徵勸諫,節制狩獵 54
為臣上奏,講究策略 56
第三章 任人唯賢 甄選官吏 59
玄齡輔政,殫精竭慮 60
如晦善斷,國之棟梁 62
以人為鏡,照見得失 63
尋訪賢才,匡正錯誤 66
李靖英勇,文武雙全 68
世南博學,才冠五絕 71
馬周處事,謹慎敏銳 73
精簡官員,用人得當 74
定位清晰,用人所長 75
都督刺史,興衰關鍵 76
任賢舉能,取在當代 77
選用官吏,品行為重 78
錯用一人,遺患無窮 80
地方官員,慎重選拔 81
尚書二丞,精心挑選 82
六正六邪,擇才標准 84
用人不疑,各司其職 89
公卿大臣,博學通經 90
第四章 君臣鑒戒 辯論興亡 93
君臣齊心,共度安危 94
敢於規諫,不畏災禍 95
察古鑒今,勿忘其身 96
勿忘布衣,勿忘叔牙 97
效仿前賢,積累德義 99
警誡后輩,修養德義 100
國家興亡,意在仁義 101
不恤百姓,亡國之源 103
忘恩負義,自食惡果 104
驕傲自大,亡國之源 105
自食其肉,肉盡必死 106
外國朝貢,帝悟危亡 107
煬帝好游,身死國滅 109
常懷憂患,始終如一 110
每思危亡,自我戒懼 111
福禍善惡,全由己造 112
第五章 教誡子弟 尊重師傅 115
選任賢良,輔佐諸王 116
太宗教子,遇物誨諭 117
輯錄歷史,警誡諸王 118
提高修養,以德服人 121
皇子年幼,教之以禮 122
太子嬉游,百藥苦諫 124
不遵禮制,犯言直諫 128
承乾驕奢,玄素規諫 130
承乾營造,志寧規諫 132
濫用民力,再三規諫 134
設立三師,輔佐君王 136
秉性善惡,環境影響 137
王珪剛直,選為子師 138
尊重三師,撰定禮節 139
朝披經史,晚接賓游 140
第六章 崇尚儉朴 摒棄貪鄙 145
大興土木,須應民心 146
愛惜民財,帝王美德 14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48
遠想聰事,停建宮殿 149
簡朴生活,名臣奉行 150
貪圖賄賂,有損自身 151
主貪喪國,臣貪亡身 152
不貪錢財,保全自身 153
太宗重義,拒開銀礦 154
魚鳥喻貪,警誡臣下 155
不納賊賄,拒受白金 156
以隋為鑒,節制行幸 157
深戒貪婪,知足常樂 158
第七章 為政之體 誠信為政 161
喻國於箭,治國安邦 162
君臣同心,肝膽相照 163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64
為政治國,小事開始 165
教化百姓,須用德義 166
輕徭薄賦,勝過賞賜 168
治理天下,猶如植樹 170
照見下非,敢不盡力 171
讜言直諫,目以師友 172
廣施恩惠,四海升平 173
逾境求賦,嚴令禁止 175
馬周進言,預立名分 176
以民為本,不違農時 177
太子冠禮,不擾農時 178
心系百姓,樂其所樂 179
以心待臣,杜絕詭詐 180
推行誠信,帝業永存 181
實施五常,取信於民 184
朝令夕改,失信於人 185
第八章 重修禮樂 推崇儒學 189
不避名諱,簡約從政 190
皇親相見,應守家禮 191
使者入京,營造館舍 192
親王九卿,遵循法令 193
誕辰之日,感恩之時 194
治政善惡,不在音樂 195
破陣樂舞,只記梗概 197
韓霍二王,孝義賢良 198
自守謙恭,常懷畏懼 199
不恥下問,虛懷若谷 200
勤於學問,完善自己 202
尊奉孔子,弘揚儒學 203
第九章 忠君事主 慎其所好 205
馮立忠誠,忠於舊主 206
思廉忠烈,氣節長存 207
安葬二王,故臣送葬 208
前朝忠臣,太宗推崇 209
忠廉之后,授以官職 211
魏徵敢諫,不欲相離 212
固守忠義,克終臣節 213
厚待臣下,舍命相報 215
驍將李勣,守衛邊疆 216
認真做事,杜絕清談 218
神仙虛妄,不煩妄求 220
歪門邪道,不足掛齒 221
段綸削階,禁絕偶戲 222
適可而止,停止游獵 222
第十章 不頒赦令 明德慎刑 225
決不大赦,禁絕僥幸 226
法律法規,輕易不改 227
量刑執法,寬大為懷 228
判處死刑,反復回奏 229
守文定罪,恐有冤案 230
功過分明,一視同仁 231
刑賞之本,在於公平 232
執法斷案,務在寬平 235
第十一章 悔改過失 公正平允 237
喜好讀書,反省自身 238
避開嫌疑,保全魏王 239
面折諫者,阻斷諫言 240
不論親疏,公平對待 241
天下為公,不可徇私 242
法之大信,不因喜怒 243
效仿前賢,公平正直 245
公正審案,務求證據 246
舉薦賢能,不避親仇 247
賞罰得當,不緣私親 248
善善惡惡,慎刑恤典 249
附錄 《貞觀政要》原文 257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