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趙世勇和張兵又領餃主編了六部書,而且即將出版,我不禁為他們的進取精神所感動。他們以「非典型設計生活」為叢書名,再次組織學生將世界最前沿、也是最貼近日常生活的設計展示出來。作為組織者,這幾位老師顯然比以前更為成熟了。經過一段探索與嘗試後,他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時代變了,我們的教學理念必須更新,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我們的意識、行為、方式以及成果都位於時代最前沿。
看到剛剛出版的、也就是他們在此之前主編的六部書,確實使我眼前一亮:從書籍封面、版式到書中的文字和插圖,都強烈地體現出一種現代設計的意味,不僅新,更重要的是貫穿著一股大家之氣。21世紀的高校教材或說教學參考書,已經不能同以前一樣了。網絡技術使社會節奏無限加快,「轉瞬即逝」再也不是什麽形容詞了。現實告訴我們,不進則退,而且前進速度慢一點,就會被拋離。
教學雖然不在快,可是起決定作用的教學理念更新卻要快。如今的社會需求日新月異,如今的學生們也是完全生活在一種全新的氛圍中。時代要求我們創新,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扎扎實實,又容不得懈怠地永遠求新。
翻開書的封面,叢書編委會的一系列人名使我感到溫馨。多麽熟悉的二三十年前的青年學子啊,當年他們那稚氣未脫又刻苦銘研的模樣依然在眼前,現在這些學子已成為各高校和設計一線的教授和中堅力量。耕耘是偉大的。耕耘不是一個陳舊用語,現今網絡新詞中不是也用「織圍脖」嗎?-人們仍然看重這用盡心思的勞作。作為設計教育者,我們有著神聖的職責與使命。我們感受著耕耘的愉悅,’’已經不在意這其中勞作的艱辛,更看重的是收獲!
這套叢書的作者們差不多都已碩果累累,可是他們絲毫不滿足於現狀,而是不斷開拓自己的思路。這兩套叢書的出版說明「大設計」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設計策略與研究模式必須跟上全球化的步伐。願趙世勇和張兵及這一代活躍在設計教育第一線的中流砥柱們不斷推出新的成果,惠及設計教育,惠及學生,奉獻於國家。
本書是《非典型設計生活叢書》叢書中的《雜工物語:手工雜貨設計專輯》。
李通
天津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
副教授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師生,為一個項目在一起收集、歸納、整理、交流、溝通和討論設計,發現真的很有意思且有意義。針對設計大信息量、多維度的觀察視角,書中內容體現了。大設計。概念的寬廣思路,是感性認識「設計。開闊眼界的好方法。師生對設計項目的點評和總結,勝過設計理恰的枯燥陳述,又是理性學習和認知設計的途徑.此套叢書無論涉及的內容、項目管理運作過程等方面大家均有受益匪淺的同感,且引發參與項目的各位同人對當今和未來設計教育等問題的反思和暢想,可見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