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公共預算是政府關于未來某個時期(例如一年)的收支測算,是一個技術問題,或者是一個讓人乏味的會計問題。然而,僅僅這樣理解預算問題就難免失之膚淺。從根本上看,公共預算的本質是政治,是一個國家極其重大的政治問題。收支測算背後反映的是政府在未來某個時期內的活動選擇以及相應的成本估算,是政府的政策選擇以及相應的政策成本。一個完整的政府預算報告能夠向每個公民提供這樣的信息︰政府在未來一年或者更長的時期內準備做什麼事情,這些事情分別要花多少錢。更進一步地,一個完整的政府預算報告可以告訴我們,誰從政府這里得到了政府能夠提供的好處,誰又承擔了成本。而這正是最大的政治問題。總而言之,公共預算是關乎國家治理的大事,是國家治理的核心。毫不夸張地說,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是高還是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的預算能力。
一個沒有預算的政府是“看不見的政府”,而—個“看不見的政府”不可能是負責的政府。如果政府沒有預算,或者預算不向社會公開,我們就無從知道政府在做什麼,它做的事情是不是政府該做的,是不是大多數公民希望它做的,也無從知道政府花了多少公共資金去做這些事情,是不是該花這麼多錢去做這些事情,我們更無從知曉政府活動的績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根本無從知道政府是不是對我們負責,更無法保證它是對我們負責的。反之,如果政府預算能夠反映政府的全面活動以及相應的活動成本,能夠反映政府支出或活動的績效,而且這樣的預算是向社會公開的,那麼9我們就有望建立起一個真正負責的政府。
這樣理解的公共預算顯然不是—個技術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管理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治理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盡管公共預算同樣關心各種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然而,國內的現狀是,公共預算主要是財政學家在研究,政治學家和公共行政學家基本上不涉及預算問題。這不僅嚴重制約了中國政治學和公共行政學的發展與深入,也嚴重制約了中國的公共預算研究,更影響了我們對預算改革的理解與設計。有鑒于此,我們策劃了這套譯叢。本譯叢有三個特點︰
‧本譯叢納入的全部都是國外政治學家和公共行政學家撰寫或編輯的著作。實際上,在國外,公共預算一直是政治學和公共行政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公共預算專家也主要是政治學家和公共行政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