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學者張宏傑繼暢銷書《曾國藩傳》後重磅力作,經濟版《曾國藩傳》。曾國藩的一生,起點極低而抵達的高度極高。他從笨人到聖人,經歷五次恥辱,在步步升級、脫胎換骨的持續奮鬥過程中,有著怎樣獨特的經濟生活?
他怎樣籌集學費、趕考路費和進京做官的經費?
他做京官期間為什麼會欠下巨債?開銷都花在了哪裡?
他一生總收入是多少?哪些來自工資收入,哪些來自灰色收入?
湘軍創業的財政密碼何在?他做了怎樣的制度設計?
他為什麼要給戶部行賄八萬兩?
他如何處理官場上複雜的人情世故?
他立志學做聖人,為什麼卻又不願意成為海瑞式的清官?
本書首次解讀曾國藩的私人帳簿和湘軍創業的財政密碼,詳解“最後一個聖人”的收入與支出。從經濟角度描摹出曾國藩持續奮鬥的升級之道,最終他通過不懈的個人努力,從一個天資平庸的普通人成長為晚清“中興最名臣”,完成人生逆襲。
這既是一部曾國藩的個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政治、社會史。不僅是全面瞭解曾國藩,也是瞭解中國傳統社會政治運轉規律的必讀之作。
作者介紹
張宏杰
1972年出生。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現供職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著有《曾國藩傳》《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等。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1972年出生。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現供職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著有《曾國藩傳》《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等。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目錄
自序:為什麼要研究曾國藩的收入與支出
自序二
第一章 長途拜客“打秋風”:曾國藩籌集“進京資本”
第一節 從普通百姓到官宦之家
第二節 為入京而“集資”
第二章 京官曾國藩的衣食住行
第一節 京官生活的開始
第二節 翰林曾國藩的工資條
第三節 道光二十一年曾國藩的收入與支出
第四節 京官彌補虧空的管道
第五節 理學磨礪與曾國藩“保持清節”的關係
第三章 四川所獲的“巨額灰色收入”和京官後期生活
第一節 從曾國藩看清代鄉試主考的收入與支出
第二節 回不起家的“副部長”
第三節 欠下巨債,告別京師
第四章 清代京官群體的生活狀況
第一節 京官之窮是大清帝國的常識
第二節 那桐:京官中的巨富
第三節 劉光第:刻骨的清貧
第四節 李慈銘:窮並奢侈著
第五章 湘鄉曾氏的鄉紳生活
第一節 鄉紳家庭的社交簿
第二節 老秀才曾麟書左右湘鄉政局
第三節 曾國潢的發財之道
第四節 曾國藩對曾國潢的約束
第六章 “不要錢”的“大帥”
第一節 晚清軍營的腐敗
第二節 曾國藩的厚餉政策
第三節 曾國藩湘軍時期的經濟生活
第七章 曾國荃的貪婪和收穫
第一節 從眼裡揉不得沙子到閉一隻眼
第二節 曾國荃的貪婪與收穫
第三節 曾國荃在天京到底收穫了多少?
第四節 諸將皆富,大帥獨貧
第八章 清代督撫的收支結構
第一節 兩江總督的權力和職掌
第二節 總督的合法收入與支出
第三節 陋規的性質和邊界
第九章 整頓官風與裁撤陋規
第一節 兩江總督的新作風
第二節 管理身邊工作人員
第三節 賦稅改革與裁撤陋規
第四節 清除劣員,整頓官風
第十章 既清又濁的總督生涯
第一節 總督的生活水準和對家人的約束
第二節 清與濁:總督生活的具體支出
第三節 小金庫的資金來源
第十一章 晚清督撫群體的經濟生活概況
第一節 晚清督撫的三種類型
第二節 李鴻章的財富
第三節 左宗棠的經濟生活
第十二章 曾國荃的鄉紳生活和湘鄉曾氏的最終規模
第一節 曾國荃的鄉紳生活和經濟實力
第二節 曾國藩對兩位弟弟的約束和勸誡
第三節 曾氏十堂
第四節 曾國藩的晚年生活及身後事
結論
第一節 清代京官收支的畸形結構
第二節 傳統俸祿體系的“補丁機制”
第三節 廉政建設的幾塊基石
第四節 曾國藩為什麼不做海瑞
第五節 湘鄉曾氏家族的代表性
附錄一:戴逸推薦 367
附錄二:葛劍雄推薦 370
附錄三:後記
自序二
第一章 長途拜客“打秋風”:曾國藩籌集“進京資本”
第一節 從普通百姓到官宦之家
第二節 為入京而“集資”
第二章 京官曾國藩的衣食住行
第一節 京官生活的開始
第二節 翰林曾國藩的工資條
第三節 道光二十一年曾國藩的收入與支出
第四節 京官彌補虧空的管道
第五節 理學磨礪與曾國藩“保持清節”的關係
第三章 四川所獲的“巨額灰色收入”和京官後期生活
第一節 從曾國藩看清代鄉試主考的收入與支出
第二節 回不起家的“副部長”
第三節 欠下巨債,告別京師
第四章 清代京官群體的生活狀況
第一節 京官之窮是大清帝國的常識
第二節 那桐:京官中的巨富
第三節 劉光第:刻骨的清貧
第四節 李慈銘:窮並奢侈著
第五章 湘鄉曾氏的鄉紳生活
第一節 鄉紳家庭的社交簿
第二節 老秀才曾麟書左右湘鄉政局
第三節 曾國潢的發財之道
第四節 曾國藩對曾國潢的約束
第六章 “不要錢”的“大帥”
第一節 晚清軍營的腐敗
第二節 曾國藩的厚餉政策
第三節 曾國藩湘軍時期的經濟生活
第七章 曾國荃的貪婪和收穫
第一節 從眼裡揉不得沙子到閉一隻眼
第二節 曾國荃的貪婪與收穫
第三節 曾國荃在天京到底收穫了多少?
第四節 諸將皆富,大帥獨貧
第八章 清代督撫的收支結構
第一節 兩江總督的權力和職掌
第二節 總督的合法收入與支出
第三節 陋規的性質和邊界
第九章 整頓官風與裁撤陋規
第一節 兩江總督的新作風
第二節 管理身邊工作人員
第三節 賦稅改革與裁撤陋規
第四節 清除劣員,整頓官風
第十章 既清又濁的總督生涯
第一節 總督的生活水準和對家人的約束
第二節 清與濁:總督生活的具體支出
第三節 小金庫的資金來源
第十一章 晚清督撫群體的經濟生活概況
第一節 晚清督撫的三種類型
第二節 李鴻章的財富
第三節 左宗棠的經濟生活
第十二章 曾國荃的鄉紳生活和湘鄉曾氏的最終規模
第一節 曾國荃的鄉紳生活和經濟實力
第二節 曾國藩對兩位弟弟的約束和勸誡
第三節 曾氏十堂
第四節 曾國藩的晚年生活及身後事
結論
第一節 清代京官收支的畸形結構
第二節 傳統俸祿體系的“補丁機制”
第三節 廉政建設的幾塊基石
第四節 曾國藩為什麼不做海瑞
第五節 湘鄉曾氏家族的代表性
附錄一:戴逸推薦 367
附錄二:葛劍雄推薦 370
附錄三:後記
序
一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既重要又複雜的一位人物。不過人們在歷數中國歷史上著名清官的時候,往往遺忘了曾國藩。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因為人們過多聚焦于他的功業道德文章,忽略了他“瑣碎”的經濟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曾國藩本人唯恐得到“清官”之名。他的一生,可謂既“清”又“濁”,以“濁”為表,以“清”為裡。這種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十分罕見。
我在閱讀《曾國藩日記》《曾國藩家書》等常見資料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關於他個人收支的零星記載,因此在2006 年前後慢慢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能不能通過梳理這些大量、瑣碎而分散的資料,給曾國藩的一生算算帳。後來在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的《湘鄉曾氏文獻》中又見到曾國藩親手記的日常生活帳簿,其中從買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頭、雇了一次車到收了別人十兩“炭敬”、給某大學士送了三兩“節禮”和一兩“門包”,事無巨細,悉數記載。通過對這些材料進行估量,我認為可以大致復原曾國藩一生的家庭經濟收支狀況。
這個題目當然很有趣味,因為曾國藩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或者軍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人,是一個既有靈魂又有體溫的人。通過觀察他的經濟生活,窺探這個傳統社會最後一個聖人少為人知的一個側面,我們可以衡量他在這個最隱秘的角落呈現出的“真誠”與“虛偽”。同時,通過曾國藩這一個例,我們獲得了觀察晚清社會生活的一個特殊斷面。比如可以穿越門禁重重的大小衙門,觀察晚清官場的種種微妙而複雜的“規矩”。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新舊交匯的河口,在器物和制度的外衣之下,傳統的力量,仍然在發揮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分析曾國藩在金錢誘惑面前採取的既原則分明又現實圓通的態度,分析他所作所為的制度背景,對理解今天的社會現實也有幫助。
二
曾國藩研究已可以稱得上是一門顯學了。早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研究曾國藩生平思想言行的著作就已經大量出版,1949 年以後這股“曾國藩熱”在臺灣猶有餘韻。當然臺灣在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後來《湘鄉曾氏文獻》《湘鄉曾氏文獻補》《曾文正公手書日記》、趙烈文《能靜居日記》等資料的影印出版。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以朱東安的《曾國藩傳》、王澧華的《曾國藩詩文系年》以及嶽麓書社《曾國藩全集》的出版為標誌,曾國藩研究再度興起,關於曾國藩的生平、事功、思想各方面都出現了很多研究作品,唯有一個空白地帶,那就是他的個人經濟生活。數十種曾國藩的生平傳記和思想評傳中只有何貽焜和劉憶江兩人的兩部《曾國藩評傳》對曾國藩的個人經濟生活稍有涉及。
不僅關於曾國藩的經濟生活研究極少,整個中國史領域內關於官員個人經濟生活研究也不多。
以專著論,目前所見研究傳統官員個人經濟生活的唯一專著,是張德昌的《清季一個京官的生活》。作者以李慈銘日記為基本材料,梳理計算他的收支細目,並做了簡單的分類和分析。
相關論文也不多,有關曾國藩家族經濟生活的比較有價值的一篇研究論文是劉鵬佛的《清代湘鄉曾氏家族與經濟社會》。這篇論文從經濟與社會的角度觀察整個湘鄉曾氏家族。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據湖南省圖書館所存的曾氏家族經濟史料,比如曾氏家祠所藏的地契、曾八本堂所藏契據及《佃戶姓名總目》等,描述了湘鄉曾氏一族族產(主要是祀產)的擴大過程。有關清代京官生活狀態的論文中,孫燕京的論文《從〈那桐日記〉看清末權貴心態》比較好地勾勒出了晚清滿族京官那桐的經濟生活概貌。
三
要深入瞭解曾國藩的經濟生活,我們必須瞭解與曾國藩個人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清代經濟社會狀況、俸祿制度、財政制度。在這些方面,有很多比較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經濟社會及俸祿制度方面,黃惠賢、陳鋒主編的《中國俸祿制度史》中對清代俸祿制度進行了較高品質的研究。肖宗志的《候補文官群體與晚清政治》對清代文官候補制度及候補文官的薪俸水準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張振國的《清代文官選任制度研究》對清代京官進行了詳細的分類。
在晚清銀錢比價以及物價變化方面,彭信威的《中國貨幣史》對晚清社會的貨幣種類和糧價變化有較為全面的探討。彭凱翔的《清代以來的糧價:歷史學的解釋與再解釋》對清代糧價、物價變化的研究是這個領域比較出色的研究成果。而彭凱翔的論文《近代北京貨幣行用與價格變化管窺—兼讀火神會帳本(1835—1926)》,從利用火神會帳本中的貨幣與價格史料出發,結合其他直接、間接史料,對近代北京的貨幣行用狀況與價格結構變化進行探討。特別是其中通過實例對“京錢”貶值過程的描述和解釋令人信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據所藏的前北平社會調查所湯象龍等整理的統計資料資料整理出版的《清代道光至宣統間糧價表》,是瞭解北京附近糧價變化的重要資料。這些都是我重建曾國藩經濟生活的背景材料。
關於清代軍隊俸餉制度及軍人生活狀況的研究方面,皮明勇的《晚清軍人的經濟狀況初探》、郭太風的《八旗綠營俸餉制度初探》、劉慶的《經商與走私:清代軍隊腐敗的重要根源》、楊呈勝的《湘軍軍餉運用情況和特點考》是比較重要的論文,它們研究了政府常例軍費支出情況及軍人經濟生活狀況,揭示了晚清低餉制對軍人生活的直接影響。這些研究有助於我們瞭解曾國藩制定厚餉制度的時代背景。
有關清代地方財政及陋規制度的研究領域有很多重要著作,比如曾小萍的《州縣官的銀兩》。這本書探討了18 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分析了陋規形成背後的制度因素以及養廉銀制度的建立與破壞過程。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是第一本系統、深入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關於中國地方行政運作的圖解,對瞭解清代地方政府正式體制中的非正式人事因素的運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此外,李春梅的《清朝前期督、撫陋規收入的用途》[ 2 ] 對清代前期督撫陋規收入中用於公務的分進行了較為明確的分析,對許多話題的展開具有一定開創性意義。
本書探討的另一個重點是晚清鄉紳家族的成長過程,這個領域的研究著作比較多。張仲禮、費孝通、何炳棣以及本傑明 • 艾爾曼(Benjamin Elman)等中外學者對中國士紳社會,特別是由科舉制引發的社會垂直流動這個話題,都有較為深入的探討。張仲禮的《中國紳士研究》和《中國紳士的收入》被中外學術界認為是對晚清中國紳士研究的開創性著作。他對紳士收入來源的細分,特別是對通過調解社會糾紛和從事地方公共事務服務而獲得收入的分析使我深受啟發,不過他將“陋規收入”直接列入官員的個人收入,是不合適的。何炳棣的《明清社會史論》、艾爾曼的《帝制中國晚期的科舉文化史》等,對明清社會階層流動中關鍵一環即科舉的成功率進行了深入統計分析。劉彥波的《清代基層社會控制中州縣官與紳士關係之演變》對晚清地方官員與紳士關係演變的過程進行了很好的梳理。當然,另一個重要的基礎性研究成果是李榮泰的《湘鄉曾氏研究》,這本書簡要梳理了湘鄉曾氏的家世源流和遷徙過程,分析了曾國藩諸弟和親族的軍功及餘蔭。對我來說,其中論及曾國潢在鄉舉動所獲評價部分最有參考價值。
關於曾國藩研究的基礎性資料,最完整和最系統的是由湘潭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等單位整理編輯的《曾國藩全集》。在臺灣方面,由吳相湘主編的《中國史學叢書》收入《湘鄉曾氏文獻》及《湘鄉曾氏文獻補》,於1965 年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這是曾寶蓀、曾約農姐弟在1949 年8 月離開大陸,輾轉香港,於20 世紀50 年代初帶到臺灣的曾氏家藏手稿中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文獻,可補從前各類曾氏全集之不足。
此外,曾國藩的兩位入室弟子黎庶昌、王定安編撰的《曾國藩年譜》和《曾文正公事略》,趙烈文的《能靜居日記》,王澧平等編輯的《曾氏三代家書》,北京市檔案館編《那桐日記》,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以及《劉光第集》等,都是本書重要的參考資料。
四
本書縱向按“京官時期”“湘軍時期”“總督時期”來分別觀察曾國藩及其家族經濟生活的變化。橫向上則涉及傳統時代低薪制與京官生活來源,士大夫個人性格、理學修養與經濟操守的關係,晚清軍事軍餉制度與戰鬥力的關係,陋規、養廉銀的來源與去向,鄉紳如何憑藉政治資本獲得經濟收入等晚清經濟社會生活的多個側面。
日常生活史研究個案的特殊性使研究者容易犯“見木不見林”的毛病。因此我在書中還簡要分析與曾國藩同時代或者相去不遠的幾位京官及督撫的經濟生活狀況,確定曾國藩這個點在宏大歷史背景上的座標,從而判斷曾國藩的典型性。“(理想的微觀史學著作)它能夠以其趣味性吸引讀者;它傳遞了活生生的經驗;它既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之上,又通過聚焦事件、人物或社區而發散開去;它指向了普遍性。”當然,這只是我的目標,至於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還是得乎其下,還要讀者評判。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既重要又複雜的一位人物。不過人們在歷數中國歷史上著名清官的時候,往往遺忘了曾國藩。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因為人們過多聚焦于他的功業道德文章,忽略了他“瑣碎”的經濟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曾國藩本人唯恐得到“清官”之名。他的一生,可謂既“清”又“濁”,以“濁”為表,以“清”為裡。這種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十分罕見。
我在閱讀《曾國藩日記》《曾國藩家書》等常見資料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關於他個人收支的零星記載,因此在2006 年前後慢慢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能不能通過梳理這些大量、瑣碎而分散的資料,給曾國藩的一生算算帳。後來在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的《湘鄉曾氏文獻》中又見到曾國藩親手記的日常生活帳簿,其中從買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頭、雇了一次車到收了別人十兩“炭敬”、給某大學士送了三兩“節禮”和一兩“門包”,事無巨細,悉數記載。通過對這些材料進行估量,我認為可以大致復原曾國藩一生的家庭經濟收支狀況。
這個題目當然很有趣味,因為曾國藩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或者軍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人,是一個既有靈魂又有體溫的人。通過觀察他的經濟生活,窺探這個傳統社會最後一個聖人少為人知的一個側面,我們可以衡量他在這個最隱秘的角落呈現出的“真誠”與“虛偽”。同時,通過曾國藩這一個例,我們獲得了觀察晚清社會生活的一個特殊斷面。比如可以穿越門禁重重的大小衙門,觀察晚清官場的種種微妙而複雜的“規矩”。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新舊交匯的河口,在器物和制度的外衣之下,傳統的力量,仍然在發揮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分析曾國藩在金錢誘惑面前採取的既原則分明又現實圓通的態度,分析他所作所為的制度背景,對理解今天的社會現實也有幫助。
二
曾國藩研究已可以稱得上是一門顯學了。早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研究曾國藩生平思想言行的著作就已經大量出版,1949 年以後這股“曾國藩熱”在臺灣猶有餘韻。當然臺灣在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後來《湘鄉曾氏文獻》《湘鄉曾氏文獻補》《曾文正公手書日記》、趙烈文《能靜居日記》等資料的影印出版。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以朱東安的《曾國藩傳》、王澧華的《曾國藩詩文系年》以及嶽麓書社《曾國藩全集》的出版為標誌,曾國藩研究再度興起,關於曾國藩的生平、事功、思想各方面都出現了很多研究作品,唯有一個空白地帶,那就是他的個人經濟生活。數十種曾國藩的生平傳記和思想評傳中只有何貽焜和劉憶江兩人的兩部《曾國藩評傳》對曾國藩的個人經濟生活稍有涉及。
不僅關於曾國藩的經濟生活研究極少,整個中國史領域內關於官員個人經濟生活研究也不多。
以專著論,目前所見研究傳統官員個人經濟生活的唯一專著,是張德昌的《清季一個京官的生活》。作者以李慈銘日記為基本材料,梳理計算他的收支細目,並做了簡單的分類和分析。
相關論文也不多,有關曾國藩家族經濟生活的比較有價值的一篇研究論文是劉鵬佛的《清代湘鄉曾氏家族與經濟社會》。這篇論文從經濟與社會的角度觀察整個湘鄉曾氏家族。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據湖南省圖書館所存的曾氏家族經濟史料,比如曾氏家祠所藏的地契、曾八本堂所藏契據及《佃戶姓名總目》等,描述了湘鄉曾氏一族族產(主要是祀產)的擴大過程。有關清代京官生活狀態的論文中,孫燕京的論文《從〈那桐日記〉看清末權貴心態》比較好地勾勒出了晚清滿族京官那桐的經濟生活概貌。
三
要深入瞭解曾國藩的經濟生活,我們必須瞭解與曾國藩個人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清代經濟社會狀況、俸祿制度、財政制度。在這些方面,有很多比較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經濟社會及俸祿制度方面,黃惠賢、陳鋒主編的《中國俸祿制度史》中對清代俸祿制度進行了較高品質的研究。肖宗志的《候補文官群體與晚清政治》對清代文官候補制度及候補文官的薪俸水準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張振國的《清代文官選任制度研究》對清代京官進行了詳細的分類。
在晚清銀錢比價以及物價變化方面,彭信威的《中國貨幣史》對晚清社會的貨幣種類和糧價變化有較為全面的探討。彭凱翔的《清代以來的糧價:歷史學的解釋與再解釋》對清代糧價、物價變化的研究是這個領域比較出色的研究成果。而彭凱翔的論文《近代北京貨幣行用與價格變化管窺—兼讀火神會帳本(1835—1926)》,從利用火神會帳本中的貨幣與價格史料出發,結合其他直接、間接史料,對近代北京的貨幣行用狀況與價格結構變化進行探討。特別是其中通過實例對“京錢”貶值過程的描述和解釋令人信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據所藏的前北平社會調查所湯象龍等整理的統計資料資料整理出版的《清代道光至宣統間糧價表》,是瞭解北京附近糧價變化的重要資料。這些都是我重建曾國藩經濟生活的背景材料。
關於清代軍隊俸餉制度及軍人生活狀況的研究方面,皮明勇的《晚清軍人的經濟狀況初探》、郭太風的《八旗綠營俸餉制度初探》、劉慶的《經商與走私:清代軍隊腐敗的重要根源》、楊呈勝的《湘軍軍餉運用情況和特點考》是比較重要的論文,它們研究了政府常例軍費支出情況及軍人經濟生活狀況,揭示了晚清低餉制對軍人生活的直接影響。這些研究有助於我們瞭解曾國藩制定厚餉制度的時代背景。
有關清代地方財政及陋規制度的研究領域有很多重要著作,比如曾小萍的《州縣官的銀兩》。這本書探討了18 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分析了陋規形成背後的制度因素以及養廉銀制度的建立與破壞過程。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是第一本系統、深入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關於中國地方行政運作的圖解,對瞭解清代地方政府正式體制中的非正式人事因素的運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此外,李春梅的《清朝前期督、撫陋規收入的用途》[ 2 ] 對清代前期督撫陋規收入中用於公務的分進行了較為明確的分析,對許多話題的展開具有一定開創性意義。
本書探討的另一個重點是晚清鄉紳家族的成長過程,這個領域的研究著作比較多。張仲禮、費孝通、何炳棣以及本傑明 • 艾爾曼(Benjamin Elman)等中外學者對中國士紳社會,特別是由科舉制引發的社會垂直流動這個話題,都有較為深入的探討。張仲禮的《中國紳士研究》和《中國紳士的收入》被中外學術界認為是對晚清中國紳士研究的開創性著作。他對紳士收入來源的細分,特別是對通過調解社會糾紛和從事地方公共事務服務而獲得收入的分析使我深受啟發,不過他將“陋規收入”直接列入官員的個人收入,是不合適的。何炳棣的《明清社會史論》、艾爾曼的《帝制中國晚期的科舉文化史》等,對明清社會階層流動中關鍵一環即科舉的成功率進行了深入統計分析。劉彥波的《清代基層社會控制中州縣官與紳士關係之演變》對晚清地方官員與紳士關係演變的過程進行了很好的梳理。當然,另一個重要的基礎性研究成果是李榮泰的《湘鄉曾氏研究》,這本書簡要梳理了湘鄉曾氏的家世源流和遷徙過程,分析了曾國藩諸弟和親族的軍功及餘蔭。對我來說,其中論及曾國潢在鄉舉動所獲評價部分最有參考價值。
關於曾國藩研究的基礎性資料,最完整和最系統的是由湘潭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等單位整理編輯的《曾國藩全集》。在臺灣方面,由吳相湘主編的《中國史學叢書》收入《湘鄉曾氏文獻》及《湘鄉曾氏文獻補》,於1965 年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這是曾寶蓀、曾約農姐弟在1949 年8 月離開大陸,輾轉香港,於20 世紀50 年代初帶到臺灣的曾氏家藏手稿中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文獻,可補從前各類曾氏全集之不足。
此外,曾國藩的兩位入室弟子黎庶昌、王定安編撰的《曾國藩年譜》和《曾文正公事略》,趙烈文的《能靜居日記》,王澧平等編輯的《曾氏三代家書》,北京市檔案館編《那桐日記》,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以及《劉光第集》等,都是本書重要的參考資料。
四
本書縱向按“京官時期”“湘軍時期”“總督時期”來分別觀察曾國藩及其家族經濟生活的變化。橫向上則涉及傳統時代低薪制與京官生活來源,士大夫個人性格、理學修養與經濟操守的關係,晚清軍事軍餉制度與戰鬥力的關係,陋規、養廉銀的來源與去向,鄉紳如何憑藉政治資本獲得經濟收入等晚清經濟社會生活的多個側面。
日常生活史研究個案的特殊性使研究者容易犯“見木不見林”的毛病。因此我在書中還簡要分析與曾國藩同時代或者相去不遠的幾位京官及督撫的經濟生活狀況,確定曾國藩這個點在宏大歷史背景上的座標,從而判斷曾國藩的典型性。“(理想的微觀史學著作)它能夠以其趣味性吸引讀者;它傳遞了活生生的經驗;它既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之上,又通過聚焦事件、人物或社區而發散開去;它指向了普遍性。”當然,這只是我的目標,至於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還是得乎其下,還要讀者評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3折$299